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0752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假肢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假肢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动假肢本体、姿态信号感应模块及控制模块;电动假肢本体包括驱动机构、假肢本体,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假肢本体,能驱动假肢本体动作;姿态信号感应模块用以感应设定第二部位的姿态信号;控制模块用以接收所述姿态信号感应模块发送的姿态信号,并以此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并向所述电动假肢本体发送对应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假肢智能控制系统,可供残疾人员便捷地对假肢进行控制,提高控制的效率及精确度,提高生活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假肢智能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假肢控制
,涉及一种假肢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假肢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了方便残疾人的生活、工作,出现了电动假肢,可以通过感应使用者的生物信号,控制电动假肢的动作。然而,现有针对电动假肢的控制,通常只能用切换的方式控制电动手、手腕或手肘,而不能同时控制上述三个对象;这样的控制方式比较繁琐,在一定程度上给使用电动假肢的高位截肢用户带来不便。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假肢控制方式,以便克服现有假肢控制方式存在的上述至少部分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假肢智能控制系统,可供残疾人员便捷地对假肢进行控制,提高控制的效率及精确度,提高生活的便捷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假肢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假肢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动假肢本体,包括驱动机构、假肢本体,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假肢本体,能驱动假肢本体动作;姿态信号感应模块,用以感应设定第二部位的姿态信号;控制模块,其输入端连接所述姿态信号感应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入端;用以接收所述姿态信号感应模块发送的姿态信号,并能向所述驱动机构发送对应控制信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假肢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肌电信号感应模块,用以感应设定第一部位的肌电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肌电信号感应模块的输出端,用以接收所述肌电信号感应模块及姿态信号感应模块发送的信号,并能向所述驱动机构发送对应控制信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肌电信号感应模块及控制模块设置于电动假肢本体,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有第一通讯模块;所述姿态信号感应模块设有第二微处理器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连接第二通讯模块;所述姿态信号感应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能进行通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动假肢本体包括电动手臂本体,所述电动手臂本体包括上臂本体、电动肘关节部件、前臂本体、电动手腕部件及电动手;所述电动肘关节部件分别连接上臂本体及前臂本体,所述前臂本体通过电动手腕部件连接电动手;所述电动肘关节部件包括肘关节本体及肘关节驱动机构;所述电动手腕部件包括手腕本体及手腕驱动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动手包括手掌、五根手指及手指驱动机构;所述手指驱动机构连接对应手指,能驱动对应手指执行设定动作;所述假肢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肌电信号感应模块,用以感应设定第一部位的肌电信号;所述肌电信号感应模块用以感应与电动手臂本体连接部位的肌电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以根据所述肌电信号感应模块感应的肌电信号控制所述手指驱动机构的驱动动作;所述姿态信号感应模块用以感应足部或腿部的姿态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以根据所述姿态信号感应模块感应的姿态信号控制所述手腕驱动机构或/和肘部驱动机构的驱动动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动假肢本体包括电动腿脚本体,所述电动腿脚本体包括大腿本体、电动膝关节部件、小腿本体、电动脚腕部件及电动脚;所述电动膝关节部件分别连接大腿本体及小腿本体,所述小腿本体通过电动脚腕部件连接电动脚;所述电动膝关节部件包括膝关节本体及膝关节驱动机构;所述电动脚腕部件包括脚腕本体及脚腕驱动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假肢智能控制系统,可供残疾人员便捷地对假肢进行控制,提高控制的效率及精确度,提高生活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假肢智能控制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假肢智能控制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假肢智能控制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动假肢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假肢智能控制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假肢智能控制方法的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俯仰轴、翻滚轴、偏航轴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为了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该部分的描述只针对几个典型的实施例,本技术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描述的范围。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手段与实施例中的一些技术特征进行相互替换也在本技术描述和保护的范围内。说明书中的“连接”既包含直接连接,也包含间接连接。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假肢智能控制系统,图1至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假肢智能控制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假肢智能控制方法的原理图;请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6,所述假肢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动假肢本体1、姿态信号感应模块2及控制模块3。所述电动假肢本体1包括驱动机构101、假肢本体102,所述驱动机构101连接假肢本体102,能驱动假肢本体102动作;所述姿态信号感应模块2用以感应设定第二部位的姿态信号。所述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姿态信号感应模块2的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101的输入端;用以接收所述姿态信号感应模块2发送的姿态信号,并能向所述驱动机构101发送对应控制信号。在一实施例中,姿态信号感应模块2可以是多轴磁传感器,如可以是3轴磁传感器、6轴磁传感器、9轴磁传感器等等。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假肢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肌电信号感应模块4,用以感应设定第一部位的肌电信号。所述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肌电信号感应模块4的输出端,用以接收所述肌电信号感应模块4及姿态信号感应模块2发送的信号,并能向所述驱动机构101发送对应控制信号。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肌电信号感应模块及控制模块设置于电动假肢本体,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有第一通讯模块;所述姿态信号感应模块连接有第二微处理器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可以是姿态信号感应模块自备的第二微处理器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也可以是连接的其他机构),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连接第二通讯模块;所述姿态信号感应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能进行通讯。电动假肢本体设有电池,姿态信号感应模块连有电池。在一实施例中,电动假肢本体包括电动手臂(含手部),电动手臂可以安装在残疾人残存的肘关节处(对于肘关节全部损伤的情况,可以设置于人体肩膀侧);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控制电动手臂的动作。如可以通过腿部或/和脚部上设置姿态传感器,用来感应腿部或/和脚部姿态信号,从而控制电动手臂的动作;通过人体手臂处设置肌电传感器,用来接收人体手臂(或肩部,也可以是其他部位)部位的肌电信号,从而能控制电动手的动作。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动假肢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假肢智能控制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参阅图4、图5,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假肢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肢智能控制系统包括:/n电动假肢本体,包括驱动机构、假肢本体,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假肢本体,能驱动假肢本体动作;/n姿态信号感应模块,用以感应人体设定第二部位的姿态信号;/n控制模块,其输入端连接所述姿态信号感应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入端;用以接收所述姿态信号感应模块发送的姿态信号,并能向所述驱动机构发送对应控制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肢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肢智能控制系统包括:
电动假肢本体,包括驱动机构、假肢本体,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假肢本体,能驱动假肢本体动作;
姿态信号感应模块,用以感应人体设定第二部位的姿态信号;
控制模块,其输入端连接所述姿态信号感应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入端;用以接收所述姿态信号感应模块发送的姿态信号,并能向所述驱动机构发送对应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假肢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肌电信号感应模块,用以感应人体设定第一部位的肌电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肌电信号感应模块的输出端,用以接收所述肌电信号感应模块及姿态信号感应模块发送的信号,并能向所述驱动机构发送对应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肢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肌电信号感应模块及控制模块设置于电动假肢本体,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有第一通讯模块;
所述姿态信号感应模块设有第二微处理器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连接第二通讯模块;所述姿态信号感应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能进行通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假肢本体包括电动手臂本体,所述电动手臂本体包括上臂本体、电动肘关节部件、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斌倪华良朱伟国沈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