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变风向和坡度的阴燃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28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林业阴燃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改变风向和坡度的阴燃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把手、齿条、长柄导风叶片、上盖、箱体、平台、转体、转向节、螺柱齿轮、锥齿把手、直锥齿轮、基座、短柄导风叶片;转动转动把手,推动位于转动槽内的滑块运动,将运动传递给四个齿条,使焊接在齿条下方的齿条导轨在各自的上盖槽内做前后进给运动,通过齿条分别和长柄导风叶片和短柄导风叶片的上柄外齿的啮合,带动长柄导风叶片和短柄导风叶片做转动,控制试验箱的进风方向;扭动锥齿把手,锥齿啮合带动直锥齿轮转动,直齿啮合带动螺柱齿轮转动,螺纹传动带动转向节上下运动,转体带动平台倾斜,实现改变阴燃发生的风向和坡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改变风向和坡度的阴燃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林业阴燃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改变风向和坡度的阴燃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森林火灾是人类面临的一大威胁,森林火灾产生与传播机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当森林明火被扑灭后,因为可燃物阴燃的存在,使森林再次起火成为可能。为了研究阴燃的传播条件和蔓延速率,需要一种可以进行阴燃实验的实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改变风向和坡度的阴燃实验装置,用以模拟阴燃的发生环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改变风向和坡度的阴燃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把手(1)、齿条(2)、长柄导风叶片(3)、上盖(4)、箱体(5)、平台(6)、转体(7)、转向节(8)、螺柱齿轮(9)、锥齿把手(10)、直锥齿轮(11)、基座(12)、短柄导风叶片(13),所述基座(12)上设置有四个基座轴一(1201)和两个基座轴二(1202),基座轴二(1202)外表面上部垂直焊接基座支轴(1203);所述锥齿把手(10)上加工有中心孔并设置有锥齿轮;所述基座支轴(1203)穿过锥齿把手(10)的中心孔;所述直锥齿轮(11)由中心孔大小一致且同轴的锥齿轮和直齿轮焊接而成;所述基座轴二(1202)穿过直锥齿轮(11)的中心孔;锥齿把手(10)的锥齿轮和直锥齿轮(11)的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螺柱齿轮(9)由螺柱和直齿轮焊接而成;所述螺柱齿轮(9)的直齿轮和直锥齿轮(11)的直齿轮相啮合;所述螺柱齿轮(9)底部设置中心孔;所述螺柱齿轮(9)的螺柱外侧加工有外螺纹;所述转向节(8)上设置有转向节孔一(801)和转向节孔二(802);所述转向节孔二(802)内侧加工有螺纹;所述螺柱齿轮(9)的螺柱与转向节孔二(802)的螺纹连接,所述转体(7)上设置有导轨槽(701)、转体柱(702)、转体孔一(703)和转体孔二(704);所述转体柱(702)为可拆卸的,转体柱(702)穿过转向节孔一(801)并固定在转体孔一(703)和转体孔二(704)中;所述平台(6)上部焊接一个箱体槽,平台(6)底部焊接两根导轨;所述平台(6)的导轨放置在转体(7)的导轨槽(701)中。