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车库用汽车姿态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265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用汽车姿态调整装置,包括存车托板,所述存车托板顶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顶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条,所述限位卡条的两端均设置有姿态调整模块,所述姿态调整模块包括滑动面板,所述滑动面板的底面与对应按位置限位卡条的外侧壁滑动卡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涡轮与蜗杆啮合传动,传动杆带动连接杆移动,当传动杆向靠近承接板的方向转动时,滑动面板带着车轮向背离承接板的方向移动,当传动杆向背离承接板的方向转动时,滑动面板带着车轮向靠近承接板的方向移动,实现滑动面板通过移动车轮使汽车停放在定位板的中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车库用汽车姿态调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车库
,具体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用汽车姿态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院、银行、商超、景区等停车效率极高的场所,为了减小车位的占地面积,一般采用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来存放车辆,它是以垂直方向做循环运动的停车系统,通过减速器带动传动机构,在牵引构件链条上每隔一定距离安装一个存车托板,当电动机启动时,存车托板随链条一起作垂直循环运动,来达到存取车辆的目的,部分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的存车托板只是一块单一的钢材板,功能单一,有些新手司机在停车时会将车子停在存车托板的一侧,导致汽车车门两侧的间距相差较大,在输送车辆的过程中车门容易发生磕碰,且驾驶员也不易开门下车,有时候汽车是倾斜停在存车托板上,部分立体车库不具备调整汽车姿态的功能,汽车倾斜停在存车托板会使存车托板受力不均,存车时间过长会损坏存车托板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车库用汽车姿态调整装置,通过同时开启存车托板上的四个电机,存车托板上同一侧的两个电机转动方向相同,存车托板上同一端的两个电机转动方向相反,电机通过皮带带动轴杆上的带轮二转动使轴杆转动,轴杆转动带动蜗杆转动,此时涡轮与蜗杆啮合传动,涡轮带动连接轴上的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带动连接杆移动,由于连接杆与传动杆的长度在传动杆转动的过程中是不变的,当传动杆向靠近承接板的方向转动时,姿态调整模块向背离承接板的方向移动,滑动面板带着车轮向背离承接板的方向移动,当传动杆向背离承接板的方向转动时,姿态调整模块向靠近承接板的方向移动,滑动面板带着车轮向靠近承接板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滑动面板通过移动车轮使汽车停放在定位板的中部,使汽车车门两侧的间距相同,通过同时开启存车托板上一端的两个电机,且两个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使承接板一端的两个滑动面板同时带动汽车的两个前轮或者后轮向存车托板的一侧移动位置,通过在滑动面板的顶面转动连接有转盘,使未被滑动面板带着一起移动的两个前轮或者后轮在对应位置的转盘上随着转盘一起转动,有利于调整倾斜停在滑动面板上的汽车,提高了立体车库汽车姿态调整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立体车库用汽车姿态调整装置,包括存车托板,所述存车托板两个长边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托车杆,所述存车托板顶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两端的底面均开设有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孔,所述承接板顶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条,所述承接板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存车托板顶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带轮一,所述限位卡条的两端均设置有姿态调整模块;所述姿态调整模块包括滑动面板,所述滑动面板的底面与对应按位置限位卡条的外侧壁滑动卡接,所述滑动面板的顶面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滑动面板中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侧壁与连接座的内部滑动贴靠,所述轴杆背离连接座的一端与对应位置圆孔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套接固定有带轮二,所述带轮二与对应位置带轮一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轴杆的外侧壁滑动卡接有蜗杆,且所述蜗杆位于两个连接座之间;所述连接板靠近连接座一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侧壁的中部套接固定有涡轮,所述涡轮与蜗杆啮合传动,所述连接轴背离涡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背离连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背离传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通过转动轴与连接杆对应位置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杆的顶部与承接板对应位置端部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同时开启存车托板上的四个电机,存车托板上同一侧的两个电机转动方向相同,存车托板上同一端的两个电机转动方向相反,电机通过皮带带动轴杆上的带轮二转动使轴杆转动,轴杆转动带动蜗杆转动,此时涡轮与蜗杆啮合传动,涡轮带动连接轴上的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带动连接杆移动,由于连接杆与传动杆的长度在传动杆转动的过程中是不变的,当传动杆向靠近承接板的方向转动时,姿态调整模块向背离承接板的方向移动,滑动面板带着车轮向背离承接板的方向移动,当传动杆向背离承接板的方向转动时,姿态调整模块向靠近承接板的方向移动,滑动面板带着车轮向靠近承接板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滑动面板通过移动车轮使汽车停放在定位板的中部,使汽车车门两侧的间距相同,通过同时开启存车托板上一端的两个电机,且两个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使承接板一端的两个滑动面板同时带动汽车的两个前轮或者后轮向存车托板的一侧移动位置,通过在滑动面板的顶面转动连接有转盘,使未被滑动面板带着一起移动的两个前轮或者后轮在对应位置的转盘上随着转盘一起转动,有利于调整倾斜停在滑动面板上的汽车,提高了立体车库汽车姿态调整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在于:所述滑动面板的顶面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的内侧壁与转盘的中部转动连接,通过圆形槽的内侧壁与转盘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利于转盘带着车轮在滑动面板转动。进一步在于:所述滑动面板的底面开设有限位滑槽一,所述限位滑槽一的内侧壁与对应位置限位卡条的外侧壁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滑槽一的内侧壁与对应位置限位卡条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利于滑动面板在承接板上移动位置。进一步在于:所述滑动面板一端的外侧开设有限位滑槽二,所述定位板两个长边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一,从而使限位凸块一在限位滑槽二里面滑动。进一步在于:所述限位凸块一的外侧壁与对应位置限位滑槽二的内侧壁滑动连接,通过限位凸块一的外侧壁与对应位置限位滑槽二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使滑动面板在承接板上移动位置时更加的稳定。