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走采集一体式海底采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71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走采集一体式海底采矿车。包括前车体、后车体、连接前车体和后车体的连接装置;前车体前端设置有开采滚筒,开采滚筒与前车体通过液压悬臂连接;前车体底部设置有采集行驶一体轮,采集行驶一体轮通过驱动轴与前车体连接;采集行驶一体轮中间为车轮本体,沿车轮本体外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可调节弧形轮齿,所述可调节弧形轮齿板上设置有多个板齿;前车体上还设置有提升装置、传送装置;后车体底部设置有行驶气垫;行驶气垫设置有气体调节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传统采矿车的行驶结构与采集结构相结合,实现了采集行走的一体化,并能降低能耗,增加矿车的越野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走采集一体式海底采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底矿产资源开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走采集一体式海底采矿车。
技术介绍
多金属结核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海洋矿产资源丰富,据统计,世界大洋海底锰结核的总储量达30000亿吨,仅太平洋就有17000亿吨,海洋资源开发是目前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多金属结核分布在世界大洋底部水深3500—6000米海底表层沉积物中,在深海进行开采作业,必然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经济性在采矿车的设计过程中是必然要考虑的。由于深海沉积物含水率高及承载力的特点,普通的轮式车体极易发生打滑,目前的深海采矿车主要采用的是履带式的行驶方式,采集方式则是在车体前单独设置水力式或机械式采矿装置,采矿车的行驶和采集需要分别驱动,耗能巨大,很难实现开采的经济性,同时履带式矿车具有转向困难,灵活性低的缺点。例如,公开号为CN106703812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深海钴结壳采矿车,包括:双车体框式车身以及设置于车身前端的切削装置和集吸装置、依次设置于车身上的分离仓、矿石储仓以及驱动机构,其中:集吸装置位于切削装置上方;所述的切削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走采集一体式海底采矿车,包括前车体、后车体、连接前车体和后车体的连接装置;/n前车体前端设置有开采滚筒,开采滚筒与前车体通过液压悬臂连接;前车体底部设置有采集行驶一体轮,采集行驶一体轮通过驱动轴与前车体连接;采集行驶一体轮中间为车轮本体,沿车轮本体外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可调节弧形轮齿,所述可调节弧形轮齿板上设置有多个板齿;所述可调节弧形轮齿板的一端与车轮本体通过开闭机构活动连接,且角度可调;所述可调节弧形轮齿板的弧度与车轮本体弧度相同,闭合时与车轮本体外周贴合;前车体上还设置有提升装置、传送装置;提升装置位于采集行驶一体轮的后侧;传送装置位于提升装置后侧;/n后车体底部设置有行驶气垫;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采集一体式海底采矿车,包括前车体、后车体、连接前车体和后车体的连接装置;
前车体前端设置有开采滚筒,开采滚筒与前车体通过液压悬臂连接;前车体底部设置有采集行驶一体轮,采集行驶一体轮通过驱动轴与前车体连接;采集行驶一体轮中间为车轮本体,沿车轮本体外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可调节弧形轮齿,所述可调节弧形轮齿板上设置有多个板齿;所述可调节弧形轮齿板的一端与车轮本体通过开闭机构活动连接,且角度可调;所述可调节弧形轮齿板的弧度与车轮本体弧度相同,闭合时与车轮本体外周贴合;前车体上还设置有提升装置、传送装置;提升装置位于采集行驶一体轮的后侧;传送装置位于提升装置后侧;
后车体底部设置有行驶气垫;行驶气垫设置有气体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采集一体式海底采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弹性材料,其外侧设有保护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光王立振刘学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