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折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10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折叠设备,包括底架、顶架、台板和折叠组件,台板横向固定在底架的上侧,顶架固定在台板的上侧,折叠组件设于台板的上侧并设于顶架内,折叠组件包括底条、第一侧板、顶板、托板、折弯组件、翻折组件、推压组件、按压组件和输出组件,底条包括两个,两个底条前后对称设置并均横向固定在台板的上侧,顶板横向设于两个底条的上方,顶板与两个底条之间均固定有一个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一侧板,托板横向固定在两个第一侧板之间,折弯组件设于顶板上,推压组件和翻折组件均设于两个第一侧板之间,推压组件设于翻折组件的左侧,按压组件设于托板上,输出组件设于后侧的一个第一侧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蜂窝板的自动折叠,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提升了折叠精度以消除尺寸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折叠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折叠设备。
技术介绍
蜂窝板是由两块较薄的面板牢固地粘结在一层较厚的蜂窝状芯材两面而制成的板材,蜂窝板在制造过程中还会根据需要进行折叠,现有蜂窝板的折叠大都借助人工手动完成,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折叠精度较低,导致折叠后的蜂窝板尺寸偏差较大,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提升了折叠精度以消除尺寸偏差的自动折叠设备。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顶架、台板和折叠组件,所述台板横向固定在底架的上侧,所述顶架固定在台板的上侧,所述折叠组件设于台板的上侧并设于顶架内,所述折叠组件包括底条、第一侧板、顶板、托板、折弯组件、翻折组件、推压组件、按压组件和输出组件,所述底条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底条前后对称设置并均横向固定在台板的上侧,所述顶板横向设于两个底条的上方,所述顶板与两个底条之间均固定有一个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一侧板,所述托板横向固定在两个第一侧板之间,所述折弯组件设于顶板上,所述推压组件和翻折组件均设于两个第一侧板之间,所述推压组件设于翻折组件的左侧,所述按压组件设于托板上,所述输出组件设于后侧的一个第一侧板上,所述翻折组件包括第一载板、第二侧板、第一挡板、翻板、销轴、限位轴和旋转气缸;所述第一载板横向设于两个第一侧板之间,所述第一载板的上平面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挡板固定在两个第二侧板的左端之间,所述第一挡板的下侧固定在第一载板上,所述旋转气缸固定在后侧的一个第一侧板的后侧外部,所述翻板设于两个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翻板的中部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销轴,对应地,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中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活动槽,两个所述销轴分别插入在两个活动槽中,所述旋转气缸的转动端横向向前穿过后侧的一个第二侧板并与后侧的一个销轴相固定,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中还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设于两个活动槽的左侧,对应地,所述翻板的左端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限位轴,两个所述限位轴分别插入在两个限位槽中,所述第一载板的右侧向外形成有多个横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一槽齿,对应地,所述翻板的右侧向外形成有相同数量的横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二槽齿,多个所述第二槽齿分别设于多个第一槽齿的上方,所述托板的左侧向外形成有多个横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三槽齿,多个所述第三槽齿分别相互间隔的插入到多个第一槽齿之间。优选地,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垫条、耳座、压板、撑板和第一气缸;所述耳座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耳座前后对称设置并均固定在托板的上平面右侧,所述垫条固定在托板的上平面上并设于两个耳座的左侧,所述压板设于垫条的上方,所述压板的右端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耳座之间,所述撑板竖直固定在托板的上平面上并设于两个耳座的右侧;所述第一气缸的固定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撑板上端,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可转动的连接在压板的中部上方,所述压板的左侧向外形成有多个横向等间距分布的第四槽齿,多个所述第四槽齿分别与多个第二槽齿相互配合并间隔分布。优选地,所述推压组件包括第三侧板、第二挡板、第一滑板、第二气缸、第一导柱、第一推块、第四侧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三侧板横向固定在前侧的一个第一侧板的外壁上,所述第四侧板横向固定在后侧的一个第一侧板的左端,所述第三挡板固定在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之间,所述第二挡板固定在第三侧板的左端后侧,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三挡板的左侧,所述第一滑板可活动的套设在第二气缸外;所述第一推块设于第三挡板和第一挡板之间,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向右穿过第三挡板并固定在第一推块上,所述第一导柱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柱对称设于第二气缸的前后两侧并均横向穿插设置在第三挡板中,两个所述第一导柱的右端均固定在第一推块上,两个所述第一导柱的左端均固定在第一滑板上。优选地,所述输出组件包括衬板、第五侧板、第四挡板、第三气缸、第二导柱、第二滑板和第二推块;所述衬板固定在后侧的一个第一侧板的外壁上,所述第五侧板横向固定在衬板的右端,所述第四挡板固定在第五侧板的后端左侧;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在衬板的后侧,所述第二滑板可活动的套设在第三气缸外,所述第二推块设于后侧的一个第一侧板的前侧,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向前穿过衬板和后侧的一个第一侧板并固定在第二推块上,所述第二导柱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导柱对称设于第三气缸的左右两侧并均横向穿插设置在衬板和后侧的一个第一侧板中,两个所述第二导柱的前端均固定在第二推块上,两个所述第二导柱的后端均固定在第二滑板上。优选地,所述折弯组件包括侧块、限位块、侧撑板、架板、第四气缸、折弯板、第三导柱、牵引板、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均固定在两个第一侧板之间,所述第一导向块设于第二导向块的右侧,所述顶板中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设于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之间,所述侧块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侧块前后对称设置并均固定在顶板的上平面上,所述限位块可拆卸的固定在顶板的上侧并可调节固定位置且设于两个侧块之间,所述架板横向设于两个侧块的上方,所述架板与顶板之间固定有两个前后对称分布的侧撑板,两个所述侧撑板分别设于两个侧块的外侧,所述第四气缸固定在架板的上侧,所述牵引板横向设有架板的下方和两个侧撑板之间,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下穿过架板并固定在牵引板上,所述折弯板竖直固定在牵引板的下侧并与插槽相互配合,所述第三导柱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导柱对称设于第四气缸的前后两侧并均竖直穿插设置在牵引板中,两个所述第三导柱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侧块的上侧,两个所述第三导柱的上端均固定在架板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块的下端左侧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横向等间距分布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数量和位置均与第四槽齿的数量和位置相互配合,多个所述第四槽齿分别插入到多个定位槽中。