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灵芝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030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硒灵芝的生产方法。首先选择当年11月至次年1月进行椴木砍伐处理,在截成的椴木块上钻出接种穴;将培养好的木屑菌种处理后塞入接种穴,并用树皮块盖于接种穴穴面,得到接种后的椴木块;将接种后的椴木块进行堆拢发菌,堆拢发菌共40~50天,发菌过程中,当接种穴菌落直径达到7~8厘米时,椴木块进行埋土栽培;选择汝阳鸡冠山作为灵芝培育基地对埋土后的椴木块进行栽培管理;最后对栽培灵芝的椴木块进行出芝管理与采收,采收所得产品富硒灵芝装入塑料袋内密封保存。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有机硒被灵芝富集过程中进行一系列代谢,转化成对人体更好吸收、毒性更低的硒蛋白;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富硒灵芝中微生物富硒量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硒灵芝的生产方法一、
:本专利技术属于硒深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富硒灵芝的生产方法。二、
技术介绍
: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来看,地球表面的硒含量分布很不均匀,有近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缺硒现象。在我国有22个省份的几亿人口都处于缺硒或低硒地带。人体硒科学含量的标准包括最低硒需要量(17μg/d)、生理硒需要量(40μg/d)、膳食硒供给量(50~250μg/d)、膳食硒最高安全摄入量(400μg/d)、界限中毒剂量(400μg/d),被世界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认可采用。经常性的硒缺乏将引起含硒酶活性降低、氧自由基清除受阻、生物膜受损、解毒和免疫功能减退等一系列机体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多种疾病发生。为了改善整个食物链的低硒状态,硒的补充十分必要。中国营养学会“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已将硒列为15种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提出一个成年人每天对硒的适宜摄入量是50~250μg。人们在补硒时,通常选用无机硒和有机硒产品。无机硒常用产品大都是亚硒酸钠,它存在很大的毒性,生物利用效性低,对人体有着潜在的危害,在一些欧美国家已经将亚硒酸钠列入了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对于有机硒而言,只有硒代蛋氨酸可直接参入到蛋白质中而贮存于机体内,并可通过正常的代谢过程可逆性地释放出来。补充硒代蛋氨酸的动物较补充亚硒酸钠的动物在停止补充硒后,可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含硒酶的更高活性。由于有机硒补剂特别是富含硒代氨基酸的产品在毒理安全性、生理活性和吸收率上的优越性,因此这类产品的开发与研究一直广为关注。生物有机硒开发通常是通过添加亚硒酸钠,结合自身的转化特性将无机硒转变成有机硒。因此,目前广泛应用的获取生物有机硒的方式是生物转化法。主要包括植物法、微生物法、动物法等3种方法。目前,人们主要青睐前两种合成有机硒的方法。但是对于植物转化合成有机硒而言,很容易受到限制,比如:生长周期长,受季节因素影响大等。由于微生物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培养环境易于控制,已经成为转化合成有机硒的首选方法。在微生物法转化有机硒中,目前比较多的是酵母法。但酵母及其培养液残留给产品带来较大的味道,其产品形态大多是片剂,以保健品的形态进行销售,越来越不被人们接受。灵芝作为我国常见的药(食)用菌,其药(食)用价值极高,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抗肿瘤、增强人体免疫等功效。硒(Se)是一种多功能生命营养元素,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且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等。将灵芝作为硒的转化生物体进行栽培,获取的子实体不仅具有食用菌本身的营养价值,且兼具硒的生物活性,因此,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目前,富硒灵芝生产主要是采用外加亚硒酸钠进行培养的方式。亚硒酸钠在低浓度时就主要表现为细胞毒性作用(如细胞脱壁、细胞内空泡增多、细胞膜破裂、细胞坏死和急性溶解),并伴有DNA合成减少和阻断细胞周期于S/G2-M期。