所述箱体(5)为无上盖的箱体,长边和短边上端均设置箱体孔;所述箱体(5)固定在平台(6)的箱体槽中;所述上盖(4)设置有上盖柱(401)、上盖槽一(402)和上盖槽二(403);所述上盖(4)的长边与短边均匀设置上盖孔;所述长柄导风叶片(3)和短柄导风叶片(13)结构均包含下柄和带有外齿的上柄;所述长柄导风叶片(3)的上柄比短柄导风叶片(13)的上柄长;所述长柄导风叶片(3)的下柄固定在箱体(5)的长边箱体孔中;所述长柄导风叶片(3)的上柄穿过上盖(4)的短边上盖孔;所述所述短柄导风叶片(13)的下柄固定在箱体(5)的短边的箱体孔中;所述长柄导风叶片(13)的上柄穿过上盖(4)的长边上盖孔;所述齿条(2)设置有滑块(201)、齿条导轨(202)和齿一(203);所述齿条(2)共四个,其中两个齿条(2)的齿条导轨(202)放置在上盖槽一(402)中,齿条(2)的齿一(203)与长柄导风叶片(3)的上柄外齿相啮合,另两个齿条(2)的齿条导轨(202)放置在上盖(4)的上盖槽二(403)中;齿条(2)的齿一(203)与短柄导风叶片(13)的上柄外齿相啮合;所述转动把手(1)中间设置中心孔,转动把手(1)两侧分别设置转动槽,所述转动把手(1)安装在上盖(4)上,所述四个齿条(2)的滑块(201)放置在转动把手(2)两侧的转动槽中;所述上盖(4)的盖柱(401)穿过转动把手(1)的中心孔。进一步地,所述齿条(2)上的齿条导轨(202)和上盖(4)的上盖槽一(402)、上盖槽二(403)接触面之间充满脂润滑油;所述平台(6)的导轨和转体(7)的导轨槽(701)接触面之间充满脂润滑油。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1.可以改变进风方向。2.可以改变坡度和坡向。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3是齿条(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长柄导风叶片(3)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上盖(4)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平台(6)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转体(7)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转向节(8)的半剖图。图9是螺柱齿轮(9)的半剖图。图10是锥齿把手(10)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直锥齿轮(11)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基座(1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转动把手、2-齿条、201-滑块、202-齿条导轨、203-齿一、3-长柄导风叶片、4-上盖、401-上盖柱、402-上盖槽一、403-上盖槽二、5-箱体、6-平台、7-转体、701-导轨槽、702-转体柱、703-转体孔一、704-转体孔二、8-转向节、801-转向节孔一、802-转向节孔二、9-螺柱齿轮、10-锥齿把手、11-直锥齿轮、12-基座、1201-基座轴一、1202-基座轴二、1203-基座支轴、13-短柄导风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12一种可改变风向和坡度的阴燃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把手(1)、齿条(2)、长柄导风叶片(3)、上盖(4)、箱体(5)、平台(6)、转体(7)、转向节(8)、螺柱齿轮(9)、锥齿把手(10)、直锥齿轮(11)、基座(12)、短柄导风叶片(13),所述基座(12)上设置有四个基座轴一(1201)和两个基座轴二(1202),基座轴二(1202)外表面上部垂直焊接基座支轴(1203);所述锥齿把手(10)上加工有中心孔并设置有锥齿轮;所述基座支轴(1203)穿过锥齿把手(10)的中心孔;所述直锥齿轮(11)由中心孔大小一致且同轴的锥齿轮和直齿轮焊接而成;所述基座轴二(1202)穿过直锥齿轮(11)的中心孔;锥齿把手(10)的锥齿轮和直锥齿轮(11)的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螺柱齿轮(9)由螺柱和直齿轮焊接而成;所述螺柱齿轮(9)的直齿轮和直锥齿轮(11)的直齿轮相啮合;所述螺柱齿轮(9)底部设置中心孔;所述螺柱齿轮(9)的螺柱外侧加工有外螺纹;所述转向节(8)上设置有转向节孔一(801)和转向节孔二(802);所述转向节孔二(802)内侧加工有螺纹;所述螺柱齿轮(9)的螺柱与转向节孔二(802)的螺纹连接,所述转体(7)上设置有导轨槽(701)、转体柱(702)、转体孔一(703)和转体孔二(704);所述转体柱(702)为可拆卸的,转体柱(702)穿过转向节孔一(801)并固定在转体孔一(703)和转体孔二(704)中;所述平台(6)上部焊接一个箱体槽,平台(6)底部焊接两根导轨;所述平台(6)的导轨放置在转体(7)的导轨槽(701)中。