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磺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8203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亚磺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其结构式如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亚磺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合成
,具体是指一种亚磺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亚磺酰胺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含有N-S键的有机分子,在有机合成、医药及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上合成亚磺酰胺化合物是通过亚磺酰氯与胺类化合物的亲核加成。但是,亚磺酰卤化合物活性较高,合成效果并不理想。经过多年的探究,化学家们遴选出亚磺酸酯或者二硫化物等作为亚磺酰卤的替代品,经两步或者多步反应制备亚磺酰胺化合物。但繁琐的反应步骤、苛刻的反应条件及过氧化现象等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有关亚磺酰胺的合成方法仅在少数文献中有所报道,如在Angew.Chem.Int.Ed.2016,55,10811中,施敏团队使用芳基硼酸及其衍生物与二乙胺基三氟化硫(DAST)合成了亚磺酰胺化合物,然而DAST容易发生水解生成HF酸,加热超过40~50℃时会发生爆炸,因此反应需要在氮气保护和低温下进行。在Eur.J.Org.Chem.2016,2157中,Taniguchi团队使用未经预官能团化的巯基化合物和胺类化合物在CuI-bpy催化下,直接活化S-H键及N-H键,合成亚磺酰胺类化合物。但催化剂价格昂贵,用量较多(10mol%),反应温度高,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种亚磺酰胺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式中:R1为Me、H、t-Bu、OCH3、Et或COOCH3;R2为Me、H、F、Cl、Br或t-Bu;R3为Me、H、OCH3、Et或COOCH3;R4为H或Me。优选地,一种亚磺酰胺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安全、绿色、技术上可行和操作上简便的亚磺酰胺化合物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亚磺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硫酚或者二硫醚为硫源,在催化剂和碱的作用下,进行可见光催化反应,得到亚磺酰胺化合物。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硝基苯为对甲硝基苯,所述硫酚为对甲苯硫酚,所述二硫醚为4,4'-二甲基二苯二硫醚;所述碱选择DIPEA、DABCO、DBU、CH3COOCs、KOH的任意一种;所述催化剂为有机光催化剂4CzIPN或吖啶盐,4CzIPN为2,4,5,6-四(9-咔唑基)-间苯二腈,吖啶盐为9-均三甲苯基-10-苯基吖啶-10-四氟硼酸盐;或者所述催化剂为Ir催化剂,特别优选自Ir(Ⅰ)、Ir(Ⅱ)、Ir(Ⅲ)的任意一种;所述Ir(Ⅰ)为三(2-苯基吡啶)合铱(III),Ir(Ⅱ)为二[2-(2,4-二氟苯基)-5-甲基吡啶][2,2'-联(四叔丁基吡啶)]铱二(六氟磷酸)盐,Ir(Ⅲ)为二[2-(2,4-二氟苯基)-5-三氟甲基吡啶][2-2”-联吡啶]铱二(六氟磷酸)盐。上述催化剂中,4CzIPN与Ir催化剂均在蓝光下反应,吖啶盐在绿光下反应;特别优选的,当催化剂为Ir(ⅠII),碱为DIPEA时产率最高,达到79.1%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种亚磺酰胺化合物在抑制细菌活性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亚磺酰胺化合物,经实验证实,对于大肠杆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抑菌剂或抑菌药物。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亚磺酰胺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制细菌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亚磺酰胺化合物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以氮源为硝基苯,具有反应活性高且价格低廉易得等特点。反应体系比较绿色环保和效益高的同时,生产成本较低。(2)、反应的条件温和:用可见光催化反应,无需加热,易于控制反应。(3)、反应时间短,反应的操作过程及后处理简单。(4)、反应收率高:优选反应条件后最高产率可达79.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制备的(2,6-二甲基苯亚磺酰基)-4-甲基苯胺1HNMR谱图;图2制备的(2,6-二甲基苯亚磺酰基)-4-甲基苯胺13CNMR谱图;图3制备的(4-甲基苯亚磺酰基)-4-甲基苯胺1HNMR谱图;图4制备的(4-甲基苯亚磺酰基)-4-甲基苯胺13CNMR谱图;图5制备的(3-甲基苯亚磺酰基)-4-甲基苯胺1HNMR谱图;图6制备的(3-甲基苯亚磺酰基)-4-甲基苯胺13CNMR谱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称取0.0069g(0.05mmol)对甲硝基苯,2mLDMSO,0.0207g(0.15mmol)2,6-二甲基苯硫酚,0.0065g(0.05mmol)DIPEA于反应瓶中,加入0.0015g(0.0015mmol)Ir(III)催化剂,6w蓝灯下反应6h,柱层析得到0.0102g产物(2,6-二甲基苯亚磺酰基)-4-甲基苯胺,产率为79.1%。产物结构确认:如图1、图2所示。核磁数据:1HNMR(400MHz,DMSO)δ9.04(s,1H),7.34(t,J=7.6Hz,1H),7.17(d,J=7.5Hz,2H),7.12(d,J=8.3Hz,2H),7.06(d,J=8.4Hz,2H),2.58(s,6H),2.27(s,3H).13CNMR(101MHz,DMSO)δ140.86(s),140.42(s),137.28(s),131.02(d,J=13.8Hz),130.27(d,J=16.0Hz),117.39(s),20.72(s),19.56(s)。反应方程式如下:替换例1-8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调整催化剂和碱种类以测试其对反应的影响,如表1所示。表1序号催化剂碱产率/%替换例1-14CzIPNDIPEA68.5替换例1-2吖啶盐DIPEA28.4替换例1-3Ir(I)DIPEA31.7替换例1-4Ir(II)DIPEA33.2替换例1-5Ir(III)DABCO63.4替换例1-6Ir(III)DBU15.5替换例1-7Ir(III)CH3COOCs71.1替换例1-8Ir(III)KOH24.6。如表1所示,不同催化剂种类和碱的选择,对产物的产率有显著影响,综合选择:当催化剂为Ir(III),碱为DIPEA时,反应效果最佳。实施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亚磺酰胺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亚磺酰胺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式中:R1为Me、H、t-Bu、OCH3、Et或COOCH3;
R2为Me、H、F、Cl、Br或t-Bu;
R3为Me、H、OCH3、Et或COOCH3;
R4为H或M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对比一种亚磺酰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亚磺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硫酚或者二硫醚为硫源,在催化剂和碱的作用下,进行可见光催化反应,得到亚磺酰胺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亚磺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基苯为对甲硝基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亚磺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酚为对甲苯硫酚,所述二硫醚为4,4'-二甲基二苯二硫醚。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传威沈永淼王丹燕尹钰芸刘小睿罗克珊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