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座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121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座装配设备。轴承座装配设备包括:第一供料装置,包括第一振动盘和第一输送组件,第一输送组件用于将胶圈座输送至第一预设位置处;第二供料装置,包括第二振动盘和第二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用于将从第二振动盘的出料口排出的轴承珠输送至第二预设位置处;第一注油装置;第一检测结构,包括驱动结构和与检测部,以通过检测部检测轴承座是否合格;出料装置,包括顶推结构和出料通道,顶推结构用于将合格的轴承座顶推至出料通道内;分度盘组件,包括分度盘和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供料装置、第一注油装置、第二供料装置、第一检测结构及出料装置沿分度盘的转动方向间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轴承座的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座装配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轴承座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空调设备
中,通常采用人工装配的方式对空调设备的轴承座进行装配,即采用人工装配的方式对轴承座的胶圈座和轴承珠进行装配。然而,上述装配方式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导致轴承座的加工效率较低。此外,人工装配的方式导致轴承座的加工质量参差不齐,影响轴承座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座装配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轴承座的装配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座装配设备,包括:第一供料装置,包括第一振动盘和第一输送组件,第一振动盘用于提供胶圈座,第一输送组件用于将从第一振动盘的出料口排出的胶圈座输送至第一预设位置处;第二供料装置,包括第二振动盘和第二输送组件,第二振动盘用于提供轴承珠,第二输送组件用于将从第二振动盘的出料口排出的轴承珠输送至第二预设位置处;第一注油装置,第一注油装置用于向胶圈座的第二安装孔内注入润滑介质;第一检测结构,包括驱动结构和与驱动结构连接的检测部,驱动结构驱动检测部伸入至完成装配后的轴承座内,以通过检测部检测轴承座是否合格;出料装置,包括顶推结构和出料通道,顶推结构用于将合格的轴承座顶推至出料通道内;分度盘组件,包括分度盘和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分度盘连接,以驱动分度盘转动;其中,第一供料装置、第一注油装置、第二供料装置、第一检测结构及出料装置沿分度盘的转动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均位于分度盘上且沿分度盘的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第一供料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结构,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结构,第一输送结构的进料端与第一振动盘的出料口对接;支撑组件,第一输送结构的出料端与支撑组件对接,支撑组件具有用于对胶圈座进行支撑的支撑状态和与胶圈座脱离配合的释放状态,第二检测结构用于检测支撑组件上是否放置有胶圈座;其中,在第二检测结构检测到胶圈座时,控制支撑组件由支撑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以将胶圈座释放在第一预设位置处。进一步地,支撑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一推动部,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一推动部连接,以驱动第一推动部推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远离彼此运动,进而使得支撑组件由支撑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进一步地,第一推动部具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第一滚动体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件上,第二滚动体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支撑件上;其中,第一倾斜面推动第一滚动体运动以带动第一支撑件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二倾斜面推动第二滚动体运动以带动第二支撑件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方向相反。进一步地,分度盘组件还包括多个夹具,多个夹具均设置在分度盘上且沿分度盘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二顶推部,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二顶推部连接,以驱动第二顶推部朝向胶圈座运动,进而将胶圈座压设在至少一个夹具上。进一步地,第一输送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连接,以用于向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施加朝向彼此运动的弹性力。进一步地,第一输送组件还包括:止挡结构,可伸缩地设置在支撑组件与出料端之间;第三驱动装置,与止挡结构连接;其中,在第二检测结构检测到胶圈座时,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止挡结构伸出,以用于对其余胶圈座限位止挡。