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吉安红毛鸭生长性能的杂交育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037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吉安红毛鸭生长性能的杂交育种方法,涉及家禽遗传育种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吉安红毛鸭进行提纯选育,得到了品种较纯、生长性能较好的吉安红毛鸭,再以提纯选育好的吉安红毛鸭为基础,引入北京鸭、靖西大麻鸭等国内优良肉鸭品种进行杂交配套组合,测定杂交子代的早期生长速度、屠宰性能、肉用性能、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比较得出北京鸭为父本,吉安红毛鸭为母本时为最佳杂交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吉安红毛鸭早期生长速度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有效地带动了吉安红毛鸭产业化的发展,同时提供了安全、高效、优质的禽类食品,对促进肉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吉安红毛鸭生长性能的杂交育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禽遗传育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高吉安红毛鸭生长性能的杂交育种方法。
技术介绍
吉安红毛鸭是江西特有的肉蛋兼用型品种,是加工“南安板鸭”的最佳原料鸭,现已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具有肉嫩、瘦肉率高、耐粗饲、觅食力强、羽毛生长与体重增长同步、加工板鸭后成品造型好等重要优良性状。何宗亮等测定发现,吉安红毛鸭必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9.68%,且肉质细嫩,肉鲜味美,鲜用口感好,是当地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鲜用鸭种。同时,利用吉安红毛鸭作为原材料加工出来的板鸭,成品造型呈桃园型、皮板色泽白亮如玉、肉质香嫩、毛脚干净度达77.12%,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且成品出口率明显高于其它品种。但其也存在生长速度慢、个体偏小、消耗多等诸多不足,使吉安红毛鸭缺乏市场竞争力。造成板鸭加工场引进国外生长快的肉用鸭商用配套系如樱桃谷鸭作为板鸭加工的素材,严重制约了本土养鸭业的发展。另外,用快速生长型肉鸭生产的板鸭风味不佳、质量下降,极不利于板鸭加工业的发展,不利于提高吉安红毛鸭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不利于吉安红毛鸭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吉安红毛鸭多年来未经过系统选育,其生产性能参差不齐、养殖成本较高,已不能满足产业化生产需求。因此,吉安红毛鸭品种的遗传改良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吉安红毛鸭生长性能的杂交育种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对吉安红毛鸭进行遗传改良,提升其生长性能,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肉鸭产品。<b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提高吉安红毛鸭生长性能的杂交育种方法,选用北京鸭或靖西大麻鸭与吉安红毛鸭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改良的吉安红毛鸭。优选的,所述亲本吉安红毛鸭的培育方法为:在吉安红毛鸭基础群中采用父系半同胞结合全同胞家系选育方法,利用综合指数选择对公鸭进行家系选择,对母鸭进行家系、个体、同胞相结合的综合选择,经4个世代选育得到。优选的,所述的吉安红毛鸭基础群由吉水八都吉安红毛鸭原种场所产吉安红毛鸭构建。优选的,所述的北京鸭为北京鸭Z9系。优选的,以北京鸭为父本,吉安红毛鸭为母本进行杂交。优选的,所述的靖西大麻鸭为经纯系选育的靖西大麻鸭。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吉安红毛鸭基础群中采用父系半同胞结合全同胞家系选育方法,利用综合指数选择对公鸭进行家系选择,对母鸭进行家系、个体、同胞相结合的综合选择,经4个世代选育,得到的吉安红毛鸭品系外貌特征符合本品种特征,早期生长性能趋于稳定,70、90、120日龄体重分别达1474.62g,1558.39g,1776.39g,300日龄体重达1873.26g;产蛋性能及繁殖性能均有所提高,5%产蛋日龄由0世代的134~136天缩短至130~132天;群体达50%产蛋率的日龄由0世代的180~186天缩短至175~180天;500日龄产蛋量由0世代的230枚提高到242枚,每枚蛋重由0世代的63.5g提高到65.1g。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预期选育目标,选育效果明显。