进一步在于:所述轴杆的外侧壁开设有限位滑槽三,所述蜗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二,所述限位凸块二的外侧壁与限位滑槽三的内侧壁滑动卡接,通过限位凸块二的外侧壁与限位滑槽三的内侧壁滑动卡接,实现蜗杆既可以在轴杆上滑动,也可以随着轴杆一起转动。进一步在于:所述轴杆背离承接板的一端套接固定有限位环,避免限制姿态调整模块滑动移出轴杆。进一步在于:所述存车托板顶面的两端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的内侧壁与对应位置电机底部的外侧壁固定连接,通过弧形缺口的内侧壁与对应位置电机底部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使电机在运作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进一步在于:所述存车托板一端的外侧放置有垫板,且所述垫板的顶面为斜面,通过将垫板的顶面设置为斜面便于汽车行驶到定位板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同时开启存车托板上的四个电机,存车托板上同一侧的两个电机转动方向相同,存车托板上同一端的两个电机转动方向相反,电机通过皮带带动轴杆上的带轮二转动使轴杆转动,轴杆转动带动蜗杆转动,此时涡轮与蜗杆啮合传动,涡轮带动连接轴上的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带动连接杆移动,由于连接杆与传动杆的长度在传动杆转动的过程中是不变的,当传动杆向靠近承接板的方向转动时,姿态调整模块向背离承接板的方向移动,滑动面板带着车轮向背离承接板的方向移动,当传动杆向背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车库用汽车姿态调整装置,包括存车托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车托板(100)两个长边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托车杆(110),所述存车托板(100)顶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0),所述支撑柱(120)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承接板(200),所述承接板(200)两端的底面均开设有矩形缺口(210),所述矩形缺口(210)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孔(211),所述承接板(200)顶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条(220),所述承接板(200)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300),所述存车托板(100)顶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电机(400),所述电机(40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带轮一(410),所述限位卡条(220)的两端均设置有姿态调整模块(500);/n所述姿态调整模块(500)包括滑动面板(510),所述滑动面板(510)的底面与对应按位置限位卡条(220)的外侧壁滑动卡接,所述滑动面板(510)的顶面转动连接有转盘(511),所述滑动面板(510)中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20),所述连接板(520)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521),两个所述连接座(521)之间设置有轴杆(530),所述轴杆(530)的外侧壁与连接座(521)的内部滑动贴靠,所述轴杆(530)背离连接座(521)的一端与对应位置圆孔(21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套接固定有带轮二(531),所述带轮二(531)与对应位置带轮一(410)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轴杆(530)的外侧壁滑动卡接有蜗杆(540),且所述蜗杆(540)位于两个连接座(521)之间;/n所述连接板(520)靠近连接座(521)一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522),所述连接轴(522)外侧壁的中部套接固定有涡轮(550),所述涡轮(550)与蜗杆(540)啮合传动,所述连接轴(522)背离涡轮(55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560),所述传动杆(560)背离连接轴(52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70),所述连接杆(570)背离传动杆(560)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杆(580),所述定位杆(580)通过转动轴与连接杆(570)对应位置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杆(580)的顶部与承接板(200)对应位置端部的底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车库用汽车姿态调整装置,包括存车托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车托板(100)两个长边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托车杆(110),所述存车托板(100)顶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0),所述支撑柱(120)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承接板(200),所述承接板(200)两端的底面均开设有矩形缺口(210),所述矩形缺口(210)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孔(211),所述承接板(200)顶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条(220),所述承接板(200)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300),所述存车托板(100)顶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电机(400),所述电机(40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带轮一(410),所述限位卡条(220)的两端均设置有姿态调整模块(500);
所述姿态调整模块(500)包括滑动面板(510),所述滑动面板(510)的底面与对应按位置限位卡条(220)的外侧壁滑动卡接,所述滑动面板(510)的顶面转动连接有转盘(511),所述滑动面板(510)中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20),所述连接板(520)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521),两个所述连接座(521)之间设置有轴杆(530),所述轴杆(530)的外侧壁与连接座(521)的内部滑动贴靠,所述轴杆(530)背离连接座(521)的一端与对应位置圆孔(21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套接固定有带轮二(531),所述带轮二(531)与对应位置带轮一(410)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轴杆(530)的外侧壁滑动卡接有蜗杆(540),且所述蜗杆(540)位于两个连接座(521)之间;
所述连接板(520)靠近连接座(521)一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522),所述连接轴(522)外侧壁的中部套接固定有涡轮(550),所述涡轮(550)与蜗杆(540)啮合传动,所述连接轴(522)背离涡轮(55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560),所述传动杆(560)背离连接轴(52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70),所述连接杆(570)背离传动杆(560)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杆(58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