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健云专利>正文

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030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粉碎;S2搅拌;S3装袋;S4灭菌;S5接种;S6培养;S7采摘储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杏鲍菇渣粉末和稻草粉末作为栽培料,使得食用菌的品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且产量高,经济效益更好;数显式温度计的设置使得菌简内部的温度容易探查,菌简可更好的进行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的
,特别是食用菌栽培的

技术介绍
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市场上售卖的食用菌往往是通过人工或温室栽培的方式得到的。食用菌栽培往往使用麦草、鸡粪等进行栽培,其栽培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能够使食用菌生长得更好,提高产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粉碎:将杏鲍菇渣和稻草分别在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S2搅拌:将杏鲍菇渣粉末0.9-1.5份、稻草粉末0.8-1.2份、水1-2份放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得到栽培料,搅拌完成后将栽培料放入由多层纱布制成的滤水袋中将多余的水滤掉;S3装袋:将栽培料装入菌袋中,将菌袋中的空气挤出后将菌袋袋口扎紧;S4灭菌:将装有栽培料的菌袋放入蒸汽消毒箱中进行高温消毒,消毒8-10小时后关停蒸汽消毒箱,在关停的蒸汽消毒箱内继续放置10-16小时后将菌袋转移至接种房中自然冷却至室温;S5接种:将接种工具进行消毒,进行接种操作的人员使用医用酒精对手部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在接种房内进行接种得到种有菌种的菌简;S6培养:将菌简转移至培养房中进行培养,培养房中设有若干个放置架,放置架分隔成若干个区间,每个区间内均放置一排菌简,每个区间内的菌简挑选位于中间的一个插入数显式温度计,将培养房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控制在适合食用菌生长的范围内,每天观察并记录食用菌的生长状况,及时去除受到污染的菌简;S7采摘储存:将生长成熟的食用菌进行采摘,新鲜售卖的食用菌装袋后放入冷藏室储存,烘干售卖的食用菌进行烘干后装袋放入阴凉的仓库中储存。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搅拌中栽培料在滤水袋中滤水至以手抓料指缝无水珠而掌心有水印。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装袋中将栽培料压实后再进行排空气和扎袋。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5接种中若中途需要离开10分钟以上则将已经完成接种的菌简转移至培养房中,转移完成后打开接种房中的紫外灯,重新进入接种房后关闭紫外灯,将手部重新消毒后戴上口罩继续接种。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6培养中数显式温度计插入至菌简的中心,数显式温度计与WIFI相连,培养人员的手机中装有用于远程查看数显式温度计温度的APP。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6培养中同一个区间内的菌简相互之间分隔开1-2c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杏鲍菇渣粉末和稻草粉末作为栽培料,使得食用菌的品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且产量高,经济效益更好;数显式温度计的设置使得菌简内部的温度容易探查,菌简可更好的进行管理。