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种植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8033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种植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环境生态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椰棕丝作为护岸材料用于生态种植卷,所用椰棕丝具有质地坚实、耐磨性好以及防水的特性,而且椰棕丝的弹性优异,不易断裂,同时椰棕丝能够抵抗微生物的剥蚀以及海水长久的侵蚀,能够保证发挥护岸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生态种植卷结构简单、容易制备、耐冲刷、耐久性强,恢复生态效果好,能够实现土质驳岸和硬质化驳岸的生态化改造,能满足河道治理过程中对河岸抗河水冲刷、生物相容性、使用持久性等各方面的要求,对提升城市水体生态环境质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种植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生态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生态种植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为保障城市水安全、蓄洪排涝,城市内河道、湖泊等自然水体驳岸往往被改造成混凝土、浆砌石等硬质化形式。硬质化驳岸阻隔了水体与岸上生态环境的连通,造成水体生态系统破坏、水质随之恶化。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水体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河道、湖泊等自然水体的驳岸生态化改造已经成为水环境生态治理领域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目前,国内主流的驳岸生态化改造方式包括:生态混凝土护岸、生态砌块护岸、植生袋护岸和蜂巢格室护岸等形式。但是受驳岸改造中选用的混凝土、PE和种植土等传统材料的限制,采用不同驳岸生态化改造方式在抗冲刷能力、生物相容性、持久性等方面差异较大,难以做到各项性能的平衡。因此,研发一种在抗河水冲刷、生物相容性、使用持久性等各方面均满足驳岸生态化改造的护岸材料,将对提升城市水体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种植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生态种植卷能满足河道治理过程中对河岸抗河水冲刷、生物相容性、使用持久性等各方面的要求。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种植卷,由种植卷本体卷制而成,所述种植卷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土壤基质层、椰棕丝层和椰棕纤维网片层,所述土壤基质层为所述生态种植卷的最内层。优选的,所述椰棕丝层中椰棕丝为长纤维椰棕丝,所述长纤维椰棕丝的平均长度≥15cm。优选的,所述长纤维椰棕丝的用量为4~6kg长纤维椰棕丝/1米生态种植卷。优选的,所述椰棕纤维网片层中椰棕纤维网片的宽度与生态种植卷直径之比>4.5。优选的,所述椰棕纤维网片的网孔孔径为2~6cm。优选的,所述生态种植卷为圆柱体形状,所述生态种植卷的圆柱直径为20~40cm。优选的,所述生态种植卷的整体密度≥0.07g/cm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生态种植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椰棕丝铺洒于椰棕纤维网片上,在椰棕纤维网片层上形成椰棕丝层;将土壤基质放置于所述椰棕丝层上,形成土壤基质层,得到种植卷本体;将所述种植卷本体沿轴线方向进行卷制加工,得到生态种植卷。优选的,完成所述卷制加工后,还包括将所得卷体两端和沿轴线接缝处用椰棕绳捆扎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生态种植卷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生态种植卷在驳岸生态化改造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种植卷,由种植卷本体卷制而成,所述种植卷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土壤基质层、椰棕丝层和椰棕纤维网片层,所述土壤基质层为所述生态种植卷的最内层。本专利技术以椰棕丝作为护岸材料用于生态种植卷,所用椰棕丝具有质地坚实、耐磨性好以及防水的特性,而且椰棕丝的弹性优异,不易断裂,同时椰棕丝能够抵抗微生物的剥蚀以及海水长久的侵蚀。本专利技术所述生态种植卷结构简单、容易制备、耐冲刷、耐久性强,恢复生态效果好,能够实现土质驳岸和硬质化驳岸的生态化改造,能满足河道治理过程中对河岸抗河水冲刷、生物相容性、使用持久性等各方面的要求,对提升城市水体生态环境质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用长纤维椰棕丝实物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椰棕纤维网片层上形成椰棕丝层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生态种植卷实物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生态种植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种植卷,由种植卷本体卷制而成,所述种植卷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土壤基质层、椰棕丝层和椰棕纤维网片层,所述土壤基质层为所述生态种植卷的最内层。在本专利技术中,若无特殊说明,所需原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商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种植卷由种植卷本体卷制而成,所述种植卷本体包括土壤基质层,所述土壤基质层的厚度优选为10~50mm,更优选为20~30mm;所述土壤基质的用量优选为0.15~0.18kg/卷,更优选为0.16~0.17kg/卷。