本专利技术以提纯选育好的吉安红毛鸭为基础,引入北京鸭、靖西大麻鸭等国内优良肉鸭品种进行杂交配套组合,筛选最佳配套组合对北♂x吉♀(简称BH),吉♂x北♀(简称HB),靖♂x吉♀(简称JH),吉♂x靖♀(简称HJ)4个杂交组合一代进行了早期生长速度测定。亲代吉安红毛鸭10周龄平均体重为1474.62g,而杂交一代10周龄BH、HB、JH、HJ平均体重分别2086.11g、2111.67g、1974.17g、2115.71g,分别比父母代同日龄吉安红毛鸭增重611.49g、637.05g、499.55g、641.09g。4个杂交一代70日龄体重均比同日龄吉安红毛鸭体重大。BH、HB、JH、HJ屠宰率分别为90.36%、87.45%、88.13%、87.45%,全净膛率分别为76.17%、74.21%、73.87、74.21%,4个杂交一代屠体率均在85%以上,全净膛率均在70%以上,表明4个杂交组合肉用性能好,但BH组合肉用性能最佳。4个杂交一代肉质性能测定结果显示,BH、HB、JH、HJ肌苷酸含量(单位mg/g)分别为3.32、3.21、3.28、3.20;谷氨酸含量(单位g/100g)分别为3.67、3.51、3.56、3.76;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0.23、20.25、20.20、20.05;肌苷酸4个杂交组合差异不显著,谷氨酸含量BH略高于JH组合,但差异不显著。BH杂交一代胸肌中硬脂酸、山嵛酸、十五碳烯酸、油酸、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腿肌中硬脂酸、花生酸、十五碳烯酸、亚油酸、亚麻酸、介子酸、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其他三个杂交组合(P<0.01),说明BH杂交组合肌肉风味可能更优于其他3个杂交组合。综合比较4个杂交组合的早期生长速度、屠宰性能、肉用性能,显示BH组合为最佳配套组合。本专利技术通过选育吉安红毛鸭并与北京鸭、靖西大麻鸭杂交,使得红毛鸭生长速度得到一定提高,且杂交一代上市日龄体重符合做板鸭要求,屠宰性能及肉质性能均较好,相比较而言,BH组合为最佳配套组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能为吉安红毛鸭保护、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解决了吉安红毛鸭早期生长速度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有效地带动了吉安红毛鸭产业化的发展,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安全、高效、优质的禽类食品,对促进肉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杂交方案流程图;图2为纯系选育后的吉安红毛鸭。具体实施方式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专利技术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实施例1吉安红毛鸭的提纯复壮1、实验方法(1)基础群构建2016年从吉水八都吉安红毛鸭原种场挑选别选出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特征且发育良好的吉安红毛鸭公鸭100羽、母鸭1200羽做为吉安红毛鸭的基础群。(2)选育方法出雏雏鸭选择:首先用捏肛法进行雌雄鉴别;母鸭只选留外貌特征符合品系育种要求、健康结实的雏鸭,佩戴翅号;公鸭选择外貌特征符合品系育种要求、健康结实、体型适中的雏鸭,家系选育时每个亲本家系随机选留40-50只佩戴翅号,个体选育时每个亲本母鸭家系随机选留2-3只佩戴翅号。10周龄雏鸭选择:首先剔除羽色、胫色、喙色等不符合品系育种要求,以及有体格缺陷的个体。在此基础上,家系选育时选留体重在群体平均值附近的,每个亲本家系选留8-10只公鸭;个体选留体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吉安红毛鸭生长性能的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北京鸭或靖西大麻鸭与吉安红毛鸭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改良的的吉安红毛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吉安红毛鸭生长性能的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北京鸭或靖西大麻鸭与吉安红毛鸭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改良的的吉安红毛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吉安红毛鸭生长性能的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本吉安红毛鸭的培育方法为:在吉安红毛鸭基础群中采用父系半同胞结合全同胞家系选育方法,利用综合指数选择对公鸭进行家系选择,对母鸭进行家系、个体、同胞相结合的综合选择,经4个世代选育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吉安红毛鸭生长性能的杂交育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华员黄江南李海琴刘晨龙韦启鹏魏岳唐维国陈小连张国生赖贻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