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效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的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226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效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的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培养方法,它先取海水、活性污泥以及河道底泥作为采集样品,然后依次通过初始培养、富集培养、分离培养、活化培养、扩大培养等培养步骤得到含有球形红假单胞菌与粪红假单胞菌为主的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菌液。与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在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处理方面相比,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培养得到的混合光合细菌菌种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时,存在“废水处理时产生的污泥少、废水处理效果好、降解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培养出的光合细菌具有高适应性与高耐受性的特性,对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的生产废水均能实现高效处理,且废水处理过程运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效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的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及其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效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的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是一类典型的有毒有害废水,其具有可生化性差,毒性高,浓度高,盐度高,难降解等特点。此外,该类废水中的一些污染物还具有“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因其高盐的特性以及存在大量难生物降解有机物是导致其难以直接有效处理、难以达标排放的根本原因。氯酚类化合物(CPs)是芳香族化合物中用途最广、毒性较大、污染较严重的一类化合物。氯酚类化合物大量存在于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中,这类化合物具有环境稳定性、生物累积性和生物毒性,且难以用常规的生物方法处理。传统的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臭氧催化氧化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物理膜处理法等方法。采用传统的方法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时,表现出了反应时间快,高盐物质与难降解有机物可处理的特点,但是同时存在运营维护难,存在二次污染等缺点。此外,对于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物理法和化学法的处理成本很高。相比较而言,生物法表现出经济、高效、节能、安全,二次污染更少的优点。光合细菌是一类能够随着光照和氧气条件的变化来改变其新陈代谢方式的微生物,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光合细菌具有光合成、固氮、固碳、分解胺类及多种有毒物质的能力,而且光合细菌法与传统的生物法在废水处理方面相比,产生的污泥少,且光合细菌对于高盐度废水具有极强的耐受能力,使之在废水处理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同时,无论在黑暗好氧条件下还是光照厌氧条件下,光合细菌均可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并将其分解转化为小分子的供氢体及碳源,将其转化为较易降解的物质,从而改善水质。光合细菌在厌氧光照条件下,能利用低级脂肪酸、醇类、糖类、芳香族化合物等低分子有机物作为光合作用的电子受体,进行光能异养生长。在黑暗条件下能利用有机物作为呼吸基质进行好氧或异养生长。光合细菌适应性强,能耐受高浓度、高盐度的有机废水,对酚、氰等有毒物质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及较强的分解转化能力。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危害性大、稳定性强、毒性大、难生物降解,是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对象。针对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的特性和处理现状,通过利用光合细菌来高效、经济地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光合细菌能处理高盐废水,主要是因为光合细菌能够在高盐度的环境下生存,而且光合细菌可利用的有机物质范围较广。高盐的条件会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应用传统的生物法处理高盐废水效果不佳。自20世纪60年代起,光合细菌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不断开展,使其成为高盐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光合细菌在处理高盐有机废水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可广泛开发、应用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产生的高盐度废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效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的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培养方法。与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在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处理方面相比,利用本专利技术培养得到的混合光合细菌菌种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时,存在以下技术优点:1、利用本专利技术培养出的光合细菌在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时产生的污泥少、处理效果好、降解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且能耐受更高盐度更高浓度的废水。2、本专利技术培养出的光合细菌具有高适应性与高耐受性,对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的生产废水均能实现高效处理,且运行稳定。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效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的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初始培养:取海水、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好氧处理系统中的活性污泥以及河道底泥按照1:0.5~1.5:0.5~1.5的体积比混合配制得到待培养样品,然后按照体积分数1%~2%的接种量转移到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培养基A中,在温度30~35℃、在光照强度2000-3500Lx下进行培养,当观察培养基A有红色出现,且培养液的颜色由浅红变为深红或深紫色,同时培养液的形态转变为粘稠状液体时,即初始培养结束;S2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富集培养:取步骤S1初始培养结束后的粘稠状液体按照体积分数0.5%~1%的接种量转移到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培养基A中,按照与步骤S1相同的步骤进行培养,培养结束后,即完成一次富集培养;重复操作1~3次,共富集培养2~4次;S3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分离培养:取步骤S2最后一次培养结束后的富集液用蒸馏水稀释80-120倍,稀释液涂布到平板上,待平板上稀释液晾干后,再向平板上加入分离培养基B,然后在厌氧环境下于光照强度2000-3500Lx下进行静置培养,直到有红色菌落长出;挑取红色菌落多次划线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出单菌落;S4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活化培养:挑选所述单菌落接种于液体培养基C中进行活化培养,当液体培养基C的颜色由浅红变为深红或深紫色,且液体培养基C的形态转变为粘稠状液体时,即培养结束;S5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扩大培养:以步骤S4培养结束后的粘稠状液体为生产菌液,将其接种至含有放大培养基D的生物反应器中逐级放大培养,逐级放大培养采用敞开式的培养方法,在培养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直至培养得到含有所需要数量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菌液。