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柜外置焊接接地铜导体镀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2389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柜外置焊接接地铜导体镀锡的方法,包括:S1,将接地铜导体分成内接地铜片和外接地铜块;S2,将所述内接地铜片焊接到机柜的壳体上,对所述壳体进行喷涂,防护所述铜片外侧不被喷涂;S3,打磨所述内接地铜片的表面,使所述内接地铜片的装配平面度符合金属镀锡的标准要求;S4,将所述外接地铜块镀锡,组装到所述内接地铜片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接地铜导体拆分,采用内接地铜片焊接组合,外接地铜块螺钉组合,内外接地块之间封胶处理的方法,实现壳体有效接地,又能实现接地块表面镀锡处理,防止腐蚀,满足国标GB/T12599‑2002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柜外置焊接接地铜导体镀锡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涂锡
,特别涉及一种机柜外置焊接接地铜导体镀锡的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NB/T33001-2018《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中7.5.4接地要求规定,充电机金属壳体应设置接地端子,并应有接地标志。一般在壳体侧面设置接地块,与现场接地线连接接地,保证壳体可靠接地,将接地块放在壳体外侧,有助于用户识别,接线方便。接地块一般采用铜块,为防止铜块表面氧化,一般需要镀锡处理。为保证壳体与接地铜块可靠连接,需将接地块焊接到壳体上。如果使用镀锡处理后的铜块进行焊接,由于锡的熔点为232摄氏度,而焊接温度在300摄氏度以上,会造成镀锡层熔化,而无法进行焊接。故现有技术方案一般直接将未镀锡的铜块焊接到壳体上接地,或者在焊接后再对铜块进行镀锡处理。直接将未镀锡的铜块焊接到壳体上接地,会造成铜块易腐蚀氧化,降低导电性能。而焊接后再对铜块镀锡处理,此时无法采用电镀方案,只能用电镀液冷刷镀工艺,此种工艺处理后锡层一般为2~3μm,而根据GB/T1259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柜外置焊接接地铜导体镀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将接地铜导体分成内接地铜片(2)和外接地铜块(3);/nS2,将所述内接地铜片(2)焊接到机柜的壳体(1)上,对所述壳体(1)进行喷涂,防护所述铜片(2)外侧不被喷涂;S3,打磨所述内接地铜片(2)的表面,使所述内接地铜片(2)的装配平面度符合金属镀锡的标准要求;/nS4,将所述外接地铜块(3)镀锡,组装到所述内接地铜片(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柜外置焊接接地铜导体镀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接地铜导体分成内接地铜片(2)和外接地铜块(3);
S2,将所述内接地铜片(2)焊接到机柜的壳体(1)上,对所述壳体(1)进行喷涂,防护所述铜片(2)外侧不被喷涂;S3,打磨所述内接地铜片(2)的表面,使所述内接地铜片(2)的装配平面度符合金属镀锡的标准要求;
S4,将所述外接地铜块(3)镀锡,组装到所述内接地铜片(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外置焊接接地铜导体镀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内接地铜片(2)至少有三面满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外置焊接接地铜导体镀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镀锡的方法包括:
S41,制备电镀液;
S42,清洗所述壳体(1)的表面的油脂并烘干;
S43,使用配制好的所述电镀液对所述壳体(1)进行冷动力喷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柜外置焊接接地铜导体镀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1中,所述电镀液按质量浓度计算,包括如下成分:锡盐3-5g/L,自由酸30-50g/L,缓冲剂30-50g/L,抗氧化剂8-15g/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柜外置焊接接地铜导体镀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1中,所述电镀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S411,将酸溶液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
S4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谦张洋张小广陈伟明房相成宣志文王伟邵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电源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