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土壤基质层为所述生态种植卷的最内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土壤基质层所用土壤基质优选为草炭土,所述土壤基质的有机质含量优选≥30%,比重优选为0.7~1.05,pH值优选为5.5~6.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种植卷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土壤基质层上的椰棕丝层;所述椰棕丝层中椰棕丝优选为长纤维椰棕丝(如图1所示),所述长纤维椰棕丝的平均长度优选≥15cm,直径优选为0.2~0.5mm。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长纤维椰棕丝的用量优选为4~6kg长纤维椰棕丝/1米生态种植卷,更优选为4.5~5.5kg长纤维椰棕丝/1米生态种植卷。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椰棕丝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选用本领域熟知的市售商品即可。本专利技术所用椰棕丝为椰子表面的植物组织,属于天然纤维,具有质地坚实、耐磨性好以及防水的特性,而且椰棕丝的弹性优异,不易断裂,同时椰棕丝能够抵抗微生物的剥蚀以及海水长久的侵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种植卷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椰棕丝层上的椰棕纤维网片层(如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椰棕纤维网片层中椰棕纤维网片的宽度与生态种植卷直径之比优选>4.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椰棕纤维网片的网孔孔径优选为2~6cm,更优选为3~5cm,进一步优选为3.5~4.5cm。本专利技术使用椰棕纤维网片并限定其网孔孔径,以便于后期植物种植和生长。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椰棕纤维网片的厚度优选为2~5cm,更优选为3~4cm。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椰棕纤维网片采用长纤维椰棕丝编织而成,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椰棕纤维网片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选用本领域熟知的市售商品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生态种植卷优选为圆柱体形状,所述生态种植卷的圆柱直径优选为20~40cm,更优选为25~35cm。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生态种植卷的长度没有特殊的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生态种植卷的整体密度优选≥0.07g/cm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生态种植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椰棕丝铺洒于椰棕纤维网片上,在椰棕纤维网片层上形成椰棕丝层;将土壤基质放置于所述椰棕丝层上,形成土壤基质层,得到种植卷本体;将所述种植卷本体沿轴线方向进行卷制加工,得到生态种植卷。本专利技术将椰棕丝平铺于椰棕纤维网片上,在椰棕纤维网片层上形成椰棕丝层。在本专利技术中,将将椰棕丝铺洒于椰棕纤维网片上前,优选将椰棕纤维网片裁剪为所需要的尺寸,然后价格椰棕纤维网片平铺后,将椰棕丝均匀铺洒于椰棕纤维网片上,在椰棕纤维网片层上形成椰棕丝层。本专利技术对所述裁剪和铺洒的过程没有特殊的限定,按照本领域熟知的过程进行即可。在椰棕纤维网片层上形成椰棕丝层后,本专利技术将土壤基质放置于所述椰棕丝层上,形成土壤基质层,得到种植卷本体。本专利技术对将土壤基质放置于所述椰棕层上的过程没有特殊的限定,能够将土壤基质均匀放置于椰棕丝层上即可。得到种植卷本体后,本专利技术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种植卷,由种植卷本体卷制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卷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土壤基质层、椰棕丝层和椰棕纤维网片层,所述土壤基质层为所述生态种植卷的最内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种植卷,由种植卷本体卷制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卷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土壤基质层、椰棕丝层和椰棕纤维网片层,所述土壤基质层为所述生态种植卷的最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种植卷,其特征在于,所述椰棕丝层中椰棕丝为长纤维椰棕丝,所述长纤维椰棕丝的平均长度≥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种植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纤维椰棕丝的用量为4~6kg长纤维椰棕丝/1米生态种植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种植卷,其特征在于,所述椰棕纤维网片层中椰棕纤维网片的宽度与生态种植卷直径之比>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种植卷,其特征在于,所述椰棕纤维网片的网孔孔径为2~6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种植卷,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雪成王志彬樊文王文佳卢海元武锁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绿景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