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美琪专利>正文

一种中大型电容触控板贴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147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贴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大型电容触控板贴膜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大型电容触控板贴膜装置,包括有支撑底架、升降机构、卡紧机构、气泡刮除机构等;支撑底架上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设有卡紧机构,气泡刮除机构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架上。通过升降机构,控制第二夹紧板及其上装置升降,将第二夹紧板上的触控膜被挤压成弧形,接着触控膜向下运动及放松,使触控膜与中大型电容触控板紧密贴合,对中大型电容触控板完成贴膜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大型电容触控板贴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贴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大型电容触控板贴膜装置。
技术介绍
触控膜又称纳米触控膜、触摸膜、纳米触摸膜,触控膜是一种透明的薄膜,附带PVC附着膜,能够将触控膜紧紧地抓住,贴附在玻璃等非金属基板上,能够隔着基板精确感知人手的触控,是触控屏等精确定位装置的核心部件,主要解决精确触控定位问题。大多数工厂中,对于中大型电容触控板贴膜是通过工人手动将触控膜的保护层揭掉,边揭掉边喷溶液,手动将触控膜放置在中大型电容触控板上,用刮板从中间向四周将溶液赶出,工人手动贴膜容易划伤膜体或把触控膜折断,且容易造成气泡刮除不全面。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中大型电容触控板自动贴膜、将中大型电容触控板与触控膜之间的气泡全面进行刮除、不容易将触控膜划伤或折断的中大型电容触控板贴膜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大型电容触控板贴膜装置,包括有支撑底架、升降机构、卡紧机构、气泡刮除机构、推动机构和复位机构,支撑底架上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设有卡紧机构,气泡刮除机构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架上,推动机构滑动式连接于升降机构上,复位机构设于支撑底架上。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升降机构包括有电动推杆、十字架、第一滑杆、第一夹紧板、第一楔形块、第二夹紧板、第二楔形块、第一复位弹簧、第一滑动架、第二复位弹簧、第一固定板和第三复位弹簧,支撑底架上固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一端固接有十字架,十字架上滑动式连接有两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一端固接有第一夹紧板,第一夹紧板底面固接有一对第一楔形块,第一滑杆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动架,第一滑动架与支撑底架相互接触,第一滑动架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夹紧板,第二夹紧板上滑动式连接有两对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与第二夹紧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滑动架与第二夹紧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一固定板固接于第一滑杆顶面,十字架与第一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卡紧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板、转动条和第一扭力弹簧,两第二固定板固接于十字架上,两第二固定板之间铰接有一对转动条,转动条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气泡刮除机构包括有刮板、第三楔形块、第三固定板、第二滑杆、楔形开槽条、第四复位弹簧、第五复位弹簧和滑动条,刮板滑动式配合于转动条上,第三楔形块固接于两端,第三固定板分布式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架上,第二滑杆上滑动式连接于第三固定板上,楔形开槽条固接于第二滑杆一端,楔形开槽条与第三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第四复位弹簧,楔形开槽条上固接有一对第五复位弹簧,第五复位弹簧一端共同固接有滑动条。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推动机构包括有第二滑动架、第六复位弹簧、固定杆和三角架,第二滑动架分布式滑动连接于十字架上,两第二滑动架之间连接有第六复位弹簧,支撑底架上固接有两对固定杆,两固定杆上共同滑动式连接有三角架。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复位机构还包括有固定架、第四楔形块、第二扭力弹簧和第五楔形块,支撑底架上对称固接有一对固定架,固定架上铰接有第四楔形块,第四楔形块与固定架之间连接有第二扭力弹簧,第五楔形块固接于第二滑动架上。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升降机构,控制第二夹紧板及其上装置升降,将第二夹紧板上的触控膜被挤压成弧形,接着触控膜向下运动及放松,使触控膜与中大型电容触控板紧密贴合,对中大型电容触控板完成贴膜工作。通过电动推杆伸长带动十字架及其上装置向下运动,十字架带动第一滑杆及其上装置向下运动,第一夹紧板向下运动将触控膜夹紧,防止第二夹紧板及其上装置向下运动时触控膜会掉落。