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炒锅,属于日常生活用品。它解决了现有的电炒锅热效率偏低且安全性能不高的问题。本电炒锅包括锅体和底座,所述的锅体可分离地放置在底座上,锅体和底座之间设有电源插接机构,锅体的外壁上设有加热体,加热体呈条状,并在其外表面套有若干个耐高温的绝缘套,相邻两个绝缘套之间存在间隙,上述的电源插接机构对加热体供电。本电炒锅加热体的表面套有若干个耐高温的绝缘套,相邻两个绝缘套之间存在间隙,方便加热体盘成螺旋状对锅体均匀加热。此外,使空隙处暴露在外的加热体部分无需通过绝缘套进行传热而直接可对锅体进行加热,提高了热效率。同时绝缘套又将加热体和锅体底部隔离开来,防止锅体带电,提高了安全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涉及一种电炒锅。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电炒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都市人的厨 房中。它既可以用来炒菜,亦可进行煎、炸操作,煲汤、炖肉的 功夫也不错,虽然比明火炒菜少了一些情趣,但方便、清洁及可 以自由调节温度等诸多优点仍使之大有取代传统炒锅之势。目前,市面上的电炒锅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1、电炉式,这 种电炒锅的炉体似普通的电炉,但它与锅底接触的部分加工成了 凹面,电炉丝直接镶嵌于炉体的凹槽之中。这种电炒锅由于电炉 丝直接暴露在外,因此当炉丝与锅体相碰时,炒锅易带电,安全 性能不好。此外,这种炉体的电炒锅的热量容易散失,效率也低。 2、连体式,锅与炉体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这种电炒锅的热效 率比电炉式有所改善。但是这种电炒锅的安全性能仍不是很好, 而且洗涤必须十分小心。3、分体式,电炒锅与炉体可以分离,炉 体的加热部件直接浇铸于合金铝之中,炉体的面与炒锅锅底的面 完全吻合,热效率一般且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电炒锅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而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稳固,热效率高,安全性能高且受热均 匀的电炒锅。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炒锅, 包括锅体和底座,所述的锅体可分离地放置在底座上,锅体和底座之间设有电源插接机构,锅体的外壁上设有加热体,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加热体呈条状,并在其外表面套有若干个耐高温的绝 缘套,相邻两个绝缘套之间存在间隙,上述的电源插接机构对加 热体供电。通电工作后,底座通过电源插接机构对加热体供电,加热体 作为热源通电后发热。加热体设置在锅体外壁上,其表面依次套 有若干个绝缘套,绝缘套受热后再对锅体进行加热,相邻两个绝 缘套之间的加热体部分暴露在外,无需通过绝缘套传热直接对锅 体进行加热,同时绝缘套又将加热体和锅体底部隔离开来,防止 锅体带电。在上述的一种电炒锅中,所述的绝缘套呈圆筒状,由陶瓷材 料制成。绝缘套起绝缘作用,由陶瓷材料制成的绝缘套耐高温且 硬度高。在上述的一种电炒锅中,所述的加热体为电热丝,电热丝呈 螺旋状设置在锅体的外壁上。电热丝作为加热体是较为平常的, 将电热丝盘成螺旋状利于对整个锅体均匀加热。在上述的一种电炒锅中,所述的电源插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底 座上的电插头、锅体底部与电插头配合的电插座及控制电路,上 述的加热体与电插座相连,电插头连接在控制电路上。随着锅体 在底座上的降落,电插头与电插座配合,加热体接通后持续发热。 锅体与底座分离或控制电路停止对加热体供电后,加热体停止发 执。在上述的一种电炒锅中,所述的电插座包括固连在锅体底部 的内导电片和外导电片,内导电片和外导电片与锅体底部同心且 均为环状,上述的加热体连接在外导电片与内导电片之间,所述 的电插头包括两个分别与上述的内导电片和外导电片配合设置的 电接头。锅体放置于底座上时,底座上的两个电接头分别与锅体 底部的内导电片和外导电片接触,外导电片与内导电片之间通过加热体连接,通电工作后,电流依次流过电接头、内导电片、加 热体、外导电片、电接头形成回路,使加热体通电发热。在上述的一种电炒锅中,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器、 显示器、电源以及与中央处理器相连的控温按钮和用于检测锅体 温度的温度探测器,控温按钮与显示器相连并将所设定的温度数 值在显示器上显示,电源串接一个电源开关后对整个控制电路供 电。控温按钮将所设定的温度数值显示在显示器上,中央处理器 对温度探测器检测到的锅体的温度数据和控温按钮所设定的温度 数值进行比较, 一旦锅体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则停止对加热体通电。在上述的一种电炒锅中,所述的锅体底部的中心设有一个凸 块,底座上与凸块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个与控制电路相连,并通 过凸块进行闭合的控制开关,所述的凸块与控制开关的周围分别 环绕设有相互配合的环形传导片,环形传导片分别与锅体上的温 度探测器及底座上的控制开关相连。锅体配合放置在底座上时,凸块下压使控制开关闭合,整个 电炒锅进入工作状态,锅体与底座分离后,控制开关重新被断开, 电炒锅停止工作。温度探测器用于检测锅体的温度是否达到所设 定的温度,随着锅体在底座上的降落,整个电炒锅进入工作状态, 电流依次通过环形传导片、温度探测器、凸块、控制开关,将温 度探测器导通,使其对锅体的温度进行检测。温度检测器将检测 到的温度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器,再由中央处理器根据温度信号 决定是否停止对加热体供电。