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斌专利>正文

一种多层多肋双塑增强复合缠绕结构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51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多肋双塑增强复合缠绕结构壁管,包括带材,所述带材缠绕构成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外部包裹设置有第一加强层;所述第一加强层外部粘结设置有中空翼片;所述中空翼片的外部还设置有增强层,所述增强层位于第二加强层的内侧;所述中空翼片内侧还横向或斜向设置有筋肋。通过在中空翼片内外侧设置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对两翼片具有拉力锁紧作用使两翼片连接十分牢固;在中空翼片外部设置有增强层,用于增强中空翼片的结构强度;通过在中空翼片中增设筋肋,提高了中空翼片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升整个管体的结构强度,防止管体受外力时,发生断裂现象,同时PE包覆PP材质或其他高模量聚烯烃材质提高强度和环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多肋双塑增强复合缠绕结构壁管
本技术涉及排水管道
,特别是一种多层多肋双塑增强复合缠绕结构壁管。
技术介绍
目前,高强度聚乙烯管因其柔韧性强、耐腐和耐磨的性能而被广泛用于排水设施。这种管道的结构通常是在聚乙烯管上缠绕粘接带翼片的带材。这种管道节约原材料和成本,提高了自身的强度,专利号为CN201620695555.7公开了一种带锁紧结构的内肋加筋螺旋波纹管,采用带材缠绕在模具上构成管道本体,带材两侧是粘结位,带材上具有中空翼片。其关键技术是带材的横截面上设置两片中空翼片,每片中空翼片的粘接面上、下两端或/和粘接面的中部分别设有带角熔接腔,两相邻翼片粘结后,相应的两带角熔接腔熔接形成楔形块。其缺陷在于:由于其中空翼片是整体直接粘结在带材上,当受到外力时,当翼片产生位移时,还会同时撕扯带材,导致管道本体损坏。其结构强度很不稳定,具有很差的防冲击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波纹管结构强度较低、防冲击能力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层多肋双塑增强复合缠绕结构壁管。一种多层多肋双塑增强复合缠绕结构壁管,包括带材,所述带材缠绕构成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外部包裹设置有第一加强层;所述第一加强层外部粘结设置有中空翼片;所述中空翼片的外部缠绕设置第二加强层;所述中空翼片的外部还设置有增强层,所述增强层位于第二加强层的内侧;所述中空翼片内侧还横向或斜向设置有筋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层的横截面上设置两片中空翼片,每片中空翼片的粘接面上、下两端或/和粘接面的中部分别设有带角熔接腔,两相邻中空翼片粘结后,相应的两带角熔接腔熔接形成楔形块;进一步的,所述带角熔接腔的形状为三角形、燕尾形、梯形或梅花形。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翼片的非粘接面为弧形面或尖角,两相邻翼片顶部熔结后构成B形翼片或三角形翼片。进一步的,所述带材整体斜向缠绕,形成管道本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中空翼片内外侧设置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对两翼片具有拉力锁紧作用使两翼片连接十分牢固;2、在中空翼片外部设置有增强层,用于增强中空翼片的结构强度,3、通过在中空翼片中增设筋肋,提高了中空翼片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升整个管体的结构强度,防止管体受外力时,发生断裂现象,同时PE包覆PP材质或其他高模量聚烯烃材质提高强度和环刚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带材横截面第一种示意图;图4是图3带材熔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带材横截面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带材熔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带材横截面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带材熔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带材横截面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带材熔结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带材横截面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带材熔结