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粉碎:将杏鲍菇渣和稻草分别在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S2搅拌:将杏鲍菇渣粉末0.9-1.5份、稻草粉末0.8-1.2份、水1-2份放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得到栽培料,搅拌完成后将栽培料放入由多层纱布制成的滤水袋中将多余的水滤掉;S3装袋:将栽培料装入菌袋中,将菌袋中的空气挤出后将菌袋袋口扎紧;S4灭菌:将装有栽培料的菌袋放入蒸汽消毒箱中进行高温消毒,消毒8-10小时后关停蒸汽消毒箱,在关停的蒸汽消毒箱内继续放置10-16小时后将菌袋转移至接种房中自然冷却至室温;S5接种:将接种工具进行消毒,进行接种操作的人员使用医用酒精对手部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在接种房内进行接种得到种有菌种的菌简;S6培养:将菌简转移至培养房中进行培养,培养房中设有若干个放置架,放置架分隔成若干个区间,每个区间内均放置一排菌简,每个区间内的菌简挑选位于中间的一个插入数显式温度计,将培养房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控制在适合食用菌生长的范围内,每天观察并记录食用菌的生长状况,及时去除受到污染的菌简;S7采摘储存:将生长成熟的食用菌进行采摘,新鲜售卖的食用菌装袋后放入冷藏室储存,烘干售卖的食用菌进行烘干后装袋放入阴凉的仓库中储存。所述步骤S2搅拌中栽培料在滤水袋中滤水至以手抓料指缝无水珠而掌心有水印,所述步骤S3装袋中将栽培料压实后再进行排空气和扎袋,所述步骤S5接种中若中途需要离开10分钟以上则将已经完成接种的菌简转移至培养房中,转移完成后打开接种房中的紫外灯,重新进入接种房后关闭紫外灯,将手部重新消毒后戴上口罩继续接种,所述步骤S6培养中数显式温度计插入至菌简的中心,数显式温度计与WIFI相连,培养人员的手机中装有用于远程查看数显式温度计温度的APP,所述步骤S6培养中同一个区间内的菌简相互之间分隔开1-2cm。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在工作过程中,杏鲍菇渣粉末和稻草粉末作为栽培料,使得食用菌的品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且产量高,经济效益更好;数显式温度计的设置使得菌简内部的温度容易探查,菌简可更好的进行管理。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原料粉碎:将杏鲍菇渣和稻草分别在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nS2搅拌:将杏鲍菇渣粉末0.9-1.5份、稻草粉末0.8-1.2份、水1-2份放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得到栽培料,搅拌完成后将栽培料放入由多层纱布制成的滤水袋中将多余的水滤掉;/nS3装袋:将栽培料装入菌袋中,将菌袋中的空气挤出后将菌袋袋口扎紧;/nS4灭菌:将装有栽培料的菌袋放入蒸汽消毒箱中进行高温消毒,消毒8-10小时后关停蒸汽消毒箱,在关停的蒸汽消毒箱内继续放置10-16小时后将菌袋转移至接种房中自然冷却至室温;/nS5接种:将接种工具进行消毒,进行接种操作的人员使用医用酒精对手部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戴上口罩在接种房内进行接种得到种有菌种的菌简;/nS6培养:将菌简转移至培养房中进行培养,培养房中设有若干个放置架,放置架分隔成若干个区间,每个区间内均放置一排菌简,每个区间内的菌简挑选位于中间的一个插入数显式温度计,将培养房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控制在适合食用菌生长的范围内,每天观察并记录食用菌的生长状况,及时去除受到污染的菌简;/nS7采摘储存:将生长成熟的食用菌进行采摘,新鲜售卖的食用菌装袋后放入冷藏室储存,烘干售卖的食用菌进行烘干后装袋放入阴凉的仓库中储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粉碎:将杏鲍菇渣和稻草分别在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
S2搅拌:将杏鲍菇渣粉末0.9-1.5份、稻草粉末0.8-1.2份、水1-2份放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得到栽培料,搅拌完成后将栽培料放入由多层纱布制成的滤水袋中将多余的水滤掉;
S3装袋:将栽培料装入菌袋中,将菌袋中的空气挤出后将菌袋袋口扎紧;
S4灭菌:将装有栽培料的菌袋放入蒸汽消毒箱中进行高温消毒,消毒8-10小时后关停蒸汽消毒箱,在关停的蒸汽消毒箱内继续放置10-16小时后将菌袋转移至接种房中自然冷却至室温;
S5接种:将接种工具进行消毒,进行接种操作的人员使用医用酒精对手部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戴上口罩在接种房内进行接种得到种有菌种的菌简;
S6培养:将菌简转移至培养房中进行培养,培养房中设有若干个放置架,放置架分隔成若干个区间,每个区间内均放置一排菌简,每个区间内的菌简挑选位于中间的一个插入数显式温度计,将培养房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控制在适合食用菌生长的范围内,每天观察并记录食用菌的生长状况,及时去除受到污染的菌简;
S7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云
申请(专利权)人:杨健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