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效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的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培养基A的COD值在5000-6000mg/L,含盐浓度在1-5%。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效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的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分离培养基B包括:醋酸钠3g/L,磷酸二氢钾1g/L,磷酸氢二钾1g/L,无水氯化钙0.01g/L,无水硫酸镁0.2g/L,氯化钠30g/L,pH7.0-7.5,121℃,灭菌时间20min。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效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的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液体培养基C包括:醋酸钠3g/L,磷酸二氢钾1g/L,磷酸氢二钾1g/L,无水氯化钙0.01g/L,无水硫酸镁0.2g/L,氯化钠30g/L,pH7.0-7.5,121℃,灭菌时间20min。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效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的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放大培养基D包括:醋酸钠10g/L,磷酸二氢钾1g/L,磷酸氢二钾1g/L,无水氯化钙0.01g/L,无水硫酸镁0.2g/L,氯化钠10g/L,pH6.0-7.5,121℃,灭菌时间20min。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效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的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活性污泥以及河道底泥的含水率均在93-98%之间;所述活性污泥取自于COD值5000-6000mg/L、含盐浓度1-5%的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的好氧处理系统中。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效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的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培养后所得菌液中主要包括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效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的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初始培养:取海水、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好氧处理系统中的活性污泥以及河道底泥按照1 : 0.5~1.5 : 0.5~1.5的体积比混合配制得到待培养样品,然后按照体积分数1%~2%的接种量转移到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培养基A中,在温度30~35℃、在光照强度2000-3500 Lx下进行培养,当观察培养基A有红色出现,且培养液的颜色由浅红变为深红或深紫色,同时培养液的形态转变为粘稠状液体时,即初始培养结束;/nS2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富集培养:取步骤S1初始培养结束后的粘稠状液体按照体积分数0.5%~1%的接种量转移到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培养基A中,按照与步骤S1相同的步骤进行培养,培养结束后,即完成一次富集培养;重复操作1~3次,共富集培养2~4次;/nS3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分离培养:取步骤S2最后一次培养结束后的富集液用蒸馏水稀释80-120倍,稀释液涂布到平板上,待平板上稀释液晾干后,再向平板上加入分离培养基B,然后在厌氧环境下于光照强度2000-3500 Lx下进行静置培养,直到有红色菌落长出;挑取红色菌落多次划线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出单菌落;/nS4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活化培养:挑选所述单菌落接种于液体培养基C中进行活化培养,当液体培养基C的颜色由浅红变为深红或深紫色,且液体培养基C的形态转变为粘稠状液体时,即培养结束;/nS5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扩大培养:以步骤S4培养结束后的粘稠状液体为生产菌液,将其接种至含有放大培养基D的生物反应器中逐级放大培养,逐级放大培养采用敞开式的培养方法,在培养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直至培养得到含有所需要数量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菌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效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的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初始培养:取海水、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好氧处理系统中的活性污泥以及河道底泥按照1:0.5~1.5:0.5~1.5的体积比混合配制得到待培养样品,然后按照体积分数1%~2%的接种量转移到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培养基A中,在温度30~35℃、在光照强度2000-3500Lx下进行培养,当观察培养基A有红色出现,且培养液的颜色由浅红变为深红或深紫色,同时培养液的形态转变为粘稠状液体时,即初始培养结束;
S2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富集培养:取步骤S1初始培养结束后的粘稠状液体按照体积分数0.5%~1%的接种量转移到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培养基A中,按照与步骤S1相同的步骤进行培养,培养结束后,即完成一次富集培养;重复操作1~3次,共富集培养2~4次;
S3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分离培养:取步骤S2最后一次培养结束后的富集液用蒸馏水稀释80-120倍,稀释液涂布到平板上,待平板上稀释液晾干后,再向平板上加入分离培养基B,然后在厌氧环境下于光照强度2000-3500Lx下进行静置培养,直到有红色菌落长出;挑取红色菌落多次划线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出单菌落;
S4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活化培养:挑选所述单菌落接种于液体培养基C中进行活化培养,当液体培养基C的颜色由浅红变为深红或深紫色,且液体培养基C的形态转变为粘稠状液体时,即培养结束;
S5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扩大培养:以步骤S4培养结束后的粘稠状液体为生产菌液,将其接种至含有放大培养基D的生物反应器中逐级放大培养,逐级放大培养采用敞开式的培养方法,在培养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直至培养得到含有所需要数量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菌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效处理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的混合光合细菌菌种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高盐有机麦草畏废水培养基A的COD值在5000-6000mg/L,含盐浓度在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彦赵天俊胡沔郑昕王亮郦林军叶智恒李连朋叶婧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