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矿防灭火的胶体泡沫产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77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7
一种用于煤矿防灭火的胶体泡沫产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进料管;与进料管相连的文丘里管;与文丘里管相连的泡沫发生器;与泡沫发生器相连的混流装置;设置于文丘里管前端的高压气体进管和水进管;设置于泡沫发生器入口处的文丘里管,并在文丘里管的负压区设置进料管;设置于文丘里管出口处的可拆卸多维发泡网;设置于混流装置内部的叶轮;在混流装置中轴上设置搅拌叶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泡沫发生装置后加设混流搅拌装置,使胶体和泡沫混合均匀,保证胶体完全包裹泡沫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包裹泡沫的胶体分子作为骨架极大延迟泡沫半衰期和保水性,能对煤体火灾进行有效覆盖隔绝氧气同时包裹的水起到降温的作用,达到很好的灭火效果,结构紧凑合理,发泡量大且胶体泡沫质量好,适用于煤矿井下快速扑灭煤自燃火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煤矿防灭火的胶体泡沫产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煤矿防灭火的胶体泡沫产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是一种用于防止和扑灭煤矿火灾的胶体泡沫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采空区煤炭自燃是我国煤矿主要灾害之一,每年因煤炭自燃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约200亿,烧毁煤量达1000-1360万吨,且常诱发瓦斯爆炸等次生灾害。此外煤炭中含有大量碳和硫元素,自燃过程中产生许多CO、SO2、CO2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近年来为了有效防治煤自燃事故,国内外在传统水基泡沫、无机固化泡沫、三相泡沫、胶体泡沫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传统的煤矿防灭火技术存在明显不足,如采用注水、灌浆技术,水和浆液在采空区中只是沿着地势低的地方流动,不能对采空区进行均匀地覆盖,且不能向高处堆积;惰气易随漏风逸散,降低灭火能力,传统铵盐胶体对环境影响大,在其胶凝过程中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刺激性气体;泡沫以及三相泡沫虽然扩散范围大具有一定的堆积性,但泡沫稳定时间短。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胶体泡沫防灭火材料,但现有设备仍存在发泡倍数低,胶体和泡沫混合不均匀的问题。<br>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煤矿防灭火的胶体泡沫产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n进料管(1)/n与所述进料管(1)出口端相连的文丘里管(2):/n与所述文丘里管(2)出口端相连的泡沫发生器(3):/n与所述泡沫发生器(3)出口端相连的混流装置(4):/n设置于文丘里管(2)前端的高压气体进管(a)和水进管(b):/n设置于泡沫发生器(3)入口处的文丘里管(2),并在文丘里管的负压区设置进料管(c)、(d):/n设置于文丘里管(2)出口处的可拆卸多维发泡网(5)/n设置于混流装置(4)内部的叶轮(6):/n其特征在于:/n在混流装置中轴(7)上设置搅拌叶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矿防灭火的胶体泡沫产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
进料管(1)
与所述进料管(1)出口端相连的文丘里管(2):
与所述文丘里管(2)出口端相连的泡沫发生器(3):
与所述泡沫发生器(3)出口端相连的混流装置(4):
设置于文丘里管(2)前端的高压气体进管(a)和水进管(b):
设置于泡沫发生器(3)入口处的文丘里管(2),并在文丘里管的负压区设置进料管(c)、(d):
设置于文丘里管(2)出口处的可拆卸多维发泡网(5)
设置于混流装置(4)内部的叶轮(6):
其特征在于:
在混流装置中轴(7)上设置搅拌叶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防灭火的胶体泡沫产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文丘里管(2)前端的高压气体进管(a)和水进管(b),高压气体来源于矿井地下高压通风管,水来源于矿井下高压地下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防灭火的胶体泡沫产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的负压区设置进料管(c)、(d)分别连接胶凝剂罐(e)和交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威武薛强王佳辰王莲莲方成业苏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