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亚平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顶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155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顶架,包括至少一组多层承载杆组件,所述多层承载杆组件包括第一端转动设置在汽车顶部一侧的第一承载杆、至少一条第二承载杆、设置在汽车顶部另一侧的至少两个承托件;所述第二承载杆的第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承载杆的第一端;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的第二端均可与承托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车顶架,以使用简单、自动便捷为原则,综合考虑目前汽车车顶架的缺点与不足,对汽车车顶架的型式、结构、外观进行创新设计,使得汽车车顶架的安装、拆卸、使用更加便捷,并且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顶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顶架。
技术介绍
汽车车顶架是用来系带或固定物品(包括大件物品)的支撑架或部件,多加装在车身顶部,是汽车车顶一切搭载方案的基础。汽车车顶架的叫法有很多,包括:车顶架、车顶横杆、行李架、车顶行李架、汽车顶架、车顶支架等。汽车车顶架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既可让车的造型更酷,也可在出行时派上用场,它能承载汽车的行李厢放不下的东西,比如体积大的行李、自行车、折叠床、折叠帐篷、运动器材等。有些汽车在出厂时就已经安装了行李架,但通常是简单的款式。消费者可以换装上自己喜欢的款式的行李架或者把厂家安装的行李架拆卸下来。有些汽车出厂时没有配装行李架,但在车顶为车主后期加装行李架预留了位置或接口,且一般都配有预留的螺丝,没有预留接口的车型,可以通过卡扣来安装行李架。目前,市场上常见汽车车顶架有横杆(也称“横架”)和纵轨(也称“纵架”)两种,横杆一般是安装在纵轨上或者直接安装在车顶。车辆在出厂时装配的行李架多为纵轨式,可分为一体式纵轨、T型槽纵轨和分离式纵轨行李架。一体式纵轨行李架几乎完全贴合在车身上,一般在纵轨内侧设置凹槽,便于横杆的安装,不影响车身整体美观,优点是加装行李架后高度比分离式纵轨加装行李架要低一些。T型槽纵轨行李架是安装在车顶上的条形凹槽,这种行李架低矮、隐蔽,不影响车辆的整体美观,但拓展安装其它行李架相对复杂。分离式纵轨行李架,纵轨呈拱桥状,大部分与车顶分离,纵轨上只有几个固定点与车顶连接,大多装配在城市SUV、越野车等车型上。汽车车顶架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深受车主们的喜爱。但目前市面上的汽车车顶架有如下缺点:(1)对于出厂时已经配装行李架的车,配装的行李架款式简单,实际使用时一般都需要拓展安装横杆(即承载杆)、行李箱等部件才能发挥行李架的载物功能。(2)拓展安装或者安装汽车车顶架需要另外购买行李架部件,增加了车主的经济成本。(3)现有汽车车顶架的安装、拆卸繁琐,且易划伤车漆,多是由专业的行李架安装人员进行安装、拆卸,增加了车主的经济、时间成本。(4)现有汽车车顶架为零部件组合安装式,各零部件相互独立,需要将各零部件(如横杆与纵轨)通过螺丝或卡扣安装在一起才能发挥行李架功能。(5)现有汽车车顶架型式简单,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汽车顶架。一种汽车顶架,包括至少一组多层承载杆组件,所述多层承载杆组件包括第一端转动设置在汽车顶部一侧的第一承载杆;至少一条第二承载杆,所述第二承载杆的第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承载杆的第一端;设置在汽车顶部另一侧的至少两个承托件,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的第二端均可与承托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顶架,以使用简单、自动便捷为原则,综合考虑目前汽车车顶架的缺点与不足,对汽车车顶架的型式、结构、外观进行创新设计,使得汽车车顶架的安装、拆卸、使用更加便捷,并且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层承载杆组件,可将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以同轴方式或非同轴的方式设置,即将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设置成竖向、层叠状分布或者并列分布或其他分布方式,进而可通过将不同的承载杆展开并形成不同角度,便于操作,提高了其使用的简易性和便捷性,节省了承载杆收纳的空间,减少了承载杆的第一端的固定所需空间;降低了汽车顶架的安装、组装难度,实现了汽车顶架的整体性;2)根据用户需求可将多根承载杆设置于同一高度(即同一水平面),也可将其中的部分承载杆设置为不同高度(即多根承载杆分布于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不同高度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设置不同固定高度;另一种是设置可调节高度;3)当多层承载杆组件成展开状态时,形成一个可承载的平台,可直接将货品等放置在上面,也可以在不同的承载杆上设置一些接口,以便于安装车顶行李箱、行李框、运动器材等;各承载杆可全部采用可调节长度的承载杆,也可在每根旋转轴上选择一根承载杆设置为固定长度,具体长度可依据具体车型的宽度定制;4)本专利技术将汽车车顶架的横架、纵架两个部件进行一体化设计,不需要再进行拓展安装横架;安装工序简单,操作便捷,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在需使用时可旋转展开,不使用时可旋转收纳,兼顾了汽车的整体美观;5)本专利技术为车主节省了经济和时间成本,简化了现有汽车车顶架复杂、繁琐、易划伤车漆的安装、拆卸工序;6)本专利技术可通过添加自动化的驱动组件来驱动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的转动和升降,进而实现