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材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1380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材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设备的支撑底板、支撑腿、用于支撑水泥砂浆混合的混合桶和用于对水泥砂浆进行混合的流体撞击混合机构,所述支撑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混合桶,涉及建筑材料领域。该建筑材料加工用混合装置根据现有的水泥砂浆搅拌过程中存在的能耗高,难以满负荷高效率混合的问题,设计出特殊的混合机构,对水泥砂浆由中心向边缘,由边缘向中心以及上下层更替多个方向进行混合,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一般的混合装置在对水泥砂浆搅拌的时候容易因为惯性而导致结块难以破除,且分层现象严重,而搅拌罐的能耗较高,且不能满负荷运行,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材料加工用混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为一种建筑材料加工用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一些建筑材料进行混合,例如需要对油漆、水泥砂浆和各种涂料进行搅拌混合,目前对于材料的搅拌和混合较多,但是大多数容易产生规律性流动的惯性作用,例如对于水泥砂浆的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水泥砂浆沉重物质容易在惯性作用下发生沉淀,而且产生的漩涡可能产生吸引的效果,将一些较为大的物质吸引靠近轴心处,进而导致分层现象严重,且难以对结块进行破碎,目前为了避免这一情况,主要使用的装置有搅拌车和搅拌罐,其实就是搅拌罐的使用,搅拌罐可以整体旋转,且内壁边缘处带动水泥砂浆上升做自由落体撞击混合的效果,但是搅拌罐第一需要罐体转动,驱动能耗较高,第二搅拌罐内部需要预留较大的空间,工作效率较低,一般的混合装置在对水泥砂浆搅拌的时候容易因为惯性而导致结块难以破除,且分层现象严重,而搅拌罐的能耗较高,且不能满负荷运行,工作效率较低,所以需要一种建筑材料加工用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材料加工用混合装置,解决了一般的混合装置在对水泥砂浆搅拌的时候容易因为惯性而导致结块难以破除,且分层现象严重,而搅拌罐的能耗较高,且不能满负荷运行,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材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建筑材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设备的支撑底板、支撑腿、用于支撑水泥砂浆混合的混合桶和用于对水泥砂浆进行混合的流体撞击混合机构,所述支撑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混合桶,所述流体撞击混合机构设置在混合桶上和支撑底板上。优选的,所述流体撞击混合机构包括电机、内晃桶、旋转轴、若干对伸出杆和若干个弧形对流板,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的底部,所述支撑底板的表面设置有轴承,所述旋转轴的表面与支撑底板上的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内晃桶,每一对所述伸出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弧形对流板,若干对所述伸出杆以旋转轴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周分布,所述内晃桶的材料为弹簧钢,所述内晃桶的厚度为1cm。优选的,所述弧形对流板的迎水面为弧形凸起状,所述弧形对流板的背水面为弧形凹陷状,若干个所述弧形对流板中有两个弧形对流板的背水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弧形撞流板,所述弧形撞流板远离弧形对流板的背水面的一侧面与另一个相近弧形对流板的迎水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撞流板由上而下呈逐渐远离旋转轴的趋势,所述弧形撞流板的表面呈桨叶形状。优选的,所述弧形撞流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弧形割刀,所述弧形割刀的内侧面与弧形撞流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槽的内部镶嵌有活动珠,所述活动珠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三棱破碎齿,所述弧形撞流板的内侧面设置有波纹槽,所述弧形撞流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倒齿。优选的,所述内晃桶的外表面与混合桶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拨动腔,所述拨动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圈震荡抵杆,所述内晃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震荡弹簧环,每一圈震荡抵杆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震荡弹簧环,所述震荡抵杆的表面与震荡弹簧环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震荡抵杆的表面与内晃桶的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内晃桶的内壁铰接有若干个弧形引动板,所述弧形引动板的表面呈斜向上形状。优选的,所述混合桶的表面套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贯穿内晃桶并延伸至内晃桶的内部,所述出料管的表面安装有控制阀。(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流体撞击混合机构,通过特殊结构的旋转促使水泥砂浆分流撞击,在撞击的时候可以将液体充分的混合的同时也可以将一些浆块进行破碎,而且通过特殊的导流每一次的分流和撞击都会是不同层次的水泥砂浆,与现有技术相比,容量大,砂浆自身撞击,驱动设备简单,能耗较低。