一种煤巷硐室底鼓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89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煤巷硐室底鼓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煤巷硐室外的控制器、电流传感器、监视器以及设置在煤巷硐室内的壳体和闭合线圈,壳体安装在煤巷硐室的底板的一侧,且壳体内相对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永磁体,且两个永磁体相互靠近一侧的磁极相反,闭合线圈安装在壳体内并位于两个永磁体之间,且闭合线圈的两端分别依次穿出壳体和煤巷硐室并与电流传感器电连接,电流传感器和监视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本申请所述煤巷硐室底鼓监测装置可监测到煤巷底板的每次的底鼓变形,并可根据电流信号获得煤巷底板每次产生底鼓变形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巷硐室底鼓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巷硐室底鼓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自沿空留巷技术实现无煤柱护巷依赖,减少了巷道掘进量,提高工作面采出效率,改善了工作面的通风条件,但是沿空留巷过程中巷道底鼓变形现象十分普遍,而且底鼓现象随着开采深度增加越来越重。现有的煤巷硐室底板大部分采用的监测器来实时监测底板岩层的位移情况,采用这种监测器无法直接实时监测到巷道底鼓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以实时监测煤巷硐室底鼓的监测装置。一种煤巷硐室底鼓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煤巷硐室外的控制器、电流传感器、监视器以及设置在煤巷硐室内的壳体和闭合线圈,所述壳体安装在煤巷硐室的底板的一侧,且所述壳体内相对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永磁体,且两个所述永磁体相互靠近一侧的磁极相反,所述闭合线圈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两个所述永磁体之间,且所述闭合线圈的两端分别依次穿出所述壳体和所述煤巷硐室并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和所述监视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壳体用以随煤巷硐室底板倾斜,并使所述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巷硐室底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煤巷硐室外的控制器(1)、电流传感器(2)、监视器(3)以及设置在煤巷硐室内的壳体(4)和闭合线圈(5),所述壳体(4)安装在煤巷硐室的底板的一侧,且所述壳体(4)内相对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永磁体(6),且两个所述永磁体(6)相互靠近一侧的磁极相反,所述闭合线圈(5)安装在所述壳体(4)内并位于两个所述永磁体(6)之间,且所述闭合线圈(5)的两端分别依次穿出所述壳体(4)和所述煤巷硐室并与所述电流传感器(2)电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2)和所述监视器(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所述壳体(4)用以随煤巷硐室底板倾斜,并使所述闭合线圈(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巷硐室底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煤巷硐室外的控制器(1)、电流传感器(2)、监视器(3)以及设置在煤巷硐室内的壳体(4)和闭合线圈(5),所述壳体(4)安装在煤巷硐室的底板的一侧,且所述壳体(4)内相对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永磁体(6),且两个所述永磁体(6)相互靠近一侧的磁极相反,所述闭合线圈(5)安装在所述壳体(4)内并位于两个所述永磁体(6)之间,且所述闭合线圈(5)的两端分别依次穿出所述壳体(4)和所述煤巷硐室并与所述电流传感器(2)电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2)和所述监视器(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所述壳体(4)用以随煤巷硐室底板倾斜,并使所述闭合线圈(5)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并产生电流,所述电流传感器(2)用以获取所述闭合线圈(5)上的电流信号并发送信号至所述控制器(1),并在所述监视器(3)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巷硐室底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线圈(5)竖向设置在所述壳体(4)内,且所述闭合线圈(5)可相对于所述壳体(4)转动或所述闭合线圈(5)的上端悬挂在所述壳体(4)的内顶壁上,且每个所述永磁体(6)对应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闭合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波许兴亮杨长德董法张崇礼任智明蔡新胜杨小龙罗昊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