相关研究发现,亚硒酸钠对灵芝的生长速度、子实体生物量、子实体质量(菌盖的大小厚度等)有较大的抑制作用。而且,采用这种方式获得的灵芝富硒量远小于现有的富硒酵母1200~5000μg/g。因此,富硒灵芝的生产工艺尚有改进的空间。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现有富硒灵芝生产加工方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富硒灵芝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采用外加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方式进行富硒灵芝的生产,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是经过国家批准的食品添加剂,其在高浓度时对细胞形态的改变不大,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但较温和,一般不引起DNA的断裂,毒性极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富硒灵芝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椴木的处理:选择当年11月至次年1月进行椴木砍伐(因为这段时期气温低、少雨,接种成活率高,同时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发菌,菌丝积累养分多,为子实体正常生育提供了物资保证),砍倒后带枝叶置于原地;当椴木截面木心处有小裂纹时,将椴木截断成椴木块,在椴木块上用电钻钻出接种穴;2)、接种(在当年12月至次年1月):在椴木上钻接种穴的同时挖取培养好的木屑菌种(盛放菌种的器具要清洁),将挖出的菌种覆盖上塑料薄膜(以免干掉);接种时将木屑菌种塞入接种穴,接种穴口(要用相应大小的)采用树皮块盖于穴面(以防菌种干萎、死亡),处理后得到接种后的椴木块;所述木屑菌种的制作方法为:首先将赤灵芝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母种转管扩接,然后将母种接入原种培养基中进行扩接原种,最后将原种接入栽培种培养基中进行扩接栽培种;接种完毕后,及时将接好的盛装器皿移入经过消毒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温度为24~26℃、湿度为60%~70%(有利于菌丝生长);3)上堆发菌:将步骤2)接种后的椴木块进行堆拢发菌,堆拢过程中控制温度为22~25℃、湿度为60%~70%(接种后的椴木块堆于地面时预先要做好堆角,堆角的四角各垫两块砖,再在两个堆角砖上架毛竹或者木条一根即成,然后将接种好的椴木块以一层直放一层横放的方向上堆叠,堆的大小为:宽为一根椴木块长,长不限,高不超过1米;堆过高,堆的上下温差大,发菌不均匀);堆拢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薄膜外再盖草帘;堆温用覆盖物的启闭和加温来控制,当堆温小于22℃时,室内加温并用热水泼浇于堆基下,覆盖物密闭;堆温大于25℃时,覆盖物慢慢张开;堆拢发菌期间每隔7~10天进行翻堆(以便使上下层椴木块能同步发力),第二、三次翻堆时(椴木块可能因为水分蒸发而变得含水量不足,树皮颜色变浅,断面裂口增大,重量变轻)向椴木块上喷水,喷到椴木块表面湿润为止(一面翻堆,一面喷水),最后至椴木块表面无游离水时盖好塑料薄膜;椴木块堆拢发菌共40~50天,发菌过程中,当接种穴菌落直径达到7~8厘米时,椴木块进行埋土栽培;4)栽培管理:a、选择海拔600~800米的汝阳鸡冠山作为灵芝培育基地,该基地出芝时湿度为84%~86%、温度为24~26℃;b、对选择的灵芝培育基地进行土壤翻耕,去掉杂物和石块,在地面上开畦,并做排水沟和工人行道(畦长度不限,因地势而异);c、在3~4月份将步骤3)处理后的椴木块进行埋土栽培,椴木块与椴木块之间相距为4~7厘米,覆盖土壤,覆土厚为2~3厘米,在畦床四周开好排水沟;5)出芝管理与采收:a、出芝管理:栽培灵芝的椴木块埋土后(防止土壤干燥),每周喷雾浇水1~2次,喷水量控制覆土含水量为24~26%;病虫害管理按照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规范选用农药,进行合理方法喷施(不得直接向芝体上喷施农药);b、当灵芝子实体长到菌盖边缘由黄色转变为褐色,菌盖下面的菌管层为淡草绿色时,停止喷水一天,然后在晴天采收(采收时,成熟一个收一个;灵芝成熟的标志是菌盖下方弹射孢子,在成熟灵芝的表面,会看到一层细腻的孢子粉),采收后进行擦洗,然后进行晒干或烘干,得到产品富硒灵芝装入塑料袋内密封保存。