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带材横截面第六种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带材熔结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带材横截面第七种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带材熔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空翼片,2-管道本体,3-带材,4-楔形块,5-带角熔接腔,6-弧形面,7-第一加强层,8-增强层,9-第二加强层,10-筋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多层多肋双塑增强复合缠绕结构壁管,包括带材3,所述带材3缠绕构成管道本体2;所述管道本体2外部包裹设置有第一加强层7;所述第一加强层7外部粘结设置有中空翼片1;所述中空翼片1的外部缠绕设置第二加强层9;所述中空翼片1的外部还设置有增强层8,所述增强层8位于第二加强层9的内侧;所述中空翼片1内侧还横向设置有筋肋10。所述第一加强层7的横截面上设置两片中空翼片1,每片中空翼片1的粘接面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带角熔接腔5,两相邻中空翼片1粘结后,相应的两带角熔接腔5熔接形成楔形块4。所述带角熔接腔5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中空翼片1的非粘接面为弧形面6或尖角,两相邻翼片顶部熔结后构成B形翼片或三角形翼片。优选中空翼片1的非粘接面为弧形面6。所述带材3整体斜向缠绕,形成管道本体2。所述楔形块4、增强层8、第一加强层7、第二加强层8采用PE材料;所述筋肋10和中空翼片1采用PP材料。实施例2:如图1、2、5、6所示,一种多层多肋双塑增强复合缠绕结构壁管,包括带材3,所述带材3缠绕构成管道本体2;所述管道本体2外部包裹设置有第一加强层7;所述第一加强层7外部粘结设置有中空翼片1;所述中空翼片1的外部缠绕设置第二加强层9;所述中空翼片1的外部还设置有增强层8,所述增强层8位于第二加强层9的内侧;所述中空翼片1内侧还斜向设置有筋肋10。所述第一加强层7的横截面上设置两片中空翼片1,每片中空翼片1的粘接面上、下两端和粘接面的中部分别设有带角熔接腔5,两相邻中空翼片1粘结后,相应的两带角熔接腔5熔接形成楔形块4。所述带角熔接腔5的形状为燕尾形。所述中空翼片1的非粘接面为弧形面6或尖角,两相邻翼片顶部熔结后构成B形翼片或三角形翼片。优选中空翼片1的非粘接面为弧形面6。所述带材3整体斜向缠绕,形成管道本体2。所述楔形块4、增强层8、第一加强层7、第二加强层8采用PE材料;所述筋肋10和中空翼片1采用PP材料。实施例3如图1、2、7、8所示,一种多层多肋双塑增强复合缠绕结构壁管,包括带材3,所述带材3缠绕构成管道本体2;所述管道本体2外部包裹设置有第一加强层7;所述第一加强层7外部粘结设置有中空翼片1;所述中空翼片1的外部缠绕设置第二加强层9;所述中空翼片1的外部还设置有增强层8,所述增强层8位于第二加强层9的内侧;所述中空翼片1内侧还横向设置有筋肋10。所述第一加强层7的横截面上设置两片中空翼片1,每片中空翼片1的粘接面的中部分设有带角熔接腔5,两相邻中空翼片1粘结后,相应的两带角熔接腔5熔接形成楔形块4。所述带角熔接腔5的形状为梯形。所述中空翼片1的非粘接面为弧形面6或尖角,两相邻翼片顶部熔结后构成B形翼片或三角形翼片。优选中空翼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多肋双塑增强复合缠绕结构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材(3),所述带材(3)缠绕构成管道本体(2);所述管道本体(2)外部包裹设置有第一加强层(7);所述第一加强层(7)外部粘结设置有中空翼片(1);所述中空翼片(1)的外部缠绕设置第二加强层(9);所述中空翼片(1)的外部还设置有增强层(8),所述增强层(8)位于第二加强层(9)的内侧;所述中空翼片(1)内侧还横向或斜向设置有筋肋(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多肋双塑增强复合缠绕结构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材(3),所述带材(3)缠绕构成管道本体(2);所述管道本体(2)外部包裹设置有第一加强层(7);所述第一加强层(7)外部粘结设置有中空翼片(1);所述中空翼片(1)的外部缠绕设置第二加强层(9);所述中空翼片(1)的外部还设置有增强层(8),所述增强层(8)位于第二加强层(9)的内侧;所述中空翼片(1)内侧还横向或斜向设置有筋肋(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多肋双塑增强复合缠绕结构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层(7)的横截面上设置两片中空翼片(1),每片中空翼片(1)的粘接面上、下两端或/和粘接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斌
申请(专利权)人:赵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