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88384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6
本公开公开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存储介质,属于数据安全保护领域;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包括:将手机数据存储在非格式化区域、将手机数据读取至格式化区域、对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进行加密、加密后的数据写入非格式化区域、将数据调用至格式化区域、判断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是否加密、对非格式化区域的数据进行解密以及用户阅读数据信息;通过将手机存储空间划分为格式化区域和非格式化区域,来实现数据存储和使用独立,从而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通过将数据存储在格式化区域,并在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读取至非格式化区域进行加密,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避免数据泄露;通过增设判断数据是否经过加密,来确保手机数据全部经过加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存储介质
本公开属于数据安全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随着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区块链技术广泛应用于数据保护领域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日渐成为人们离不开的产品,手机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及的电子消费品,手机中的关键代码和关键数据的安全性能也正在日益受到重视,手机上的数据安全性不足的问题造就了手机数据信息泄露和诈骗屡见不鲜,因此如何提高手机数据的安全性,为数据安全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机上的数据安全性不足的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将手机数据存储在非格式化区域;S2:将手机数据读取至格式化区域;S3:对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进行加密;S4:加密后的数据写入非格式化区域;S5:将数据调用至格式化区域;S6:判断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是否加密;S7:对非格式化区域的数据进行解密;S8:用户阅读数据信息。进一步地,所述格式化区域和所述非格式化区域共同组成手机数据存储空间;当手机关机时,所述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将会被格式化。进一步地,所述S3中通过增设唯一序列号的密钥芯片,并通过加密算法对手机存储空间内的格式化区域的数据进行加密。进一步地,所述S4中,数据加密后写入所述非格式化区域内,并覆盖非格式化区域内的原始数据,同时手机会对格式化内的数据进行格式化。进一步地,所述S5中,手机每次启动时,将非格式化内的数据调用至格式化区域内。进一步地,所述S6中,在信息读取之前,先判断从非格式化区域中调过来的数据是否有加密,若无加密,则回到上述S3,对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进行加密;若已完成加密,则可进入S7。进一步地,所述S7中,在确认非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已完成加密后,对非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进行解密,解密时,以所述密钥芯片的序列号为加密密钥,通过相应的逆向解密算法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后的数据保存在非格式化区域内,覆盖原来未解密的数据。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减少了手机数据泄露的风险,增加了手机数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包括:S1:将手机数据存储在非格式化区域:将手机存储空间划分为非格式化区域和格式化区域,在数据在格式化区域内只能暂存,当手机关机时,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将会被格式化,从而减少数据泄露的风险,提高数据安全性;非格式化内的数据将会永久保存,且非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和格式化内的数据能够相互传输;S2:将数据读取至格式化区域:在将数据存储至非格式化区域后的手机首次启动,会将非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读取至格式化区域内;S3:对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进行加密:在将非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读取至格式化区域后,通过增设唯一序列号的密钥芯片,并通过加密算法对手机存储空间内的格式化区域的数据进行加密;S4:加密后的数据写入非格式化区域:数据加密后写入非格式化区域内,并覆盖非格式化区域内的原始数据,避免非格式化内的数据过多且重复,造成存储空间不足,手机卡顿;在数据写入非格式化区域的同时,会对格式化内的数据进行格式化,从而防止数据泄露,保证数据的安全性;S5:将数据调用至格式化区域:手机每次启动时,将非格式化内的数据调用至格式化区域内,方便用户读取信息;S6:判断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是否加密:在信息读取之前,先判断从非格式化区域中调过来的数据是否有加密,若无加密,则回到上述S3,对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进行加密;若已完成加密,则可进入下一步解密步骤,方便用户读取信息;通过设置判断加密这个步骤,来确保格式化区域内的带读取数据经过加密,从而避免数据泄露,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S7:对非格式化区域的数据进行解密:在确认非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已完成加密后,对非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进行解密,解密时,以所述密钥芯片的序列号为加密密钥,通过相应的逆向解密算法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后的数据保存在非格式化区域内,覆盖原来未解密的数据,避免非格式化区域内重复数据过多,导致手机卡顿;S8:用户阅读数据信息:用户通过人机交互对手机存储空间内非格式化区域的数据进行阅读。工作原理:通过将手机存储空间划分为格式化区域和非格式化区域,来实现手机数据存储和使用的独立,从而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通过将数据存储在格式化区域,并在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读取至非格式化区域进行加密,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避免数据泄露;通过将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在每次关机时进行格式化,来保护手机数据不被泄露;通过在对数据进行解密前,判断数据是否经过加密,来确保手机数据全部经过加密,从而确保用户阅读的数据未被泄露,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S1:将手机数据存储在非格式化区域;/nS2:将手机数据读取至格式化区域;/nS3:对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进行加密;/nS4:加密后的数据写入非格式化区域;/nS5:将数据调用至格式化区域;/nS6:判断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是否加密;/nS7:对非格式化区域的数据进行解密;/nS8:用户阅读数据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将手机数据存储在非格式化区域;
S2:将手机数据读取至格式化区域;
S3:对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进行加密;
S4:加密后的数据写入非格式化区域;
S5:将数据调用至格式化区域;
S6:判断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是否加密;
S7:对非格式化区域的数据进行解密;
S8:用户阅读数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式化区域和所述非格式化区域共同组成手机数据存储空间;当手机关机时,所述格式化区域内的数据将会被格式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通过增设唯一序列号的密钥芯片,并通过加密算法对手机存储空间内的格式化区域的数据进行加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数据加密后写入所述非格式化区域内,并覆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国航丁锐冯源邓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慧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