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528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有人工智能模块、智能语音识别模块、语音模块、避障模块、运动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证件识别模块、智能电源模块、储存模块、网络模块、外部接口、显示模块、电力系统端口模块、通讯模块、摄影模块与打印机,中央处理器接收人脸识别模块与证件识别模块识别的客户信息,调集电力服务器的资料,接收处理智能语音识别模块的音频信息,分析后利用语音模块和客户进行交互,外部接口为USB接口,用来接收客户需要上传的资料,服务结束后,打印机打印票据、回执单。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功能简洁,便于客户操作,提高了客户的办事效率,节约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服务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力营业厅作为电力客户服务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广大用电客户,是服务、销售、品牌推广的重要途径,在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进以信息化、数字化、互动性为特征的智能电网建设的大背景下,建设具有能为客户提供智能化、互动化营业厅,实现客户与供电企业互动交流的服务平台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通过医学、神经科学、机器人学及统计学等的进步,有些预测则认为人类的无数职业也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智能服务机器人作为机器人产业的新兴领域,高度融合智能、传感、网络、云计算等创新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相结合,为促进生活智慧化、推动产业转型提供了突破口,引领电力服务模式实现“互联网+”变革,为了专门的电力服务领域,针对这种情况,现提出一种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系统功能简洁,便于客户操作,同时更加有利于老人使用,仅需要语音就可以办理业务,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维护方便,有利于提高了电力服务领域的服务效率,提高了客户的办事效率,节约时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有人工智能模块、智能语音识别模块、语音模块、避障模块、运动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证件识别模块、智能电源模块、储存模块、网络模块、外部接口、显示模块、电力系统端口模块、通讯模块、摄影模块与打印机。进一步地,所述网络模块连接无线网,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通过网络模块连接的无线网连接电力系统端口模块连接电力服务器。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电源模块包括断电保护模块、自动充电模块、短路保护模块与充电提醒模块,断电保护模块防止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充电故障,保护储存模块安全,自动充电模块在充电提醒模块发出充电提示时,自动连接充电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语音识别模块包括音频接收模块、音频分析模块与多语言模块,语音模块连接智能语音识别模块,用来播放智能语音识别模块发出的音频。进一步地,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证件识别模块识别证件持有者是否是证件上人员,并且在无线网连接电力系统端口模块连接的电力服务器上寻找客户信息。进一步地,所述避障模块包括红外线感应器,运动模块运动时,避障模块介绍运动方向的障碍物信息,进行避让。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人脸识别模块与证件识别模块识别的客户信息,调集电力服务器的资料,接收处理智能语音识别模块的音频信息,分析后利用语音模块和客户进行交互,外部接口为USB接口,用来接收客户需要上传的资料,服务结束后,打印机打印票据、回执单。进一步地,所述摄影模块记录服务过程,存储在储存模块内。进一步地,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证件识别模块识别为逃犯时,通过通讯模块报警。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为触摸显示器,通过显示模块观察信息以及输入指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系统功能简洁,便于客户操作,同时更加有利于老人使用,仅需要语音就可以办理业务;2、本专利技术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维护方便,有利于提高了电力服务领域的服务效率,提高了客户的办事效率,节约时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智能语音识别模块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智能电源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1,中央处理器1连接有人工智能模块2、智能语音识别模块3、语音模块4、避障模块5、运动模块6、人脸识别模块7、证件识别模块8、智能电源模块9、储存模块10、网络模块11、外部接口12、显示模块13、电力系统端口模块14、通讯模块15、摄影模块16与打印机17。网络模块11连接无线网,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通过网络模块11连接的无线网连接电力系统端口模块14连接电力服务器。智能电源模块9包括断电保护模块91、自动充电模块92、短路保护模块93与充电提醒模块94,断电保护模块91防止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充电故障,保护储存模块10安全,自动充电模块92在充电提醒模块94发出充电提示时,自动连接充电装置。智能语音识别模块3包括音频接收模块31、音频分析模块32与多语言模块33,语音模块4连接智能语音识别模块3,用来播放智能语音识别模块3发出的音频。人脸识别模块7与证件识别模块8识别证件持有者是否是证件上人员,并且在无线网连接电力系统端口模块14连接的电力服务器上寻找客户信息。避障模块5包括红外线感应器,运动模块6运动时,避障模块5介绍运动方向的障碍物信息,进行避让。中央处理器1接收人脸识别模块7与证件识别模块8识别的客户信息,调集电力服务器的资料,接收处理智能语音识别模块3的音频信息,分析后利用语音模块4和客户进行交互,外部接口12为USB接口,用来接收客户需要上传的资料,服务结束后,打印机17打印票据、回执单。摄影模块16记录服务过程,存储在储存模块10内。人脸识别模块7与证件识别模块8识别为逃犯时,通过通讯模块15报警。显示模块13为触摸显示器,通过显示模块13观察信息以及输入指令。实施例1一种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1,中央处理器1连接有人工智能模块2、智能语音识别模块3、语音模块4、避障模块5、运动模块6、人脸识别模块7、证件识别模块8、智能电源模块9、储存模块10、网络模块11、外部接口12、显示模块13、电力系统端口模块14、通讯模块15、摄影模块16与打印机17。工作人员将机器人网络模块11连接无线网,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通过网络模块11连接的无线网连接电力系统端口模块14连接电力服务器。打开智能电源模块9,断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1)连接有人工智能模块(2)、智能语音识别模块(3)、语音模块(4)、避障模块(5)、运动模块(6)、人脸识别模块(7)、证件识别模块(8)、智能电源模块(9)、储存模块(10)、网络模块(11)、外部接口(12)、显示模块(13)、电力系统端口模块(14)、通讯模块(15)、摄影模块(16)与打印机(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1)连接有人工智能模块(2)、智能语音识别模块(3)、语音模块(4)、避障模块(5)、运动模块(6)、人脸识别模块(7)、证件识别模块(8)、智能电源模块(9)、储存模块(10)、网络模块(11)、外部接口(12)、显示模块(13)、电力系统端口模块(14)、通讯模块(15)、摄影模块(16)与打印机(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模块(11)连接无线网,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通过网络模块(11)连接的无线网连接电力系统端口模块(14)连接电力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源模块(9)包括断电保护模块(91)、自动充电模块(92)、短路保护模块(93)与充电提醒模块(94),断电保护模块(91)防止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充电故障,保护储存模块(10)安全,自动充电模块(92)在充电提醒模块(94)发出充电提示时,自动连接充电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语音识别模块(3)包括音频接收模块(31)、音频分析模块(32)与多语言模块(33),语音模块(4)连接智能语音识别模块(3),用来播放智能语音识别模块(3)发出的音频。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源丁锐邓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慧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