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机械车辆用的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32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施工机械车辆用的尾气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排气管、排气波纹管、第二排气管、废气处理箱、补水箱、阻火栅栏,所述第一排气管具有第一夹层,所述第一排气管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发动机,所述排气波纹管具有第二夹层,所述排气波纹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具有第三夹层,所述第二排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波纹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废气处理箱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补水箱通过水泵、软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夹层、所述第二夹层、所述第三夹层连通,所述阻火栅栏安装在所述废气处理箱的出气口处。该施工机械车辆用的尾气处理装置具有防止内燃机运转时排气管产生火花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施工机械车辆用的尾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施工机械车辆用的尾气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施工机械车辆用的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公路、铁路隧道施工往往需要许多大型的内燃施工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等。有些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瓦斯,而这些大型内燃施工机械、设备在运行、使用中必然产生的火花就对施工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但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如果对这些设备进行严格的防爆处理,在技术上和成本上存在很大的难度。在《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中对施工机械改装仅提出了“隧道内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的作业机械必须使用防爆型”的原则性要求,并未提出具体的改装技术标准和要求,及相关隧道施工机械车辆防爆改装验收标准,可操作性不强,难以对高瓦斯隧道建设管理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由于普通内燃机做动力的隧道施工机械(挖装、运输、混凝土罐车等)为非防爆型产品,在瓦斯环境中作业时,产生的火花和高温容易引燃引爆瓦斯,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因此,机械设备的防爆改装目的是控制火源。机械设备的火花来源:内燃机运转时引起的排气管、增压器、照明灯具、水箱、机体等高温可能产生的火花;电气火花(包括静电火花)如启动机启动的大电流引起电路的各部火花、发电机充电时的电路火花、电瓶端子和灯具的电流火花、各种可能短路或接触不良引起的电流火花等;机械火花如离合器装置、制动装置产生的机械火花。对此,本申请人针对内燃机运转时引起的排气管产生火花的问题,设计了一款施工机械车辆用的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机械车辆用的尾气处理装置,其具有防止内燃机运转时排气管产生火花的优点。一种施工机械车辆用的尾气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排气管、排气波纹管、第二排气管、废气处理箱、补水箱、阻火栅栏,所述第一排气管具有第一夹层,所述第一排气管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发动机,所述排气波纹管具有第二夹层,所述排气波纹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具有第三夹层,所述第二排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波纹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废气处理箱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补水箱通过水泵、软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夹层、所述第二夹层、所述第三夹层连通,所述阻火栅栏安装在所述废气处理箱的出气口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气管包括第一内管、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第一外管,所述第一内管为金属管,所述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管的两端,所述第一外管为金属管,所述第一外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内管的外侧,所述第一外管与所述第一内管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外管位于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第二法兰盘之间,所述第一内管的外周壁、所述第一外管的内周壁、所述第一法兰盘的端面、所述第二法兰盘的端面共同构成环形的所述第一夹层。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外管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补水箱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夹层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夹层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补水箱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排气波纹管包括第二内管、第三法兰盘、第四法兰盘、第二外管,所述第二内管为金属制成的波纹管,所述第三法兰盘、所述第四法兰盘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管的两端,所述第二外管为金属制成的波纹管,所述第二外管套设在所述第二内管的外侧,所述第二外管与所述第二内管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外管位于所述第三法兰盘与所述第四法兰盘之间,所述第二内管的外周壁、所述第二外管的内周壁、所述第三法兰盘的端面、所述第四法兰盘的端面共同构成环形的所述第二夹层。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外管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补水箱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夹层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夹层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补水箱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气管包括第三内管、第五法兰盘、第六法兰盘、第三外管,所述第三内管为金属管,所述第五法兰盘、所述第六法兰盘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内管的两端,所述第三外管为金属管,所述第三外管套设在所述第三内管的外侧,所述第三外管与所述第三内管同轴设置,所述第三外管位于所述第五法兰盘与所述第六法兰盘之间,所述第三内管的外周壁、所述第三外管的内周壁、所述第五法兰盘的端面、所述第六法兰盘的端面共同构成环形的所述第三夹层。