进一步地,轴承座装配设备还包括供液装置,供液装置用于提供润滑介质;第一注油装置包括:注液结构,与供液装置连通且具有注液嘴;连接件,注液结构设置在连接件上;第四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与连接件连接,以驱动连接件运动以带动注液结构朝向胶圈座运动。进一步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输送结构,第二输送结构的进料端与第二振动盘的出料口对接;接料部,接料部位于第二输送结构的出料端,以用于对轴承珠限位止挡;接料部具有出料孔;第三顶推部,第三顶推部用于将位于接料部内的轴承珠推动至出料孔处,以使轴承珠从出料孔穿出后落在第二预设位置处。进一步地,接料部包括:L形挡筋,L形挡筋的长边对轴承珠限位止挡;底板,与L形挡筋连接且位于L形挡筋的下方,出料孔设置在底板上;其中,第三顶推部可伸缩地设置在L形挡筋的长边与短边之间,且第三顶推部的顶推方向与长边的延伸方向一致。进一步地,第二供料装置还包括第三检测结构,第三检测结构用于检测位于接料部内的轴承珠的端面是否与第二输送结构的输送方向平行设置;第二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五驱动装置,与第三顶推部连接;其中,在第三检测结构检测到轴承珠的端面与第二输送结构的输送方向平行设置时,第五驱动装置驱动第三顶推部带动轴承珠朝向出料孔运动。进一步地,第二输送组件还包括:第六驱动装置;第四顶推部,与第六驱动装置连接,第六驱动装置驱动第四顶推部向下顶推轴承珠,以将轴承珠压设在胶圈座内。进一步地,分度盘组件还包括多个夹具,分度盘具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一通孔与多个夹具一一对应地设置,各夹具具有用于安装胶圈座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其相对应的第一通孔连通;胶圈座包括胶圈座本体和设置在胶圈座本体上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伸入至第一通孔内,胶圈座本体位于第一安装孔内。进一步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轴承珠,轴承珠具有第二通孔,检测部伸入至完成装配后的轴承座内,以用于检测第二安装孔与第二通孔是否连通;其中,若检测部通过第二安装孔伸入至第二通孔内时,判断轴承座合格。进一步地,顶推结构位于分度盘的下方,以伸入至第一通孔内;出料装置还包括:遮挡结构,可活动地设置在出料通道上,遮挡结构具有遮挡出料通道的进料口的遮挡状态和避让进料口的避让状态;残次品存储结构;第七驱动装置,与遮挡结构连接;其中,在检测部检测到轴承座合格时,第七驱动装置驱动遮挡结构运动,以使遮挡结构处于避让状态;在检测部检测到轴承座不合格时,第七驱动装置驱动遮挡结构运动,以使遮挡结构处于遮挡状态,遮挡结构将不合格的轴承座引导至残次品存储结构内。进一步地,轴承座装配设备还包括:机座,第一供料装置、第二供料装置、第一注油装置、第一检测结构、出料装置及分度盘组件均设置在机座上;其中,机座具有出料口,出料口与出料通道连通。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轴承座的胶圈座和轴承珠进行组装时,启动第一振动盘,胶圈座在第一振动盘的振动下被第一输送组件输送至分度盘上的第一预设位置处。之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分度盘带动胶圈座转动至第一注油装置所在位置处,第一注油装置将润滑介质注入至胶圈座内,启动第二振动盘,轴承珠在第二振动盘的振动下进入至第二输送组件内。之后,分度盘继续带动胶圈座转动,当胶圈座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处时,第二输送组件将轴承珠输送至胶圈座内,以实现胶圈座和轴承珠的组装并形成轴承座。之后,分度盘继续带动完成装配后的轴承座转动至第一检测结构所在位置处,驱动结构驱动检测部伸入至完成装配后的轴承座内,以检测轴承座是否合格,若轴承座为合格件,则出料装置的顶推结构将合格件顶推至出料通道内,并完成轴承座的出料。...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供料装置(10),包括第一振动盘(11)和第一输送组件(12),所述第一振动盘(11)用于提供胶圈座(20),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2)用于将从所述第一振动盘(11)的出料口排出的所述胶圈座(20)输送至第一预设位置处;/n第二供料装置(30),包括第二振动盘(31)和第二输送组件(32),所述第二振动盘(31)用于提供轴承珠(40),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2)用于将从所述第二振动盘(31)的出料口排出的所述轴承珠(40)输送至第二预设位置处;/n第一注油装置(50),所述第一注油装置(50)用于向所述胶圈座(20)的第二安装孔(211)内注入润滑介质;/n第一检测结构(60),包括驱动结构(61)和与所述驱动结构(61)连接的检测部(62),所述驱动结构(61)驱动所述检测部(62)伸入至完成装配后的轴承座内,以通过所述检测部(62)检测所述轴承座是否合格;/n出料装置(70),包括顶推结构(71)和出料通道(72),所述顶推结构(71)用于将合格的所述轴承座顶推至所述出料通道(72)内;/n分度盘组件(80),包括分度盘(81)和第一驱动装置(8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2)与所述分度盘(81)连接,以驱动所述分度盘(81)转动;/n其中,所述第一供料装置(10)、所述第一注油装置(50)、所述第二供料装置(30)、所述第一检测结构(60)及所述出料装置(70)沿所述分度盘(81)的转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均位于所述分度盘(81)上且沿所述分度盘(81)的周向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供料装置(10),包括第一振动盘(11)和第一输送组件(12),所述第一振动盘(11)用于提供胶圈座(20),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2)用于将从所述第一振动盘(11)的出料口排出的所述胶圈座(20)输送至第一预设位置处;
第二供料装置(30),包括第二振动盘(31)和第二输送组件(32),所述第二振动盘(31)用于提供轴承珠(40),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2)用于将从所述第二振动盘(31)的出料口排出的所述轴承珠(40)输送至第二预设位置处;
