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纳米压痕测试系统的三向压力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20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纳米压痕测试系统的三向压力加载装置,包括底板、面板、水平加载机构和竖直加载机构,底板中心设有加载槽,面板通过连接件与底板相连,面板中心设有贯穿的锥形探孔,水平加载机构包括多个水平加载执行单元和水平加载驱动单元,竖直加载机构包括竖直加载执行单元和竖直加载驱动单元,竖直加载执行单元设于加载槽内部中心,多个水平加载执行单元以竖直加载单元为中心对称布设,于竖直加载单元顶部中心形成样品容置腔,水平加载驱动单元和竖直加载驱动单元设于加载槽外,通过油管与水平加载执行单元和竖直加载执行单元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现有试验测量手段的局限性,更加真实地表征材料服役时的力学特性,对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有较大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纳米压痕测试系统的三向压力加载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力学性质测试的试验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纳米压痕测试系统的三向压力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宏观的材料力学测试方法多为破坏性试验,对试样尺寸和完整性都有较高要求,且测试周期较长、价格昂贵、数据离散性较大、准确性难以保证,指导实际工程的应用价值有限。而纳米压痕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简单可靠的微观力学表征技术,被光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工程和现役构件寿命评估等领域。与此同时,我国高度重视煤矿深部开采,并希望加快推动地热、页岩气等新能源的综合利用,促使储层岩石(体)的力学性质问题进一步被广大研究学者关注。对于岩石这类不均匀、各向异性的多相材料,其在服役过程中发生的损伤和破坏多是因为微观上的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质变化导致的。相比传统的宏观力学破坏性试验,纳米压痕技术能准确测量各类矿物的微观力学性质,提供更大范围载荷和高分辨力的无损测试,拓宽材料行为的测量范围,因此逐渐成为研究岩石(体)物理力学特性差异的关键手段之一。然而材料和构件在真实服役时的赋存环境比较复杂,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纳米压痕测试系统的三向压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面板、水平加载机构和竖直加载机构,所述底板中心设有加载槽,所述面板通过连接件与底板相连,面板中心设有贯穿的锥形探孔,所述水平加载机构包括多个水平加载执行单元和水平加载驱动单元,所述竖直加载机构包括竖直加载执行单元和竖直加载驱动单元,所述竖直加载执行单元设于所述加载槽内部中心,所述多个水平加载执行单元以竖直加载单元为中心对称布设,于竖直加载单元顶部中心形成样品容置腔,所述水平加载驱动单元和竖直加载驱动单元设于加载槽外,通过油管与水平加载执行单元和竖直加载执行单元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纳米压痕测试系统的三向压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面板、水平加载机构和竖直加载机构,所述底板中心设有加载槽,所述面板通过连接件与底板相连,面板中心设有贯穿的锥形探孔,所述水平加载机构包括多个水平加载执行单元和水平加载驱动单元,所述竖直加载机构包括竖直加载执行单元和竖直加载驱动单元,所述竖直加载执行单元设于所述加载槽内部中心,所述多个水平加载执行单元以竖直加载单元为中心对称布设,于竖直加载单元顶部中心形成样品容置腔,所述水平加载驱动单元和竖直加载驱动单元设于加载槽外,通过油管与水平加载执行单元和竖直加载执行单元相连通。


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纳米压痕测试系统的三向压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加载执行单元包括作动器、楔形压块、加载板和导向轮组,所述作动器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楔形压块设于作动器顶部,所述加载板外侧端中心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安设于所述面板底面上的导向块与楔形压块的斜面相对应,所述导向轮组包括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设于所述加载槽内壁上,与楔形压块的竖直边相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旭海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