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三外管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三进水管、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补水箱连通,所述第三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夹层连通,所述第三出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三夹层连通,所述第三出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补水箱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处理箱包括用于存储冷却水的箱体,在所述箱体内竖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的内腔分成左右两部分空间,所述箱体内的两个空间相互连通,位于所述箱体左侧的空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出气口相连接的进气口,位于所述箱体右侧的空间设置有出气口,位于所述箱体右侧的空间还设置有若干的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内壁之间,若干的所述滤网依次设置在尾气流向所述箱体的出气口的路径中,所述滤网浸泡在冷却水中。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从所述箱体的内顶面竖直向下地延伸,但所述隔板未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内底面。进一步地,所述阻火栅栏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出气口处,所述阻火栅栏抽拉式地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施工机械车辆用的尾气处理装置主要由双层水冷排气弯管、双层水冷排气波纹管、废气处理箱、阻火栅栏和补水箱等组成,废气处理箱排气出口处设置阻火栅栏,使排气出口处排气温度保持在设定值为的安全范围内,杜绝排气火花。达到降低发动机排气温度,消除火焰、火花的目的。具体地,设置双层水冷排气弯管和双层水冷排气波纹管在工作时夹层中走水,通过水的冷却来降低排气管表面温度,将温度控制在100℃左右,并对尾气进行冷却。同时,双层水冷波纹管使得发动机与固定在车架上的废气处理箱柔性连接在一起,降低发动机与车架之间的振动耦合,减小发动机振动能量向车架的传递,降低噪声,并能提高刚性排气管的寿命。废气处理箱的主要作用是消除尾气中的火花。在废气进入废气处理箱后通过其中的特殊结构,让废气与废气处理箱中的冷却水有充分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了废气与冷却水的热传递效率,迅速降低废气温度以达到彻底熄灭废气中火花的目的.这个过程也称之为水洗。通过废气处理箱的水洗不但熄灭了火花,也降低了排气温度68℃~100C°,同时在水洗过程中大量的碳烟和各种有害气体一并溶解在水中,净化了发动机尾气,这样大大降低了车辆在隧道内相对封闭狭小的空间内对空气的污染,改善了隧道内的工作环境.最终使得发动机的尾气实现安全排放和清洁排放。阻火栅栏是尾气处理系统中另外一道阻火装置,它能熄灭尾气中的火焰传播。在尾气经过废气处理箱后,再经过阻火栅栏排出到外界,是废气处理系统中防止火焰向外界传递的又一道保险,使得尾气中的火焰完全没有可能传递到外界空气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机械车辆用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n其包括第一排气管(10)、排气波纹管(20)、第二排气管(30)、废气处理箱(40)、补水箱(50)、阻火栅栏(60),所述第一排气管(10)具有第一夹层(11),所述第一排气管(10)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发动机,所述排气波纹管(20)具有第二夹层(21),所述排气波纹管(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10)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30)具有第三夹层(31),所述第二排气管(30)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波纹管(20)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废气处理箱(40)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管(30)的第二端连通,所述补水箱(50)通过水泵、软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夹层(11)、所述第二夹层(21)、所述第三夹层(31)连通,所述阻火栅栏(60)安装在所述废气处理箱(40)的出气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机械车辆用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第一排气管(10)、排气波纹管(20)、第二排气管(30)、废气处理箱(40)、补水箱(50)、阻火栅栏(60),所述第一排气管(10)具有第一夹层(11),所述第一排气管(10)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发动机,所述排气波纹管(20)具有第二夹层(21),所述排气波纹管(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10)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30)具有第三夹层(31),所述第二排气管(30)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波纹管(20)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废气处理箱(40)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管(30)的第二端连通,所述补水箱(50)通过水泵、软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夹层(11)、所述第二夹层(21)、所述第三夹层(31)连通,所述阻火栅栏(60)安装在所述废气处理箱(40)的出气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机械车辆用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10)包括第一内管(12)、第一法兰盘(13)、第二法兰盘(14)、第一外管(15),所述第一内管(12)为金属管,所述第一法兰盘(13)、所述第二法兰盘(1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管(12)的两端,所述第一外管(15)为金属管,所述第一外管(15)套设在所述第一内管(12)的外侧,所述第一外管(15)与所述第一内管(12)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外管(15)位于所述第一法兰盘(13)与所述第二法兰盘(14)之间,所述第一内管(12)的外周壁、所述第一外管(15)的内周壁、所述第一法兰盘(13)的端面、所述第二法兰盘(14)的端面共同构成环形的所述第一夹层(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机械车辆用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外管(15)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水管(16)、第一出水管(17),所述第一进水管(16)的进水口与所述补水箱(50)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16)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夹层(11)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17)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夹层(11)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17)的出水口与所述补水箱(5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机械车辆用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波纹管(20)包括第二内管(22)、第三法兰盘(23)、第四法兰盘(24)、第二外管(25),所述第二内管(22)为金属制成的波纹管,所述第三法兰盘(23)、所述第四法兰盘(2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管(22)的两端,所述第二外管(25)为金属制成的波纹管,所述第二外管(25)套设在所述第二内管(22)的外侧,所述第二外管(25)与所述第二内管(22)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外管(25)位于所述第三法兰盘(23)与所述第四法兰盘(24)之间,所述第二内管(22)的外周壁、所述第二外管(25)的内周壁、所述第三法兰盘(23)的端面、所述第四法兰盘(24)的端面共同构成环形的所述第二夹层(2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王定富周涛谢胜詹瑾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