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用生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190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用生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属于水体治理技术领域,可以实现本生物制剂由虾肽、侧孢芽孢杆菌、溶藻菌、溶菌酶以及少量微量元素,通过特殊生产工艺复合而成,具有以藻克藻、以酶溶藻、以肽维藻的功能,能起到改藻相、吸氮磷、增溶氧的作用,从而实现水清境优、鱼翔浅底、渔农增收、乡村振兴的效果,且不易破坏生态以及造成二次污染,并设有专用于物料混合的防沉底混料装置,可有效防止物料沉底,使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彻底,从而提高生产质量,且本生物制剂主要原料之一的虾肽,由虾头、虾壳这些虾副产物制作而成,材料易得、变废为宝,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环保节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用生物制剂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治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用生物制剂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有害藻类水华在湖泊和水库中频发,尤其在夏季,带来了生态危害,影响了饮水安全。藻类水华的暴发与水体富营养化是密不可分的,藻类大量繁殖使得饮用水发臭,改变了湖泊群落结构,降低生物多样性。如何有效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类,防止水华暴发成为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化学除藻,是最常用的除藻方法之一,现有技术中的化学除藻,主要是通过投加如硫酸铜、两稀酸、高猛酸钾等杀藻剂,该方法虽然可以暂时缓和藻类的生长,但成本较高,且对其他水生生物也有毒害作用,容易破坏生态平衡并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用生物制剂的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用生物制剂的制备工艺,本生物制剂由虾肽、侧孢芽孢杆菌、溶藻菌、溶菌酶以及少量微量元素,通过特殊生产工艺复合而成,具有以藻克藻、以酶溶藻、以肽维藻的功能,能起到改藻相、吸氮磷、增溶氧的作用,从而实现水清境优、鱼翔浅底、渔农增收、乡村振兴的效果,且不易破坏生态以及造成二次污染,并设有专用于物料混合的防沉底混料装置,可有效防止物料沉底,使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彻底,从而提高生产质量,且本生物制剂主要原料之一的虾肽,由虾头、虾壳这些虾副产物制作而成,材料易得、变废为宝,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环保节能的优点。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用生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虾肽提取:从虾副产物中提取虾肽;S2、菌种筛选:先采用平皿快速检测法对菌种进行初筛,再通过摇瓶培养法对菌种进行复筛,从而筛得优质母种;S3、菌种扩繁:将S2中的优质母种进行扩大繁殖,得到大量优质生产种;S4、溶菌酶包衣:对溶菌酶进行包衣处理,制得包衣溶菌酶粉;S5、物料复合:将S1中的虾肽、S3中的优质生产种、S4中的包衣溶菌酶、微量元素以及水投入防沉底混料装置进行均匀混合,制得复合物料溶液;S6、干燥制粉:对复合物料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可制得粉状的生物制剂。进一步的,所述S5中虾肽、优质生产种、包衣溶菌酶、微量元素、水的质量比为15:25:8:2:50,所述微量元素为含铁、硼、锰、钼、锌和铜的无机盐。进一步的,所述防沉底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箱,所述混料箱的顶端连通有进料管,所述混料箱的底端连通有出料管,所述混料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混料箱内设置有防沉底顶料组件,所述防沉底顶料组件包括一对弹性气囊,一对弹性气囊分别固定安装于混料箱两侧的外壁上,所述防沉底顶料组件还包括两个开设于混料箱底部外壁中的顶料气室,所述顶料气室的顶端外壁上开设有多个顶料孔,所述顶料孔的内壁上固定密封连接有弹性密封膜,所述弹性密封膜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顶料杆,所述弹性气囊、顶料气室中均填充有空气,一对所述弹性气囊通过两个导气槽分别与两个顶料气室相连通,所述弹性气囊设置于搅拌轴的左右两侧,所述顶料杆设置于搅拌轴的前后两侧,通过防沉底混料装置的设置,使得将物料经进料管投入混料箱中后,启动搅拌电机,可通过搅拌轴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从而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且在搅拌杆转动的过程中,当搅拌杆触碰到弹性气囊时,会对弹性气囊造成挤压,从而对空气造成挤压,进而使顶料杆向上顶动物料,而当搅拌杆与弹性气囊脱离时,在弹性气囊、弹性密封膜弹力的作用下,顶料杆又可向下复位,如此反复,使得顶料杆可间歇性的向上顶动物料,从而有效防止物料沉底,使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彻底,进而可提高生物制剂的生产质量。进一步的,所述S1中的虾副产物包括虾头、虾壳,提取虾肽的具体方法为:S11、对虾头、虾壳进行粉碎处理,制得副产物粉;S12、将副产物粉投入匀浆机,加水进行匀浆,制得副产物浆液;S13、将副产物浆液中加入蛋白酶,使副产物浆液酶解,制得副产物酶解液;S14、对副产物酶解液进行高温灭酶处理,制得副产物灭酶液;S15、对副产物灭酶液进行离心处理,并取上清液进行过滤、干燥,即可制得虾肽。