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聚四氟乙烯的管式陶瓷膜表面超疏水改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式陶瓷膜表面改性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聚四氟乙烯的管式陶瓷膜表面超疏水改性方法。
技术介绍
在陶瓷膜表面构造疏水改性层通过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在表面构造微纳结构,第二步是采用低表面能物质进行接枝修饰,现阶段微纳结构的构造主流方法有水热生长法,溶胶凝胶法,激光融覆法、化学沉积法等,降低表面能的方法多采用硅烷接枝法。目前通过水热生长法在SiN平板陶瓷膜表面构造ZnO微纳结构以便于形成超疏水表面;通过三步化学沉积法在氧化铝基管式陶瓷膜表面沉积氧化锌微米棒/氧化铈纳米球复合来构造超疏水表面所需的微纳结构等;通过静电纺丝发引入聚四氟乙烯构造超疏水材料,其中静电纺丝主要构造微纳结构,聚四氟乙烯提供较低的表面能。水热生长法在针对平板陶瓷膜时体现出优越性,但针对管式陶瓷膜时,无法保证均匀性。Lv等学者在6061铝基材料上采用刻蚀-沉积吸附-热氧化固化的方法构造具备叶状层级结构的聚四氟乙烯-氧化铜涂层,所制备的涂层对众多液体包括水、墨水、牛奶、茶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聚四氟乙烯的管式陶瓷膜表面超疏水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管式陶瓷膜基体依次置于去离子水、乙醇中超声清洗,干燥后备用;/nS2、采用质量浓度为15-35g/L的乙基纤维素-无水乙醇溶胶作为胶态涂覆助剂,并添加PTFE的有机胺悬浮液,超声分散并搅拌均匀后,得到胶态涂覆液;/n其中,所述PTFE的有机胺悬浮液由PTFE、碱性有机分散剂和酰胺类化合物组成;/nS3、采用提拉浸渍法将经步骤S2得到的胶态涂覆液涂覆于步骤S1处理后的陶瓷膜基体上,再转移至管式马弗炉中进行热处理,冷却后得到表面超疏水的管式陶瓷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聚四氟乙烯的管式陶瓷膜表面超疏水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管式陶瓷膜基体依次置于去离子水、乙醇中超声清洗,干燥后备用;
S2、采用质量浓度为15-35g/L的乙基纤维素-无水乙醇溶胶作为胶态涂覆助剂,并添加PTFE的有机胺悬浮液,超声分散并搅拌均匀后,得到胶态涂覆液;
其中,所述PTFE的有机胺悬浮液由PTFE、碱性有机分散剂和酰胺类化合物组成;
S3、采用提拉浸渍法将经步骤S2得到的胶态涂覆液涂覆于步骤S1处理后的陶瓷膜基体上,再转移至管式马弗炉中进行热处理,冷却后得到表面超疏水的管式陶瓷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四氟乙烯的管式陶瓷膜表面超疏水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态涂覆助剂、所述PTFE、所述碱性有机分散剂和所述酰胺类化合物的用量比为1L:(35-175)g:(0.02-0.033)L:(12-2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四氟乙烯的管式陶瓷膜表面超疏水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TFE的粒径尺寸为5-10μm,且比表面大于7.5m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四氟乙烯的管式陶瓷膜表面超疏水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有机分散剂选自三乙醇胺、二乙胺或2-羟基乙胺中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四氟乙烯的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玉珍,李明哲,傅宏明,张云涛,陈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