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亚平专利>正文

一种床单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49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床上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床单固定结构,包括两个沿着床垫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弹性带以及两个沿着床垫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弹性带,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带和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带贴合于所述床垫的周边,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内侧边均设有用于连接床单的连接件,利用两个第一弹性带和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带通过所述连接件与床单的四周边相连接,实现将所述床单固定在床上,在使用时,所述床单发生折皱时会对抗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的弹力,使得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复原到初始状态的弹力自动修复折皱,在不使用时保持床面的整齐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床单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床上用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床单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床上用品供消费者进行选择,为了对床垫形成保护作用,目前常用的是利用床单或者床笠将床垫包裹起来,避免污渍直接粘附在床垫上,同时便于清洗,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现有床单无法固定在床上,在使用中与床面之间易产生相对滑动,产生折皱,影响美观,滑动后需要手动铺设复原,而且铺设时常常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更快更好的完成,占用过多的劳动力以及浪费过多的时间;现有的床笠是通过四周缝上松紧带,套在床垫后不会滑动,但是床笠的拆装非常麻烦,不论是大小床垫都比较笨重,而床笠拆卸、安装均需要把床垫抬起,对于力气小的人,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而且对于包裹床垫型的床架,更是增加了床笠拆卸与安装的难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床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床型的发展创新,抑制了人们对床品质的高追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将床单进行固定并自行修复使用过程产生的折皱,保持床面的整齐美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床单固定结构,包括两个沿着床垫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弹性带以及两个沿着床垫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弹性带,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带和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带贴合于所述床垫的周边,所述第一弹性带的内侧边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内侧边均设有用于连接床单的连接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为拉链结构,所述拉链结构包括链条以及链头,所述链头设于所述链条上,所述链条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带的底面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底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为阵列布置的若干个纽扣,各所述纽扣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带的底面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底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一端或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床单相对应的衔接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宽度范围为80mm至120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位于所述床垫的侧面。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四个固定角件,四个所述固定角件对应设于所述床垫的四个底边角,所述固定角件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一端的第一连接孔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一端的第二连接孔。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呈L型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固定角件之间,所述固定件的一侧与所述床垫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固定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中间位置或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中间位置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位于所述床垫的顶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带的外侧边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外侧边与所述床垫的边沿相重叠,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依次首尾相缝接,以使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形成弹性矩形框架。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床单固定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利用两个第一弹性带和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带通过所述连接件与床单的四周边相连接,实现将所述床单固定在床上,在使用时,所述床单发生折皱时会对抗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的弹力,使得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复原到初始状态的弹力自动修复折皱,在不使用时保持床面的整齐美观,无需手动铺设复原,实用性强,大大减少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劳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先实施例的床单固定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先实施例的床单固定结构中固定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先实施例的床单固定结构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优先实施例的床单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单;2.第一弹性带;3.第二弹性带;4.连接件;5.衔接点;6.固定角件;7.第一连接孔;8.第二连接孔;9.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床单固定结构,包括两个沿着床垫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弹性带2以及两个沿着床垫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弹性带3,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带2和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带3贴合于所述床垫的周边,所述第一弹性带2的内侧边和所述第二弹性带3的内侧边均设有用于连接床单1的连接件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床单固定结构,利用两个第一弹性带2和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带3通过所述连接件4与床单1的四周边相连接,实现将所述床单1固定在床上,在使用时,所述床单1发生折皱时会对抗所述第一弹性带2和第二弹性带3的弹力,使得所述第一弹性带2和第二弹性带3复原到初始状态的弹力自动修复折皱,在不使用时保持床面的整齐美观,无需手动铺设复原,实用性强,大大减少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劳动量。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带2和所述第二弹性带3采用橡胶织带结构或者其它具有一定弹力材质的弹性条带,拉伸方向为垂直于条带方向,可结合实际情况对条带底边进行加强或加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为拉链结构,所述拉链结构包括链条以及链头,所述链头设于所述链条上,所述链条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带2的底面和所述第二弹性带3的底面,将所述链条隐藏在所述第一弹性带2的底面和所述第二弹性带3的底面,使得外观更加美观,并且利用所述第一弹性带2和所述第二弹性带3的弹性材质特性,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消费者直接与所述链条发生摩擦产生不适感,将所述链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带2和所述第二弹性带3上,则床单1无拉链头,在其拆下清洗的时候可减小拉链损坏的概率,通过在所述第一弹性带2的一端或所述第二弹性带3的一端设置标记拉链起始点的衔接点5,实现快速区别床单1的正反面。作为另一等同实施例,所述连接件4还可以是阵列布置的若干个纽扣,各所述纽扣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带2的底面和所述第二弹性带3的底面,通过所述纽扣实现床单1的固定连接,同样,将所述纽扣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带2的底面和所述第二弹性带3的底面,更加美观且能起到保护作用,在所述第一弹性带2的一端或所述第二弹性带3的一端与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床单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沿着床垫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弹性带以及两个沿着床垫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弹性带,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带和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带贴合于所述床垫的周边,所述第一弹性带的内侧边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内侧边均设有用于连接床单的连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单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沿着床垫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弹性带以及两个沿着床垫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弹性带,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带和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带贴合于所述床垫的周边,所述第一弹性带的内侧边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内侧边均设有用于连接床单的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单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拉链结构,所述拉链结构包括链条以及链头,所述链头设于所述链条上,所述链条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带的底面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单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阵列布置的若干个纽扣,各所述纽扣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带的底面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单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一端或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床单相对应的衔接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单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宽度范围为80mm至1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床单固定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光明陆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陆亚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