进一步的,所述S12中水与副产物粉的质量比为1:4-5,所述S13中副产物浆液与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0.01-0.02。进一步的,所述S14中灭酶处理的温度为110-120℃,时长为10-15min。进一步的,所述S2中的菌种包括侧孢芽孢杆菌和溶藻菌,且侧孢芽孢杆菌和溶藻菌的质量比为1:1.5-2。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中的生物制剂由虾肽、侧孢芽孢杆菌、溶藻菌、溶菌酶以及少量微量元素,通过特殊生产工艺复合而成,具有以藻克藻、以酶溶藻、以肽维藻的功能,能起到改藻相、吸氮磷、增溶氧的作用,从而实现水清境优、鱼翔浅底、渔农增收、乡村振兴的效果,且不易破坏生态以及造成二次污染,并设有专用于物料混合的防沉底混料装置,可有效防止物料沉底,使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彻底,从而提高生产质量,且本生物制剂主要原料之一的虾肽,由虾头、虾壳这些虾副产物制作而成,材料易得、变废为宝,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环保节能的优点。(2)通过防沉底混料装置的设置,使得将物料经进料管投入混料箱中后,启动搅拌电机,可通过搅拌轴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从而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且在搅拌杆转动的过程中,当搅拌杆触碰到弹性气囊时,会对弹性气囊造成挤压,从而对空气造成挤压,进而使顶料杆向上顶动物料,而当搅拌杆与弹性气囊脱离时,在弹性气囊、弹性密封膜弹力的作用下,顶料杆又可向下复位,如此反复,使得顶料杆可间歇性的向上顶动物料,从而有效防止物料沉底,使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彻底,进而可提高生物制剂的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生物制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取虾肽的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防沉底混料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混料箱内的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搅拌杆转动至与弹性气囊接触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1、混料箱;102、进料管;103、出料管;104、电机箱;105、搅拌电机;106、搅拌轴;107、搅拌杆;201、弹性气囊;202、顶料气室;203、导气槽;204、顶料孔;205、弹性密封膜;206、顶料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用生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虾肽提取:从虾副产物中提取虾肽;/nS2、菌种筛选:先采用平皿快速检测法对菌种进行初筛,再通过摇瓶培养法对菌种进行复筛,从而筛得优质母种;/nS3、菌种扩繁:将S2中的优质母种进行扩大繁殖,得到大量优质生产种;/nS4、溶菌酶包衣:对溶菌酶进行包衣处理,制得包衣溶菌酶粉;/nS5、物料复合:将S1中的虾肽、S3中的优质生产种、S4中的包衣溶菌酶、微量元素以及水投入防沉底混料装置进行均匀混合,制得复合物料溶液;/nS6、干燥制粉:对复合物料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可制得粉状的生物制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用生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虾肽提取:从虾副产物中提取虾肽;
S2、菌种筛选:先采用平皿快速检测法对菌种进行初筛,再通过摇瓶培养法对菌种进行复筛,从而筛得优质母种;
S3、菌种扩繁:将S2中的优质母种进行扩大繁殖,得到大量优质生产种;
S4、溶菌酶包衣:对溶菌酶进行包衣处理,制得包衣溶菌酶粉;
S5、物料复合:将S1中的虾肽、S3中的优质生产种、S4中的包衣溶菌酶、微量元素以及水投入防沉底混料装置进行均匀混合,制得复合物料溶液;
S6、干燥制粉:对复合物料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可制得粉状的生物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用生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虾副产物包括虾头、虾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用生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提取虾肽的具体方法为:
S11、对虾头、虾壳进行粉碎处理,制得副产物粉;
S12、将副产物粉投入匀浆机,加水进行匀浆,制得副产物浆液;
S13、将副产物浆液中加入蛋白酶,使副产物浆液酶解,制得副产物酶解液;
S14、对副产物酶解液进行高温灭酶处理,制得副产物灭酶液;
S15、对副产物灭酶液进行离心处理,并取上清液进行过滤、干燥,即可制得虾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用生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2中水与副产物粉的质量比为1:4-5,所述S13中副产物浆液与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0.01-0.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用生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4中灭酶处理的温度为110-120℃,时长为10-1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用生物制剂的制备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蕴杨品红林海梅吴可怡周翩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