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道修复的生态鱼礁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190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河道修复的生态鱼礁,包括由多个具有空腔的支撑本体以及连接构件构成,所述支撑本体由多孔性材料一体制作成型;所述支撑本体为长条状拱形结构,在拱形结构的两边外侧以及顶部设有连接扣槽;所述支撑本体的拱形结构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拱形结构的外表面上设有不规整纹路;单层鱼礁由多个支撑本体通过所述连接构件相连,相邻两层之间的鱼礁通过上层的连接构件与下层鱼礁顶部的连接扣槽相连;底层拼装好的鱼礁通过锚杆将连接构件固定在河道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道修复的生态鱼礁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河道修复的生态鱼礁及其制作方法,属于环境保护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人们对河湖等地表水体的堤岸治理仅侧重于防洪、航运、岸坡稳定等单方面的功能需求,普遍采用的硬质化护砌,而河湖岸坡硬质化护砌剥夺了绿色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切断了水域与陆域间的物质交流,继而导致河湖水生生态系统破损,因此硬质岸坡的生态化建设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目前,针对河湖岸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通常会在河道内设置增氧曝气系统、浮岛、鱼礁、鱼巢等结构对河道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常用的河道修复生态鱼礁是人工置于天然水域环境中用于修复和优化水域生态环境的构造物。它通过适当地制作和放置,来增殖和诱集各类水体生物,达到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目的。但是现有的生态鱼礁存在以下问题:(1)礁体结构复杂,造价成本过高;(2)礁体表面积过小,不利于藻类贝类的附着,生态改进效果差;(3)礁体过于封闭,没有设置有通透导流孔,不利于水体交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河道修复的生态鱼礁,包括由多个具有空腔的支撑本体以及连接构件构成,所述支撑本体由多孔性材料一体制作成型;其特征在于:/n所述支撑本体为长条状拱形结构,在拱形结构的两边外侧以及顶部设有连接扣槽;所述支撑本体的拱形结构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拱形结构的外表面上设有不规整纹路;/n单层鱼礁由多个支撑本体通过所述连接构件相连,相邻两层之间的鱼礁通过上层的连接构件与下层鱼礁顶部的连接扣槽相连;底层拼装好的鱼礁通过锚杆将连接构件固定在河道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道修复的生态鱼礁,包括由多个具有空腔的支撑本体以及连接构件构成,所述支撑本体由多孔性材料一体制作成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本体为长条状拱形结构,在拱形结构的两边外侧以及顶部设有连接扣槽;所述支撑本体的拱形结构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拱形结构的外表面上设有不规整纹路;
单层鱼礁由多个支撑本体通过所述连接构件相连,相邻两层之间的鱼礁通过上层的连接构件与下层鱼礁顶部的连接扣槽相连;底层拼装好的鱼礁通过锚杆将连接构件固定在河道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修复的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材料以重量份数计,采用485-500份粒径在10-20mm的骨料、100-135份42.5级及以上硅酸盐水泥以及5-5.8份减水剂配制多孔混凝土;所述骨料按体积份数计包括18-20份碎石、60-75份沸石、10-12份活性炭以及63-85份陶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修复的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为横截面呈“T”字形的长条;所述连接构件边缘与所述连接扣槽扣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河道修复的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槽为槽底宽槽口窄的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艳文韩琳俞学如郑新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