第一注油装置(50),所述第一注油装置(50)用于向所述胶圈座(20)的第二安装孔(211)内注入润滑介质;
第一检测结构(60),包括驱动结构(61)和与所述驱动结构(61)连接的检测部(62),所述驱动结构(61)驱动所述检测部(62)伸入至完成装配后的轴承座内,以通过所述检测部(62)检测所述轴承座是否合格;
出料装置(70),包括顶推结构(71)和出料通道(72),所述顶推结构(71)用于将合格的所述轴承座顶推至所述出料通道(72)内;
分度盘组件(80),包括分度盘(81)和第一驱动装置(8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2)与所述分度盘(81)连接,以驱动所述分度盘(81)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供料装置(10)、所述第一注油装置(50)、所述第二供料装置(30)、所述第一检测结构(60)及所述出料装置(70)沿所述分度盘(81)的转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均位于所述分度盘(81)上且沿所述分度盘(81)的周向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料装置(10)还包括第二检测结构(13),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2)包括:
第一输送结构(121),所述第一输送结构(121)的进料端与所述第一振动盘(11)的出料口对接;
支撑组件(122),所述第一输送结构(121)的出料端与所述支撑组件(122)对接,所述支撑组件(122)具有用于对所述胶圈座(20)进行支撑的支撑状态和与所述胶圈座(20)脱离配合的释放状态,所述第二检测结构(13)用于检测所述支撑组件(122)上是否放置有所述胶圈座(20);
其中,在所述第二检测结构(13)检测到所述胶圈座(20)时,控制所述支撑组件(122)由所述支撑状态切换至所述释放状态,以将所述胶圈座(20)释放在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2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件(1221)和第二支撑件(1222),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2)还包括:
第二驱动装置(123);
第一推动部(124),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3)与所述第一推动部(124)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推动部(124)推动所述第一支撑件(122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222)远离彼此运动,进而使得所述支撑组件(122)由所述支撑状态切换至所述释放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部(124)具有第一倾斜面(1241)和第二倾斜面(1242),所述支撑组件(122)还包括第一滚动体(1223)和第二滚动体(1224),所述第一滚动体(122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1221)上,所述第二滚动体(1224)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1222)上;其中,所述第一倾斜面(1241)推动所述第一滚动体(1223)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支撑件(1221)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倾斜面(1242)推动所述第二滚动体(1224)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支撑件(1222)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度盘组件(80)还包括多个夹具(83),多个夹具(83)均设置在所述分度盘(81)上且沿所述分度盘(81)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2)还包括:
第二顶推部(125),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3)与所述第二顶推部(125)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顶推部(125)朝向所述胶圈座(20)运动,进而将所述胶圈座(20)压设在至少一个所述夹具(83)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2)还包括:
弹性件(126),所述弹性件(12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22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222)连接,以用于向所述第一支撑件(122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222)施加朝向彼此运动的弹性力。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2)还包括:
止挡结构(127),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122)与所述出料端之间;
第三驱动装置(128),与所述止挡结构(127)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二检测结构(13)检测到所述胶圈座(20)时,所述第三驱动装置(128)驱动所述止挡结构(127)伸出,以用于对其余胶圈座(20)限位止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装配设备还包括供液装置(90),所述供液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家辉程名箭贾志浩张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