在上述的一种电炒锅中,所述的温度探测器为热电偶,热电 偶连接在上述的凸块和锅体上的环形传导片之间,并与锅体底部 接触。热电偶作为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其测量精 精度高和测量范围广。在上述的一种电炒锅中,所述的锅体底部设有一个环形的支 脚,并相应的在底座上开有环形的支脚槽,支脚与支脚槽配合设 置。锅体与底座配合放置时,锅体底部的支脚刚好嵌入到支脚槽 中,当需要将锅体单独放置时,支脚也可起到支撑锅体的作用。在上述的一种电炒锅中,所述的锅体置于一个形状与其相匹 配的护壳中,该护壳与锅体固连。锅体和加热体全部置于护壳中。在上述的一种电炒锅中,所述的护壳与绝缘套之间设有一层 由导热系数低的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层。保温层起保温作用,提 高热效率,同时将套在加热体上的绝缘套紧压在锅体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炒锅加热体的表面套有若干个耐高温 的绝缘套,相邻两个绝缘套之间存在间隙,方便加热体盘成螺旋 状对锅体均匀加热。此外,使空隙处暴露在外的加热体部分无需 通过绝缘套进行传热而直接可对锅体进行加热,提高了热效率。 同时绝缘套又将加热体和锅体底部隔离开来,防止锅体带电,使 用时的安全性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电炒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电炒锅中锅体的底部视图。图3是本电炒锅中控制电路的原理方框图。图4是本电炒锅中加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锅体;2、底座;3、电接头;4、控制开关;5、内 导电片;6、外导电片;7、凸块;71、环形传导片;8、小瓷套; 9、热电偶;10、显示器;11、控温按钮;12、电热丝;13、保温 层;14、护壳;15、支脚;15a、支脚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技术为分体式电炒锅,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锅体1和底座2,锅体1可分离地放置在底座2上,底座2内部设有控 制电路,锅体1的外壁上设有加热体。锅体l置于一个形状与其 相匹配的塑料护壳14中,该塑料护壳14与锅体1固连。塑料护 壳14与加热体之间设有一层由导热系数低的保温材料制成的保 温层13。本实施例中,加热体为电热丝12。锅体1的底部设有内导电片5和外导电片6,内导电片5和 外导电片6与锅体1底部同心且均为环状,两者通过电热丝12 导通。底座2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上述的外导电片6和内导电片5 配合设置的电接头3,电接头3与控制电路连接。锅体1的底部 中心设有一凸块7,并在凸块7的周围环绕设置有环形传导片71。底座2上与凸块7相应位置设有一个与控制电路相连的控制 开关4。同时,控制开关4的周围同样环绕设有环形传导片71, 锅体1与底座2配合后,两者的环形传导片71接触导通。锅体1底部设有温度探测器,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炒锅,包括锅体(1)和底座(2),所述的锅体(1)可分离地放置在底座(2)上,锅体(1)和底座(2)之间设有电源插接机构,锅体(1)的外壁上设有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体呈条状,并在其外表面套有若干个耐高温的绝缘套,相邻两个绝缘套之间存在间隙,上述的电源插接机构对加热体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炒锅,包括锅体(1)和底座(2),所述的锅体(1)可分离地放置在底座(2)上,锅体(1)和底座(2)之间设有电源插接机构,锅体(1)的外壁上设有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体呈条状,并在其外表面套有若干个耐高温的绝缘套,相邻两个绝缘套之间存在间隙,上述的电源插接机构对加热体供电。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绝缘套呈圆筒状,由陶瓷材料制成。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加热体为电热丝(12),电热丝(12)呈螺旋状设置在锅体(1) 的外壁上。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炒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源插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2)上的电插头、锅体(1) 底部与电插头配合的电插座及控制电路,上述的加热体与电插座 相连,电插头连接在控制电路上。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电插座包括固连在锅体(l)底部的内导电片(5)和外导电片(6), 内导电片(5)和外导电片(6)与锅体(1)底部同心且均为环状, 上述的加热体连接在外导电片(6)与内导电片(5)之间,所述 的电插头包括两个分别与上述的内导电片(5)和外导电片(6) 配合设置的电接头(3)。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控制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器、显示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吕海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