通过推动机构与气泡刮除机构的配合,第二滑动架带动三角架向上运动,三角架推动第三楔形块,使得第三楔形块及刮板反向运动,刮板反向运动对触控膜与中大型电容触控板之间的气泡进行刮除,刮板推动滑动条向上运动,通过第五复位弹簧的作用,滑动条将刮板向下压动,刮板将触控膜与中大型电容触控板之间的气泡进行充分刮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升降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升降机构的部分分离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气泡刮除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气泡刮除机构的部分分离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推动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名称:1-支撑底架,2-升降机构,21-电动推杆,22-十字架,23-第一滑杆,24-第一夹紧板,25-第一楔形块,26-第二夹紧板,27-第二楔形块,28-第一复位弹簧,29-第一滑动架,211-第二复位弹簧,212-第一固定板,213-第三复位弹簧,3-卡紧机构,31-第二固定板,32-转动条,33-第一扭力弹簧,4-气泡刮除机构,41-刮板,42-第三楔形块,43-第三固定板,44-第二滑杆,45-楔形开槽条,46-第四复位弹簧,47-第五复位弹簧,48-滑动条,5-推动机构,51-第二滑动架,52-第六复位弹簧,53-固定杆,54-三角架,6-复位机构,61-固定架,62-第四楔形块,63-第二扭力弹簧,64-第五楔形块。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实施例:一种中大型电容触控板贴膜装置,如图1-9所示,包括有支撑底架1、升降机构2、卡紧机构3、气泡刮除机构4、推动机构5和复位机构6,支撑底架1上设有升降机构2,升降机构2上设有卡紧机构3,卡紧机构3用于将支撑刮板41,气泡刮除机构4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架1上,气泡刮除机构4用于触控膜与中大型电容触控板之间的气泡进行充分刮除,推动机构5滑动式连接于升降机构2上,复位机构6设于支撑底架1上。升降机构2包括有电动推杆21、十字架22、第一滑杆23、第一夹紧板24、第一楔形块25、第二夹紧板26、第二楔形块27、第一复位弹簧28、第一滑动架29、第二复位弹簧211、第一固定板212和第三复位弹簧213,支撑底架1上固接有电动推杆21,电动推杆21一端固接有十字架22,十字架22上滑动式连接有两第一滑杆23,第一滑杆23一端固接有第一夹紧板24,第一夹紧板24用于将触控膜夹紧,第一夹紧板24底面固接有一对第一楔形块25,第一楔形块25用于推动第二楔形块27,靠近第一夹紧板24的第一滑杆23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动架29,第一滑动架29与支撑底架1相互接触,第一滑动架29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夹紧板26,第二夹紧板26用于放置触控膜,第二夹紧板26上滑动式连接有两对第二楔形块27,第二楔形块27与第二夹紧板26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28,第一滑动架29与第二夹紧板26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211,第一固定板212固接于远离第一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大型电容触控板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底架、升降机构、卡紧机构、气泡刮除机构、推动机构和复位机构,支撑底架上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设有卡紧机构,气泡刮除机构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架上,推动机构滑动式连接于升降机构上,复位机构设于支撑底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大型电容触控板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底架、升降机构、卡紧机构、气泡刮除机构、推动机构和复位机构,支撑底架上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设有卡紧机构,气泡刮除机构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架上,推动机构滑动式连接于升降机构上,复位机构设于支撑底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大型电容触控板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包括有电动推杆、十字架、第一滑杆、第一夹紧板、第一楔形块、第二夹紧板、第二楔形块、第一复位弹簧、第一滑动架、第二复位弹簧、第一固定板和第三复位弹簧,支撑底架上固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一端固接有十字架,十字架上滑动式连接有两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一端固接有第一夹紧板,第一夹紧板底面固接有一对第一楔形块,第一滑杆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动架,第一滑动架与支撑底架相互接触,第一滑动架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夹紧板,第二夹紧板上滑动式连接有两对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与第二夹紧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滑动架与第二夹紧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一固定板固接于第一滑杆顶面,十字架与第一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大型电容触控板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卡紧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板、转动条和第一扭力弹簧,两第二固定板固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美琪
申请(专利权)人:熊美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