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重复位式叠片机及其叠片方法
本专利技术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重复位式叠片机及其叠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印刷、服装、玩具、箱包等制造业,需要将印刷、印染、烫印、织造有各种图案的纸材、布料、皮革等软性卷材或片材成组以多层方式将整版的单元片块精准地叠合在一起,然后用冲裁设备和刀模将各种图案块冲裁出来以提高冲裁加工效率,由于这类材料是软性材料而且在印刷或染烫工序中难以控制其变形,所以只能采用人工方式对其进行叠片。目前的人工叠片方式存在精度差、效率低、容易发生对位和计数差错,而且人工成本较高。因此相关行业需要一种能够对这类易变形的软性材料进行自动识别、定位、叠片的自动叠片设备,以提高叠片精度、效率和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重复位式叠片机及其叠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一种双重复位式叠片机,包括机架、两端分别通过耳轴支撑于机架后端的上料辊、依次通过两端设于上料辊前侧的导料辊、切刀和压料杆、设于上料辊前方的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重复位式叠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两端分别通过耳轴支撑于机架(1)后端的上料辊(2)、依次通过两端设于上料辊(2)前侧的导料辊(3)、切刀(4)和压料杆(5)、设于上料辊(2)前方的拉料模组(6)、设于拉料模组(6)下方的对位平台(7)、设于拉料模组(6)前方的叠片驱动模组(8)、通过吸盘提升气缸(9)设于叠片驱动模组(8)上的叠片驱动模组滑梁(81)下端的吸盘组(10)、设于叠片驱动模组(8)下方的堆叠传送带(11)、设于机架(1)上对位平台(7)上方的照明灯(12)和摄像机(13)、控制器(14)、真空发生器(15)和压缩机(16),所述吸盘组(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复位式叠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两端分别通过耳轴支撑于机架(1)后端的上料辊(2)、依次通过两端设于上料辊(2)前侧的导料辊(3)、切刀(4)和压料杆(5)、设于上料辊(2)前方的拉料模组(6)、设于拉料模组(6)下方的对位平台(7)、设于拉料模组(6)前方的叠片驱动模组(8)、通过吸盘提升气缸(9)设于叠片驱动模组(8)上的叠片驱动模组滑梁(81)下端的吸盘组(10)、设于叠片驱动模组(8)下方的堆叠传送带(11)、设于机架(1)上对位平台(7)上方的照明灯(12)和摄像机(13)、控制器(14)、真空发生器(15)和压缩机(16),所述吸盘组(10)的各吸盘102与真空发生器(15)和压缩机(16)连接,上料辊(2)、导料辊(3)、切刀(4)、压料杆(5)、拉料模组(6)、对位平台(7)、叠片驱动模组(8)、吸盘提升气缸(9)、吸盘组(10)、堆叠传送带(11)的驱动电机或驱动电磁阀、照明灯(12),摄像机(13)均与控制器(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复位式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辊(3)、切刀(4)和压料杆(5)分别通过两端设于上料辊(2)的后方且与对位平台(7)和堆叠传送带(11)的上平面齐平;
设于对位平台(7)上方的拉料模组(6)包括设于机架(1)两侧的直线驱动模组和拉料滑梁(61)及夹料头(62),夹料头(62)通过拉料滑梁(61)的两端分别支撑于设在机架(1)上方两侧的两个直线驱动模组的滑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重复位式叠片机,其特征在于:设于拉料模组(6)的后方的叠片驱动模组(8)包括设于机架(1)两侧的直线驱动模组和叠片驱动模组滑梁(81),吸盘组(10)以往对位平台(7)方向悬挑的方式通过吸盘提升气缸(9)设于叠片驱动模组滑梁(81)下方,而叠片驱动模组滑梁(81)的两端分别支撑于设在机架(1)上方两侧的叠片驱动模组(8)的两个直线驱动模组的滑块上;
吸盘组(10)包括吸盘座(101)和以阵列方式布局设于其下方的多个吸盘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重复位式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平台(7)包括从下到上逐次支撑的对位台底座(71)、对位台平移板(72)和对位台旋转面(73);
对位台底座(71)包括底座基板(710)、设于底座基板(710)四角的四个十字滑块(711)、设于底座基板(710)中部的X轴平移驱动模组(712)和Y轴平移驱动模组(713),X轴平移驱动模组(712)包括X轴平移驱动模组底座(7121)、通过两端旋转支撑于X轴平移驱动模组底座(7121)的X轴平移驱动模组螺杆(7122)、套设于X轴平移驱动模组螺杆(7122)的X轴平移驱动模组螺母(7123)、与X轴平移驱动模组螺杆(7122)共轴连接并设于X轴平移驱动模组底座(7121)一端的X轴平移驱动模组电机(7124)以及设于X轴平移驱动模组螺母(7123)上的三轴支撑模组,三轴支撑模组包括三轴支撑模组底座(7125)、横向滑动设于前者上方的三轴支撑模组中间轨(7126)、通过三轴支撑模组旋转轴承(7127)设于前者上方的三轴支撑模组旋转法兰(71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顺科,赵蕾,杨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