(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弧形对流板,弧形对流板的迎水面可以将水泥砂浆镶嵌推进的同时将水泥砂浆向两侧拨开,并在背水面处产生汇流撞击的效果,增强混合的作用,且旋转的越快,其后侧的撞击效果越强。(3)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若干个弧形撞流板,一方面弧形撞流板可以将各个弧形对流板分隔开,可以避免弧形对流板之间形成固定的流体通道,避免水流惯性流动,第二方面可以将水泥砂浆向下压并且将压力作用到靠近转轴的附近,不仅可以避免砂浆在转轴处汇聚,也可以将砂浆分层推挤,避免弧形对流板始终对同一层水泥砂浆汇流撞击,增强撞击混合的效果,第三方面,在弧形对流板后方汇流撞击到弧形撞流板的内外两侧的时候都会被特殊的结构撞击破碎。(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弧形引动板,一方面弧形引动板在靠近旋转的弧形对流板的时候会被流体吸引发生一定程度的翻转,弧形对流体离开的时候,它会弹性复位,如此可以带动内晃桶震动,且弧形引动板复位的时候会挤压水流流动,增强了边缘处的混合效果。(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震荡抵杆和震荡弹簧环,在内晃桶受到弧形引动板作用发生晃动的时候,震荡抵杆会通过震荡弹簧环促使内晃桶发生全面的持续性的拨动,增强边缘处晃动混合效果。(6)本专利技术根据现有的水泥砂浆搅拌过程中存在的能耗高,难以满负荷高效率混合的问题,设计出特殊的混合机构,对水泥砂浆由中心向边缘,由边缘向中心以及上下层更替多个方向进行混合,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一般的混合装置在对水泥砂浆搅拌的时候容易因为惯性而导致结块难以破除,且分层现象严重,而搅拌罐的能耗较高,且不能满负荷运行,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混合桶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混合桶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弧形割刀结构剖视图。其中,1支撑底板、2支撑腿、3混合桶、4流体撞击混合机构、41电机、42内晃桶、43旋转轴、44伸出杆、45弧形对流板、46弧形撞流板、47弧形割刀、48弧形卡槽、49活动珠、410三棱破碎齿、411倒齿、412拨动腔、413震荡抵杆、414震荡弹簧环、415弧形引动板、416出料管、417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材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设备的支撑底板1、支撑腿2、用于支撑水泥砂浆混合的混合桶3和用于对水泥砂浆进行混合的流体撞击混合机构4,支撑底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支撑底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混合桶3,流体撞击混合机构4设置在混合桶3上和支撑底板1上。流体撞击混合机构4包括电机41、内晃桶42、旋转轴43、若干对伸出杆44和若干个弧形对流板45,电机41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1的底部,支撑底板1的表面设置有轴承,旋转轴43的表面与支撑底板1上的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支撑底板1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材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设备的支撑底板(1)、支撑腿(2)、用于支撑水泥砂浆混合的混合桶(3)和用于对水泥砂浆进行混合的流体撞击混合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底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混合桶(3),所述流体撞击混合机构(4)设置在混合桶(3)上和支撑底板(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材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设备的支撑底板(1)、支撑腿(2)、用于支撑水泥砂浆混合的混合桶(3)和用于对水泥砂浆进行混合的流体撞击混合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底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混合桶(3),所述流体撞击混合机构(4)设置在混合桶(3)上和支撑底板(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撞击混合机构(4)包括电机(41)、内晃桶(42)、旋转轴(43)、若干对伸出杆(44)和若干个弧形对流板(45),所述电机(41)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1)的底部,所述支撑底板(1)的表面设置有轴承,所述旋转轴(43)的表面与支撑底板(1)上的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内晃桶(42),每一对所述伸出杆(44)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弧形对流板(45),若干对所述伸出杆(44)以旋转轴(43)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周分布,所述内晃桶(42)的材料为弹簧钢,所述内晃桶(42)的厚度为1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对流板(45)的迎水面为弧形凸起状,所述弧形对流板(45)的背水面为弧形凹陷状,若干个所述弧形对流板(45)中有两个弧形对流板(45)的背水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弧形撞流板(46),所述弧形撞流板(46)远离弧形对流板(45)的背水面的一侧面与另一个相近弧形对流板(45)的迎水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撞流板(46)由上而下呈逐渐远离旋转轴(43)的趋势,所述弧形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英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鸿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