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葛根栽培用地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30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地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葛根栽培用地膜,包括若干块且沿地膜纵向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地膜板块,每块地膜板块的形状和结构均相同,相邻地膜板块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地膜板块的一长边边缘中部开设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为种植孔。本地膜采用模块化设计,将一块地膜分成若干块相互独立的地膜板块,分开铺设,地膜的铺设方式也由原先的沿垄纵向铺设改为板块分割的横向铺设,从而使地膜可以根据葛根的耕种需求定位铺设,可减少田间管理过程中的破损,方便回收,并且可重复使用和局部替换,不仅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有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葛根栽培用地膜
本技术涉及地膜
,特别是涉及一种葛根栽培用地膜。
技术介绍
地膜覆盖有增温、抗旱、保墒、防雨、排涝、抑制杂草等效果,促进作物对水分与养分的吸收和生长发育,提高水分与养分的利用效率,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提高作物产量,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在葛根的栽培过程中,常常使用地膜覆盖技术。通常的地膜覆盖是据起垄地块的大小(即长度)用一整块地膜铺设。首先是开沟起垄,然后覆盖地膜,起到保温、防除杂草等作用;葛根移栽时,按照株距在薄膜上打孔,将葛苗栽插于孔洞中;葛根苗随后生长,枝条与根系伸展,植株长高;由春至夏,气温渐渐升高,需要将地膜揭开。由于此时植株已经长大,只好将地膜毁坏,无法回收再用;而且,葛苗移栽时地膜需要打孔,也导致整块地膜无法回收重复利用,这样既浪费了薄膜,增加了成本,又污染环境,不利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葛根栽培用地膜,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地膜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葛根栽培用地膜,包括若干块且沿地膜纵向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地膜板块,每块地膜板块的形状和结构均相同,相邻地膜板块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地膜板块的一长边边缘中部开设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为种植孔。进一步,所述地膜板块的一面(朝天的一面)设有若干个粘扣带刺毛面或粘扣带细毛面,所述地膜板块的另一面(朝地的一面)设有与所述粘扣带刺毛面或粘扣带细毛面位置对应且数量相同的粘扣带细毛面或粘扣带刺毛面。在铺设地膜时,将粘扣带细毛面粘贴在粘扣带刺毛面上,从而使相邻的地膜板块通过粘扣带相互粘贴连接在一起,以使地膜板块之间实现无缝连接。进一步,所述缺口为方形缺口,所述方形缺口的长度不小于0.20m,宽度不小于0.1m。进一步,所述缺口为U形缺口,所述U形缺口的深度不小于0.20m,宽度不小于0.1m。进一步,所述粘扣带刺毛面和粘扣带细毛面的宽度不大于缺口的宽度。进一步,所述地膜的宽度不小于2.6m。葛根移栽之前要先开沟起垄,然后覆盖地膜,根据葛根的种植要求,按垄高度0.6m以上、上宽1.2m、底宽1.5m,以及垄与垄之间沟宽0.3m的标准,开沟起垄,这样地膜的宽度至少为2.6m(左边沟0.1m+左边高0.6m+上面1.2m+右边高0.6m+右边沟0.1m)。进一步,所述地膜板块的长度为0.5-1m,即相邻种植孔之间的间距为0.5-1m,这是根据葛根的种植要求间距设计的。进一步,所述地膜板块配有若干个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穿过所述地膜板块插入土壤中,对所述地膜板块进行固定。进一步,所述定位件为T形定位锥。进一步,所述T形定位锥是由塑料制成的T形塑料锥。进一步,所述地膜板块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直径小于所述定位件顶部的宽度。进一步,所述定位环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环。进一步,所述地膜板块四角的定位环在地膜板块上相互对称设置。进一步,所述定位环的直径为0.02-0.05m。如上所述,本技术的葛根栽培用地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地膜采用模块化设计,将一块地膜分成若干块相互独立的地膜板块,分开铺设,地膜的铺设方式也由原先的沿垄纵向铺设改为板块分割的横向铺设,从而使地膜可以根据葛根的耕种需求定位铺设,可减少田间管理过程中的破损,方便回收,并且可重复使用和局部替换,不仅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有利于环境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葛根栽培时开沟起垄的示意图。图2为传统的葛根栽培地膜的覆盖方法中薄膜上种植孔的分布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地膜板块的展开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T形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两个地膜板块的重叠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地膜板块的展开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两个地膜板块的重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附图标记说明:地膜板块1、方形缺口11、U形缺口12、粘扣带刺毛面21、粘扣带细毛面22、定位件31、定位环32。传统的葛根栽培地膜的覆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覆盖地膜:葛根移栽之前要先开沟起垄,然后覆盖地膜。如果按高度0.6m以上、上宽1.2m、底宽1.5m标准,垄与垄之间沟宽0.3m(如图1所示)开沟起垄,由图1可知,此地膜的宽度至少2.6m(左边沟0.1m+左边高0.6m+上面1.2m+右边高0.6m+右边沟0.1m);地膜的长度则由垄的长度而定。2、薄膜打孔:葛根移栽时,按照株距在薄膜上打种植孔,将葛苗栽插于孔洞中。可按行距1.8m、株距0.70m的种植标准(如图2所示)。即薄膜中间每0.70m要打孔一个(孔边长0.10m),便于葛根移栽。3、地膜揭开:葛根苗随后生长,枝条与根系伸展,植株长高;由春至夏,气温渐渐升高,需要将地膜揭开。由于此时植株已经长大,只好将地膜毁坏丢弃,无法回收再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葛根栽培用地膜,包括若干块且沿地膜纵向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地膜板块1,每块地膜板块1的形状和结构均相同,相邻地膜板块1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地膜板块1的一长边边缘中部开设有一个缺口,缺口为种植孔。进一步地,地膜板块1的一面(朝天的一面)设有若干个粘扣带刺毛面21或粘扣带细毛面22,地膜板块1的另一面(朝地的一面)设有与粘扣带刺毛面21或粘扣带细毛面22位置对应且数量相同的粘扣带细毛面22或粘扣带刺毛面21。在铺设地膜时,将粘扣带细毛面22粘贴在粘扣带刺毛面21上,从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葛根栽培用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块且沿地膜纵向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地膜板块,每块地膜板块的形状和结构均相同,相邻地膜板块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地膜板块的一长边边缘中部开设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为种植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葛根栽培用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块且沿地膜纵向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地膜板块,每块地膜板块的形状和结构均相同,相邻地膜板块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地膜板块的一长边边缘中部开设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为种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葛根栽培用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膜板块的一面设有若干个粘扣带刺毛面或粘扣带细毛面,所述地膜板块的另一面设有与所述粘扣带刺毛面或粘扣带细毛面位置对应且数量相同的粘扣带细毛面或粘扣带刺毛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葛根栽培用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为方形缺口,所述方形缺口的长度不小于0.20m,宽度不小于0.1m;和/或,所述缺口为U形缺口,所述U形缺口的深度不小于0.20m,宽度不小于0.1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葛根栽培用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扣带刺毛面和粘扣带细毛面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缺口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卫东王三根魏娜宗学凤吕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富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