所述箱体(5)为无上盖的箱体,长边和短边上端均设置箱体孔;所述箱体(5)固定在平台(6)的箱体槽中;所述上盖(4)设置有上盖柱(401)、上盖槽一(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改变风向和坡度的阴燃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把手(1)、齿条(2)、长柄导风叶片(3)、上盖(4)、箱体(5)、平台(6)、转体(7)、转向节(8)、螺柱齿轮(9)、锥齿把手(10)、直锥齿轮(11)、基座(12)、短柄导风叶片(13),所述基座(12)上设置有四个基座轴一(1201)和两个基座轴二(1202),基座轴二(1202)外表面上部垂直焊接基座支轴(1203);所述锥齿把手(10)上加工有中心孔并设置有锥齿轮;所述基座支轴(1203)穿过锥齿把手(10)的中心孔;所述直锥齿轮(11)由中心孔大小一致且同轴的锥齿轮和直齿轮焊接而成;所述基座轴二(1202)穿过直锥齿轮(11)的中心孔;锥齿把手(10)的锥齿轮和直锥齿轮(11)的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螺柱齿轮(9)由螺柱和直齿轮焊接而成;所述螺柱齿轮(9)的直齿轮和直锥齿轮(11)的直齿轮相啮合;所述螺柱齿轮(9)底部设置中心孔;所述螺柱齿轮(9)的螺柱外侧加工有外螺纹;所述转向节(8)上设置有转向节孔一(801)和转向节孔二(802);所述转向节孔二(802)内侧加工有螺纹;所述螺柱齿轮(9)的螺柱与转向节孔二(802)的螺纹连接,所述转体(7)上设置有导轨槽(701)、转体柱(702)、转体孔一(703)和转体孔二(704);所述转体柱(702)为可拆卸的,转体柱(702)穿过转向节孔一(801)并固定在转体孔一(703)和转体孔二(704)中;所述平台(6)上部焊接一个箱体槽,平台(6)底部焊接两根导轨;所述平台(6)的导轨放置在转体(7)的导轨槽(70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变风向和坡度的阴燃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把手(1)、齿条(2)、长柄导风叶片(3)、上盖(4)、箱体(5)、平台(6)、转体(7)、转向节(8)、螺柱齿轮(9)、锥齿把手(10)、直锥齿轮(11)、基座(12)、短柄导风叶片(13),所述基座(12)上设置有四个基座轴一(1201)和两个基座轴二(1202),基座轴二(1202)外表面上部垂直焊接基座支轴(1203);所述锥齿把手(10)上加工有中心孔并设置有锥齿轮;所述基座支轴(1203)穿过锥齿把手(10)的中心孔;所述直锥齿轮(11)由中心孔大小一致且同轴的锥齿轮和直齿轮焊接而成;所述基座轴二(1202)穿过直锥齿轮(11)的中心孔;锥齿把手(10)的锥齿轮和直锥齿轮(11)的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螺柱齿轮(9)由螺柱和直齿轮焊接而成;所述螺柱齿轮(9)的直齿轮和直锥齿轮(11)的直齿轮相啮合;所述螺柱齿轮(9)底部设置中心孔;所述螺柱齿轮(9)的螺柱外侧加工有外螺纹;所述转向节(8)上设置有转向节孔一(801)和转向节孔二(802);所述转向节孔二(802)内侧加工有螺纹;所述螺柱齿轮(9)的螺柱与转向节孔二(802)的螺纹连接,所述转体(7)上设置有导轨槽(701)、转体柱(702)、转体孔一(703)和转体孔二(704);所述转体柱(702)为可拆卸的,转体柱(702)穿过转向节孔一(801)并固定在转体孔一(703)和转体孔二(704)中;所述平台(6)上部焊接一个箱体槽,平台(6)底部焊接两根导轨;所述平台(6)的导轨放置在转体(7)的导轨槽(701)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奕呈辛颖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