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增加抗幽门螺杆菌效果的植物乳杆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2272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6
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益生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增加抗幽门螺杆菌效果的植物乳杆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MiuCul‑01的保藏编号为CGMCC 2086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物乳杆菌菌剂中菌体数量大且活性高,并含有益生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在人体胃肠道中具有更好的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增加抗幽门螺杆菌效果的植物乳杆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益生菌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能增加抗幽门螺杆菌效果的植物乳杆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它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据统计,大约有1%的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会发展成胃癌,而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因此,及时而有效地用抗菌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对预防和控制胃癌有重大意义。植物乳杆菌属于乳酸菌属,菌种为直或弯的杆状,圆端直杆菌,通常为0.9~1.2μm×3.0~8.0μm,单个、有时成对或成链状,厌氧或兼性厌氧,通常缺乏鞭毛,但能运动。革兰氏阳性,不生芽孢。15℃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最适pH6.5左右,能耐pH2.0左右的胃酸和胆盐环境。表面菌落直径约3mm,凸起,呈圆形,表面光滑、细密、色白,偶尔呈浅黄或深黄色。植物乳杆菌属于同型发酵乳酸菌,能产生DL-乳酸,有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和单磷酸己糖途径的活性,能在葡萄酸盐中生长,并产C02。植物乳杆菌作为人体胃肠道的益生菌群,具有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等多种功能。现有技术几乎全部采用液态培养生产各种益生菌菌粉(包括植物乳杆菌菌粉)。液态培养完成后,经离心分离或其它的固液分离方法去除水分,得到湿菌体,然后添加干燥保护剂或载体混匀、冷冻干燥、粉碎、包装。上述生产过程会去除益生菌液态培养中所产生的细菌素、有机酸等具有抑菌作用的物质,因而,产品中仅仅利用了益生菌本身的抗幽门螺杆菌效果,而无法体现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效果。此外,干燥时菌体应激死亡率高,并且湿菌体中还需进一步添加适量的干燥保护剂或载体,产品在干燥后实际所得到的菌体数量并不高。因此,益生菌的生产工艺存在菌种含量低、培养效果差、干燥时菌体死亡率高、成品中菌种活力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乳杆菌。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上述植物乳杆菌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含有上述植物乳杆菌的菌剂。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菌剂的制备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MiuCul-01,其保藏编号为CGMCC20865。本专利技术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MiuCul-01,于2020年10月12日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2086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菌株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方面的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抗幽门螺杆菌的菌剂,所述菌剂中包含植物乳杆菌MiuCul-01。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抗幽门螺杆菌的菌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植物乳杆菌MiuCul-01菌种培养;(2)将步骤(1)所得菌种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制备液体菌种;(3)将步骤(2)所得液体菌种接种于含MRS液体培养基发酵罐中,进行液体培养;(4)将步骤(3)的发酵液离心分离,得到湿菌体,湿菌体的含水量为75~80%;(5)将湿菌体与固体培养基混合得到培养物,进行固体培养,其中,培养物的含水量为50~55%;(6)干燥步骤(5)所得的发酵产物。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抗幽门螺杆菌菌剂制备方法,步骤(1)中使用MRS固体培养基进行菌种的平板培养和斜面培养。MRS固体培养基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葡萄糖20g/L、蛋白胨10g/L、牛肉浸膏10g/L、酵母浸膏5g/L、琼脂15g/L、K2HP042g/L、柠檬酸氢二铵2g/L、乙酸钠5g/L、Tween-801g/L、MgS04·7H200.5g/L、MnS04·4H200.05g/L,用1mol/LNaOH调节pH为7.0,121℃灭菌20min后倒平板或斜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抗幽门螺杆菌的菌剂制备方法,步骤(2)、(3)中,MRS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葡萄糖20g/L、蛋白胨10g/L、牛肉浸膏10g/L、酵母浸膏5g/L、番茄酱10g/L、K2HP042g/L、柠檬酸氢二铵2g/L、乙酸钠5g/L、Tween-801g/L、MgS04·7H200.5g/L、MnS04·4H200.05g/L,用1mol/LNaOH调节pH为7.0,121℃灭菌20min。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抗幽门螺杆菌的菌剂制备方法,步骤(5)中,固体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以湿菌体100g为基准计算):葡萄糖20份、蛋白胨粉10份、酵母浸出物粉10份、番茄粉10份、K2HP042份、食品级碳酸钙2份。各原料单独高温灭菌,无菌冷却后混合均匀。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抗幽门螺杆菌的菌剂制备方法,步骤(5)中,固体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以湿菌体100g为基准计算):在上述所含固体培养基的基础上再增加乳清粉10份。各原料单独高温灭菌,无菌冷却后混合均匀。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抗幽门螺杆菌的菌剂制备方法,步骤(3)中,液体菌种在发酵罐中于34℃条件下,厌氧液态培养24h。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分离得到植物乳杆菌MiuCul-01,该菌株具有如下的特性:(1)在pH3.0环境下生长良好,在pH2.0培养时时仍然能继续生长;在pH2.0的人工胃液中处理3h仍然具有良好的存活率;(2)在30-40℃的温度环境下生长良好,最佳生长温度为34℃;(3)具有抗幽门螺杆菌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包括液态培养、固液分离、固态培养等步骤,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液态培养速度快,固液分离后的湿菌种菌体数量高,以及固态培养可使植物乳杆菌的菌种活力有较大的恢复和增长,并且在固态培养过程中还能产生细菌素、有机酸等抗菌物质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所得菌剂具有以下特点:(1)活菌数有所增加;(2)益生菌代谢产生了有机酸;(3)益生菌代谢产生了细菌素。固态培养添加的固态培养基还具有干燥保护剂的作用,且固态培养产生的菌体在干燥时应激小,菌体干燥时死亡率低,最终获得的产品菌种活力高、并含有适量的细菌素、有机酸,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抗幽门螺杆菌能力。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MiuCul-01,其特征在于,其保藏编号为CGMCC 20865。/n

【技术特征摘要】
1.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MiuCul-01,其特征在于,其保藏编号为CGMCC20865。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MiuCul-01的应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MiuCul-01在制备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方面的应用。


4.一种抗幽门螺杆菌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MiuCul-01。


5.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幽门螺杆菌的菌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植物乳杆菌MiuCul-01菌种培养;
(2)将步骤(1)所得菌种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制备液体菌种;
(3)将步骤(2)所得液体菌种接种于含MRS液体培养基发酵罐中,进行液体培养;
(4)将步骤(3)的发酵液离心分离,得到湿菌体,湿菌体的含水量为75~80%;
(5)将湿菌体与固体培养基混合得到培养物,进行固体培养,其中,培养物的含水量为50~55%;
(6)干燥步骤(5)所得的发酵产物。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幽门螺杆菌的菌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使用MRS固体培养基进行菌种培养,MRS固体培养基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葡萄糖20g/L、蛋白胨10g/L、牛肉浸膏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伟童颖佳童群义陈金林吉峰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维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