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分离三七圆斑病菌单个分生孢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2532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分离三七圆斑病菌单个分生孢子的方法,(1)将田间采集回来的三七圆斑病叶片在常温下风干;(2)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病斑部位,寻找分生孢子密集处,用移液枪吸取10μL无菌水打到该部位并反复抽吸4‑5次,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将进入到无菌水当中成为孢子悬浮液,然后把孢子悬浮液吸取到水琼脂培养基上并轻轻涂匀。(3)立即在显微镜下寻找水琼脂培养基表面的分生孢子,然后用灭菌挑针蘸取无菌水后移至孢子处吸附单个孢子;(4)将吸附有单个孢子的挑针在PDA培养基上进行多次划线,用封口膜封口后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直接利用挑针上无菌水的粘附作用获得单个分生孢子,分离效果更加精准,且不容易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分离三七圆斑病菌单个分生孢子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孢子分离
,具体是指一种快速分离三七圆斑病菌单个分生孢子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三七圆斑病病原菌为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acerina(Hartig)Deighton),该菌属于半知菌门菌刺孢属真菌,该病于1993年云南省文山州首次被发现,是危害三七地上部分非常严重的一种病害。槭菌刺孢喜低温高湿,且传播迅速,在三七生长地区,每年雨季来临,如果防治不及时,发病率可达80%以上,在极端条件下,三七圆斑病可造成三七绝产,对七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槭菌刺孢于1880年首次在德国报道侵染槭树叶片,该菌主要分布于欧洲和北美洲,寄主范围广泛,寄生于槭树科、十字花科、茄科等16科植物上,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引起胡萝卜、莴苣、报春花等多种蔬菜和观赏植物病害(傅俊范等,1995)。目前,槭菌刺孢在我国被报道可引起两种植物病害,一种是细辛叶枯病,另外一种是三七圆斑病,均可对寄主造成毁灭性伤害。(傅俊范等,1995;陈克等,1997).槭菌刺孢以厚垣孢子在土壤或植物病残体中越冬,是翌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分离三七圆斑病菌单个分生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在田间采集具有典型三七圆斑病病斑的三七叶片,病斑处要有肉眼可以看到的明显白色霉层,然后放到纸质采样信封中,注意每个叶片要单独放置到一个信封中,不能叠加,运回实验室把病叶放入信封纸袋中,要在通风干燥处自然风干;/n(2)将风干的病斑叶片病斑部位用剪刀剪下,放在载玻片上用10*10倍显微镜观察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堆所在区域,锁定该区域后,用10μL量程移液枪吸取无菌水打在该区域并反复抽吸4-5次,分生孢子将进入到无菌水中,最后吸取该孢子液到水琼脂培养基上,并用灭过菌的涂布器轻轻涂匀;/n(3)将涂有分生孢子的水琼脂培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分离三七圆斑病菌单个分生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田间采集具有典型三七圆斑病病斑的三七叶片,病斑处要有肉眼可以看到的明显白色霉层,然后放到纸质采样信封中,注意每个叶片要单独放置到一个信封中,不能叠加,运回实验室把病叶放入信封纸袋中,要在通风干燥处自然风干;
(2)将风干的病斑叶片病斑部位用剪刀剪下,放在载玻片上用10*10倍显微镜观察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堆所在区域,锁定该区域后,用10μL量程移液枪吸取无菌水打在该区域并反复抽吸4-5次,分生孢子将进入到无菌水中,最后吸取该孢子液到水琼脂培养基上,并用灭过菌的涂布器轻轻涂匀;
(3)将涂有分生孢子的水琼脂培养皿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当观察到单个分生孢子的时候,用预先烧红的挑针在无菌水中蘸取数秒后移到显微镜视野处,然后慢慢的移动到分生孢子附近,用挑针的一侧轻轻的触碰孢子使孢子粘附在挑针上,之后迅速用挑针针尖在PDA培养皿上轻轻的划几条线;
(4)将划完线的PDA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待单个分生孢子长成菌落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分离三七圆斑病菌单个分生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水琼脂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称取琼脂粉20g于1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在121℃高压灭菌20分钟,倒平板备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霞红杨宽郭力维黄红苹魏朝霞王慧玲叶坤浩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