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桩主动托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250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桩主动托换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施作新桩基并预压,施工第一新承台,在第一新承台的顶部安装临时支撑;S2、顶升上部梁体或盖梁以使原立柱完全卸载,并拆除原立柱、原承台,拔除冲突桩基;S3、施工第二新承台,新建新立柱;S4、将第一新承台和第二新承台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形成新承台组件;S5、张拉新承台组件预应力,并拆除临时支撑。采用这种托换方法,除在顶升和连接第一新承台和第二新承台的期间需要限制交通或临时封交外,其余时间桥面均可通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桩主动托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改造
,特别涉及一种桥桩主动托换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区间隧道与既有桥梁桩基发生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需要对桥梁进行改造,现有技术中对于桥梁的改造有以下两种方案:一种是拆除重建;另一种是桩基托换。而对于城市中承载繁重交通、又无临时便桥设置条件的桥梁,只有采用桩基托换的改造方案。传统的桩基托换技术,如图1所示,一般采用骑跨式大承台5’包裹老承台2’的方式进行,在拟建隧道4’范围外新建新桩基6’,在新桩基6’顶设冠梁7’并安装顶升系统8’,通过顶升大承台5’使老桩基3’卸载,切断老桩基3’,然后在大承台5’与新桩基6’之间现浇高强混凝土固结,回填基坑1’,完成托换改造。该传统桩基托换技术只对既有结构的承台和桩基进行改造,仅进行一次体系转换,具有改造量小、造价较省的优点,但存在如下不足:第一、大承台包裹老承台,存在新老混凝土结合的问题。同时,立柱竖向荷载转化为新老承台界面的剪力传递给新承台,传力不直接,安全富余度小;第二、新骑跨式大承台体量较大,浇筑和养护时间较长,导致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桩主动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nS1、施作新桩基并预压,施工第一新承台,在所述第一新承台的顶部安装临时支撑;/nS2、顶升上部梁体或盖梁以使原立柱完全卸载,并拆除原立柱、原承台,拔除冲突桩基;/nS3、施工第二新承台,新建新立柱;/nS4、将所述第一新承台和所述第二新承台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形成新承台组件;/nS5、张拉新承台组件预应力,并拆除临时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桩主动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施作新桩基并预压,施工第一新承台,在所述第一新承台的顶部安装临时支撑;
S2、顶升上部梁体或盖梁以使原立柱完全卸载,并拆除原立柱、原承台,拔除冲突桩基;
S3、施工第二新承台,新建新立柱;
S4、将所述第一新承台和所述第二新承台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形成新承台组件;
S5、张拉新承台组件预应力,并拆除临时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桩主动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在所述第一新承台的侧面预留连接钢筋,在所述第一新承台的顶部预埋连接法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桩主动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在施作新桩基前在上部结构或者盖梁的下方布设有变形监测系统;
在对所述第一新承台进行施工前,对桥下基坑进行支护并开挖;
所述临时支撑的托架梁顶面安装有顶升锁定系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桩主动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锁定系统包括锁定装置,在步骤S2中,在顶升所述上部梁体或所述盖梁后,在拆除所述原立柱之前,将所述锁定装置锁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忠田晓青王培晓严继欣袁慧芳于洋孙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