根据上述的富硒灵芝的生产方法,步骤1)中所述椴木块的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富硒灵芝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椴木的处理:/n选择当年11月至次年1月进行椴木砍伐,砍倒后带枝叶置于原地;当椴木截面木心处有小裂纹时,将椴木截断成椴木块,在椴木块上用电钻钻出接种穴;/n2)、接种:/n在椴木上钻接种穴的同时挖取培养好的木屑菌种,将挖出的菌种覆盖上塑料薄膜;接种时将木屑菌种塞入接种穴,接种穴口采用树皮块盖于穴面,得到接种后的椴木块;/n所述木屑菌种的制作方法为:首先将赤灵芝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母种转管扩接,然后将母种接入原种培养基中进行扩接原种,最后将原种接入栽培种培养基中进行扩接栽培种;接种完毕后,及时将接好的盛装器皿移入经过消毒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温度为24~26℃、湿度为60%~70%;/n3)上堆发菌:/n将步骤2)接种后的椴木块进行堆拢发菌,堆拢过程中控制温度为22~25℃、湿度为60%~70%;堆拢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薄膜外再盖草帘;堆温用覆盖物的启闭和加温来控制,当堆温小于22℃时,室内加温并用热水泼浇于堆基下,覆盖物密闭;堆温大于25℃时,覆盖物慢慢张开;堆拢发菌期间每隔7~10天进行翻堆,第二、三次翻堆时向椴木块上喷水,喷到椴木块表面湿润为止,最后至椴木块表面无游离水时盖好塑料薄膜;椴木块堆拢发菌共40~50天,发菌过程中,当接种穴菌落直径达到7~8厘米时,椴木块进行埋土栽培;/n4)栽培管理:/na、选择海拔600~800米的汝阳鸡冠山作为灵芝培育基地,该基地出芝时湿度为84%~86%、温度为24~26℃;/nb、对选择的灵芝培育基地进行土壤翻耕,去掉杂物和石块,在地面上开畦,并做排水沟和工人行道;/nc、在3~4月份将步骤3)处理后的椴木块进行埋土栽培,椴木块与椴木块之间相距为4~7厘米,覆盖土壤,覆土厚为2~3厘米,在畦床四周开好排水沟;/n5)出芝管理与采收:/na、出芝管理:栽培灵芝的椴木块埋土后,每周喷雾浇水1~2次,喷水量控制覆土含水量为24~26%;病虫害管理按照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规范选用农药,进行合理方法喷施;/nb、当灵芝子实体长到菌盖边缘由黄色转变为褐色,菌盖下面的菌管层为淡草绿色时,停止喷水一天,然后在晴天采收,采收后进行擦洗,然后进行晒干或烘干,得到产品富硒灵芝装入塑料袋内密封保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硒灵芝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椴木的处理:
选择当年11月至次年1月进行椴木砍伐,砍倒后带枝叶置于原地;当椴木截面木心处有小裂纹时,将椴木截断成椴木块,在椴木块上用电钻钻出接种穴;
2)、接种:
在椴木上钻接种穴的同时挖取培养好的木屑菌种,将挖出的菌种覆盖上塑料薄膜;接种时将木屑菌种塞入接种穴,接种穴口采用树皮块盖于穴面,得到接种后的椴木块;
所述木屑菌种的制作方法为:首先将赤灵芝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母种转管扩接,然后将母种接入原种培养基中进行扩接原种,最后将原种接入栽培种培养基中进行扩接栽培种;接种完毕后,及时将接好的盛装器皿移入经过消毒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温度为24~26℃、湿度为60%~70%;
3)上堆发菌:
将步骤2)接种后的椴木块进行堆拢发菌,堆拢过程中控制温度为22~25℃、湿度为60%~70%;堆拢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薄膜外再盖草帘;堆温用覆盖物的启闭和加温来控制,当堆温小于22℃时,室内加温并用热水泼浇于堆基下,覆盖物密闭;堆温大于25℃时,覆盖物慢慢张开;堆拢发菌期间每隔7~10天进行翻堆,第二、三次翻堆时向椴木块上喷水,喷到椴木块表面湿润为止,最后至椴木块表面无游离水时盖好塑料薄膜;椴木块堆拢发菌共40~50天,发菌过程中,当接种穴菌落直径达到7~8厘米时,椴木块进行埋土栽培;
4)栽培管理:
a、选择海拔600~800米的汝阳鸡冠山作为灵芝培育基地,该基地出芝时湿度为84%~86%、温度为24~26℃;
b、对选择的灵芝培育基地进行土壤翻耕,去掉杂物和石块,在地面上开畦,并做排水沟和工人行道;
c、在3~4月份将步骤3)处理后的椴木块进行埋土栽培,椴木块与椴木块之间相距为4~7厘米,覆盖土壤,覆土厚为2~3厘米,在畦床四周开好排水沟;
5)出芝管理与采收:
a、出芝管理:栽培灵芝的椴木块埋土后,每周喷雾浇水1~2次,喷水量控制覆土含水量为24~26%;病虫害管理按照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规范选用农药,进行合理方法喷施;
b、当灵芝子实体长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唯魏磊景炳年周雍于立芹李晓谢晓阳王伟董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纳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