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156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及其应用,其中,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包括:扁钢带和包覆在扁钢带上的挤出包覆层,其中,横截面两侧均设置成第一弧段;所述挤出包覆层上与第一弧段对应位置处的径向横截面外沿处均具有中间直线段和与其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二弧段、第三弧段;所述第二弧段和第三弧段位置处的挤出包覆层的厚度大于第一弧段位置处的挤出包覆层的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保证挤出包覆层对扁钢带的完整覆盖,克服扁钢带因制造中出现的圆弧段偏差、结构过渡段的不光滑以及挤出包覆层工艺实施过程中因线材抖动影响而出现的局部区域包塑薄弱的风险,从而有效保证包覆层的最小厚度,减小报废率,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刮弹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雨刮弹片制作通常采用对扁钢带喷漆或电镀的工艺来满足雨刮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的耐腐蚀要求,但喷漆或电镀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及有毒物质,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配套环保处理设备。扁钢带包覆PET层采用线材挤出生产方式,生产过程环保高效;因此,扁钢带包覆PET层后的成品材料用来制作汽车雨刮弹片的应用越来越广。但因用于制作成雨刮弹片要求的PET包覆层厚度非常薄,通常只需要有0.03~0.12mm,因此,容易出现局部PET层包覆不良的问题。所述的局部PET层包覆不良的问题是指扁钢带无法通过耐腐蚀盐雾测试标准(ISO9227NSS)的问题,即在进行盐雾测试时包覆PET的扁钢带过早的产生局部生锈而失效,该包覆不良会造成成品批量生产报废,极大地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扁钢带的PET层包覆不良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降低PET层包覆不良率的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包括:扁钢带,径向横截面两侧均设置成第一弧段;挤出包覆层,包覆在扁钢带上,与第一弧段对应位置处的径向横截面外沿处均具有中间直线段和与其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二弧段、第三弧段;所述第二弧段和第三弧段位置处的挤出包覆层的厚度大于第一弧段位置处的挤出包覆层的厚度。所述第一弧段、第二弧段和第三弧段均为圆弧,第二弧段和第三弧段的半径均小于第一弧段的半径。所述扁钢带横截面两侧的两个第一弧段之间的端点均通过第一直线段连接,且第一弧段的端点位置处的切线与第一直线段重合。所述挤出包覆层横截面的外沿两侧的端点均通过第二直线段连接,且该端点位置处的切线与第二直线段重合;所述第二弧段和第三弧段上与中间直线段连接的端点位置处的切线与中间直线段重合。所述挤出包覆层上第二弧段位置处的厚度D1和第三弧段位置处的厚度D2均不高于中间直线段位置处的厚度d的两倍。所述扁钢带横截面的长度为4~15mm,厚度为0.4~1.2mm。所述扁钢带和挤出包覆层之间还设置有镀层,镀层厚度为0.002~0.015mm。具体的,在进行挤出包覆层的包覆之前,先在扁钢带上设置一层镀层。所述挤出包覆层的厚度为0.03~0.12mm。所述挤出包覆层的材质为PET。采用上述的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在雨刮弹片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主要将扁钢带的横截面两侧均设置成第一弧段,通过两侧圆弧段的设置有效保证扁钢带在挤出包覆PET等材质的挤出包覆层时能顺利地通过内模,具体的,因为两侧非圆弧结构制造时不可避免的形位误差会导致线材两侧面与内模壁产生的支撑力方向不确定性并偏离线材运行的中心线,而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两侧圆弧段的设置,在通过内模时能够让两侧边与内模壁在径向横截面形成点接触方式从而降低线材通过时的摩擦阻力,并能避免激化线材通过时产生不利的抖动,进而有效保证线材的运行更趋平稳来达到挤出包覆层的厚度沿线材运行方向的一致和均匀运行性,从而减小成品的不良率,继而减小报废率,节约生产成本,效果显著;且,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导致包覆不良问题的原因除了常规的涂覆厚度不均匀以外,还包括侧边圆弧处的厚度较薄的缘故,由于圆弧处的厚度较薄,因此,更容易成为产品腐蚀的激发点,特别是侧边与平边的交接处或角部区域,因加工原因更容易产生局部的锐边或者微金属瘤,从而导致产品更具有棱边失效或尖峰失效的风险,进而这种失效类似蝴蝶效应而导致大面积的腐蚀而产品报废。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挤出包覆层的结构,具体的,所述挤出包覆层上,与第一弧段对应位置处的径向横截面外沿处均具有中间直线段和与其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二弧段、第三弧段;所述第二弧段和第三弧段位置处的挤出包覆层的厚度大于第一弧段位置处的挤出包覆层的厚度。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不仅仅有利于挤出生产时挤出包覆层对扁钢带的形状误差、运行细微抖动偏差具有更好的容错性而保证良好的包覆效果,并且有利于本专利技术的成品两侧圆弧处之挤出包覆层的壁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不会出现过薄的现象,从而进一步降低挤出包覆工艺生产出成品的不良率,并提升了成品本身耐盐雾测试的能力。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了扁钢带和挤出包覆层的结构,具体的,所述扁钢带横截面两侧的两个第一弧段之间的端点均通过第一直线段连接,且第一弧段的端点位置处的切线与第一直线段重合;所述挤出包覆层横截面的外沿两侧的端点均通过第二直线段连接,且该端点位置处的切线与第二直线段重合;所述第二弧段和第三弧段上与中间直线段连接的端点位置处的切线与中间直线段重合。通过上述结构的优化,能够保证制备出的成品均能满足耐盐雾测试标准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横截面的一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含有镀层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扁钢带,2-挤出包覆层,3-镀层;11-第一弧段,12-第一直线段;21-第二弧段,22-中间直线段,23-第三弧段,24-第二直线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包括扁钢带1和包覆在扁钢带1上的挤出包覆层2;其中,横截面两侧均设置成第一弧段11,挤出包覆层2上,与第一弧段11对应位置处的径向横截面外沿处均具有中间直线段22和与其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二弧段21、第三弧段23;所述第二弧段21和第三弧段23位置处的挤出包覆层2的厚度大于第一弧段11位置处的挤出包覆层2的厚度,如图1所示。通过上述结构的优化设置,通过两侧圆弧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扁钢带(1),径向横截面两侧均设置成第一弧段(11);/n挤出包覆层(2),包覆在扁钢带(1)上,与第一弧段(11)对应位置处的径向横截面外沿处均具有中间直线段(22)和与其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二弧段(21)、第三弧段(23);/n所述第二弧段(21)和第三弧段(23)位置处的挤出包覆层(2)的厚度大于第一弧段(11)位置处的挤出包覆层(2)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扁钢带(1),径向横截面两侧均设置成第一弧段(11);
挤出包覆层(2),包覆在扁钢带(1)上,与第一弧段(11)对应位置处的径向横截面外沿处均具有中间直线段(22)和与其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二弧段(21)、第三弧段(23);
所述第二弧段(21)和第三弧段(23)位置处的挤出包覆层(2)的厚度大于第一弧段(11)位置处的挤出包覆层(2)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段(11)、第二弧段(21)和第三弧段(23)均为圆弧,第二弧段(21)和第三弧段(23)的半径均小于第一弧段(11)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钢带(1)横截面两侧的两个第一弧段(11)之间的端点均通过第一直线段(12)连接,且第一弧段(11)的端点位置处的切线与第一直线段(12)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包覆层(2)横截面的外沿两侧的端点均通过第二直线段(24)连接,且该端点位置处的切线与第二直线段(24)重合;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和江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市凯中精密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