优选地,前侧的一个所述第一侧板中还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前侧还固定有保护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实现了蜂窝板的自动折叠,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提升了折叠精度以消除尺寸偏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左前侧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折叠组件的左前侧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折叠组件的右后侧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推压组件和按压组件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翻折组件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载板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顶架、台板和折叠组件,所述台板横向固定在底架的上侧,所述顶架固定在台板的上侧,所述折叠组件设于台板的上侧并设于顶架内,所述折叠组件包括底条、第一侧板、顶板、托板、折弯组件、翻折组件、推压组件、按压组件和输出组件,所述底条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底条前后对称设置并均横向固定在台板的上侧,所述顶板横向设于两个底条的上方,所述顶板与两个底条之间均固定有一个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一侧板,所述托板横向固定在两个第一侧板之间,所述折弯组件设于顶板上,所述推压组件和翻折组件均设于两个第一侧板之间,所述推压组件设于翻折组件的左侧,所述按压组件设于托板上,所述输出组件设于后侧的一个第一侧板上,所述翻折组件包括第一载板、第二侧板、第一挡板、翻板、销轴、限位轴和旋转气缸;所述第一载板横向设于两个第一侧板之间,所述第一载板的上平面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挡板固定在两个第二侧板的左端之间,所述第一挡板的下侧固定在第一载板上,所述旋转气缸固定在后侧的一个第一侧板的后侧外部,所述翻板设于两个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翻板的中部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销轴,对应地,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中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活动槽,两个所述销轴分别插入在两个活动槽中,所述旋转气缸的转动端横向向前穿过后侧的一个第二侧板并与后侧的一个销轴相固定,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中还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设于两个活动槽的左侧,对应地,所述翻板的左端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限位轴,两个所述限位轴分别插入在两个限位槽中,所述第一载板的右侧向外形成有多个横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一槽齿,对应地,所述翻板的右侧向外形成有相同数量的横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二槽齿,多个所述第二槽齿分别设于多个第一槽齿的上方,所述托板的左侧向外形成有多个横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三槽齿,多个所述第三槽齿分别相互间隔的插入到多个第一槽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顶架、台板和折叠组件,所述台板横向固定在底架的上侧,所述顶架固定在台板的上侧,所述折叠组件设于台板的上侧并设于顶架内,所述折叠组件包括底条、第一侧板、顶板、托板、折弯组件、翻折组件、推压组件、按压组件和输出组件,所述底条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底条前后对称设置并均横向固定在台板的上侧,所述顶板横向设于两个底条的上方,所述顶板与两个底条之间均固定有一个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一侧板,所述托板横向固定在两个第一侧板之间,所述折弯组件设于顶板上,所述推压组件和翻折组件均设于两个第一侧板之间,所述推压组件设于翻折组件的左侧,所述按压组件设于托板上,所述输出组件设于后侧的一个第一侧板上,所述翻折组件包括第一载板、第二侧板、第一挡板、翻板、销轴、限位轴和旋转气缸;所述第一载板横向设于两个第一侧板之间,所述第一载板的上平面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挡板固定在两个第二侧板的左端之间,所述第一挡板的下侧固定在第一载板上,所述旋转气缸固定在后侧的一个第一侧板的后侧外部,所述翻板设于两个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翻板的中部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销轴,对应地,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中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活动槽,两个所述销轴分别插入在两个活动槽中,所述旋转气缸的转动端横向向前穿过后侧的一个第二侧板并与后侧的一个销轴相固定,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中还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设于两个活动槽的左侧,对应地,所述翻板的左端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限位轴,两个所述限位轴分别插入在两个限位槽中,所述第一载板的右侧向外形成有多个横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一槽齿,对应地,所述翻板的右侧向外形成有相同数量的横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二槽齿,多个所述第二槽齿分别设于多个第一槽齿的上方,所述托板的左侧向外形成有多个横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三槽齿,多个所述第三槽齿分别相互间隔的插入到多个第一槽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垫条、耳座、压板、撑板和第一气缸;所述耳座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耳座前后对称设置并均固定在托板的上平面右侧,所述垫条固定在托板的上平面上并设于两个耳座的左侧,所述压板设于垫条的上方,所述压板的右端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耳座之间,所述撑板竖直固定在托板的上平面上并设于两个耳座的右侧;所述第一气缸的固定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撑板上端,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可转动的连接在压板的中部上方,所述压板的左侧向外形成有多个横向等间距分布的第四槽齿,多个所述第四槽齿分别与多个第二槽齿相互配合并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组件包括第三侧板、第二挡板、第一滑板、第二气缸、第一导柱、第一推块、第四侧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三侧板横向固定在前侧的一个第一侧板的外壁上,所述第四侧板横向固定在后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群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普汽车内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