汽车车顶架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可与汽车电路、汽车智能系统或网络相联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承载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承载杆的第一端以同轴的方式或以非同轴的方式转动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第二承载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承载杆的第一端以同轴的方式连接时,可将第二承载杆的第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承载杆的第一端,可通过手动方式上下移动第二承载杆的高度;所述第二承载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承载杆的第一端以非同轴的方式连接时,可将第一承载杆的第一端或者第二承载杆的第一端单独设置成伸缩的结构,进而调节第一承载杆或者第二承载杆的高度。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的升降调节方式为手动机械方式、电动驱动方式、联接网络驱动方式、联接汽车智能系统驱动方式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结合;所述第一承载杆的第一端与汽车顶部之间设有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二承载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承载杆的第一端之间设有第二升降装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升降调节的方式可采用手动机械的方式或者电动驱动的方式,在采用电动驱动时,可与汽车电源电路、汽车智能系统或网络相联接,实现自动或智能控制汽车车顶架的旋转、升降。进一步地,所述承托件沿汽车的纵向滑动设置在汽车顶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可移动的承托件,能让单侧的承托件与第一承载杆或第二承载杆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不受各承载杆长度的限制,也能让车顶前后不同的多层承载杆组件之间的距离根据需要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第三升降装置;所述承托件与汽车顶部之间设有第三升降装置;所述第三升降装置的升降调节方式为手动机械方式、电动驱动方式、联接网络驱动方式、联接汽车智能系统驱动方式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结合。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升降调节的方式可采用手动机械的方式或者电动驱动的方式,在采用电动驱动时,可与汽车电源电路、汽车智能系统或网络相联接,实现承托件自动或智能控制汽车顶架的旋转、升降。进一步地,所述承托件与第一承载杆或第二承载杆的接触位置设有缓冲垫。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承托件上设置缓冲垫,可减少各承载杆与对应的承托件组合后产生的振动和噪声。进一步地,所述承托件与第一承载杆或第二承载杆的接触位置设有电磁吸盘;所述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的第二端设有导磁体。采用上述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顶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多层承载杆组件,所述多层承载杆组件包括/n第一端转动设置在汽车顶部一侧的第一承载杆(21);/n至少一条第二承载杆(22),所述第二承载杆(22)的第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承载杆(21)的第一端;/n设置在汽车顶部另一侧的至少两个承托件(30),第一承载杆(21)和第二承载杆(22)的第二端均可与承托件(3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顶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多层承载杆组件,所述多层承载杆组件包括
第一端转动设置在汽车顶部一侧的第一承载杆(21);
至少一条第二承载杆(22),所述第二承载杆(22)的第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承载杆(21)的第一端;
设置在汽车顶部另一侧的至少两个承托件(30),第一承载杆(21)和第二承载杆(22)的第二端均可与承托件(3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杆(22)的第一端与第一承载杆(21)的第一端以同轴的方式或以非同轴的方式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顶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的升降调节方式为手动机械方式、电动驱动方式、联接网络驱动方式、联接汽车智能系统驱动方式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结合;
所述第一承载杆(21)的第一端与汽车顶部之间设有第一升降装置;
所述第二承载杆(22)的第一端与第一承载杆(21)的第一端之间设有第二升降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30)沿汽车的纵向滑动设置在汽车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第三升降装置;所述承托件(30)与汽车顶部之间设有第三升降装置;所述第三升降装置的升降调节方式为手动机械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亚平杨丽珍郑义明
申请(专利权)人:陆亚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