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莓育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29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蓝莓育苗设备,包括底盆和活动套设在底盆内的育苗盆,所述底盆包括四周围板、底部底板和内部固设在底板上的分隔机构,所述围板与底板固接,且底板上间隔设有若干支撑垛台,每两个支撑垛台之间形成溢流槽,所述分隔机构包括横隔板和竖隔板,所述横隔板和竖隔板交叉分布,并形成多个培养秧苗的育苗仓;所述育苗盆包括四周侧板和底部承托板,所述侧板的顶部固设有凸檐,凸檐的底部嵌设供围板插入的环形凹槽,所述侧板的底部固接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上开设有供分隔机构插入的分隔槽,组成所述分隔槽的横槽和竖槽之间形成若干适配于育苗仓的孕育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莓育苗设备
本技术涉及现代农业设备
,尤指一种蓝莓育苗设备。
技术介绍
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起源于北美,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因果实呈蓝色,故称为蓝莓。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保护视力、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在蓝莓幼苗的培育过程中,其植株在较小、未曾粗壮之前,必须要进行精细护理,待其幼苗培育成长至一定高度或一定阶段时,再将其进行移栽至种植地。现有技术中的蓝莓种植育苗装置,当移栽幼苗时,将幼苗从育苗盆中逐个拔出进行移栽,采用这样的方式很容易对幼苗的根系造成损伤,导致移栽后的幼苗存活率较低,甚至还会出现折断幼苗根茎的现象;也有将幼苗在单个育苗盆中进行培育的,移栽时连同土壤一起将幼苗取出,虽然不会伤到幼苗的根系,但是该育苗过程中需要破坏大量的育苗盆,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育苗成本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蓝莓育苗设备,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蓝莓育苗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蓝莓育苗设备,包括底盆和活动套设在底盆内的育苗盆,所述底盆包括四周围板、底部底板和内部固设在底板上的分隔机构,所述围板与底板固接,且底板上间隔设有若干支撑垛台,每两个支撑垛台之间形成溢流槽,所述分隔机构包括横隔板和竖隔板,所述横隔板和竖隔板交叉分布,并形成多个培养秧苗的育苗仓;所述育苗盆包括四周侧板和底部承托板,所述侧板的顶部固设有凸檐,凸檐的底部嵌设供围板插入的环形凹槽,所述侧板的底部固接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上开设有供分隔机构插入的分隔槽,组成所述分隔槽的横槽和竖槽之间形成若干适配于育苗仓的孕育格。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组成分隔机构的横隔板和竖隔板与围板之间均留有空隙,方便育苗盆插入套接。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围板的四周均开设有一号透气孔。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垛台为截面是梯形的垛台结构,且组成分隔机构的横隔板和竖隔板均坐落在该垛台结构的顶部,与底板之间悬空设置,便于排水。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溢流槽内设有多个溢流孔,能够将育苗设备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多个二号透气孔,二号透气孔与一号透气孔对应,有利于外界空气进入设备,参与秧苗的培育工作。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孕育格上开设有多个漏水孔,防止多余的水分积留在育苗仓中,提高秧苗培育成活率。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蓝莓育苗设备,通过设置的底盆和育苗盆,培育幼苗时,将育苗盆套设在底盆内,使得育苗盆内部空腔形成一个个独立的育苗仓,待幼苗培养到需要移栽时,将育苗盆从底盆内抽出,即可使得每个育苗仓内的幼苗和土壤均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方便整体移栽,避免了损伤幼苗根系,大大的提高了幼苗移栽的成活率;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蓝莓育苗设备,通过在底板上设置的若干支撑垛台,在下雨或浇水过多时,方便积水排出,避免秧苗被积水淹死的现象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秧苗培育的成活率。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隔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承托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凸檐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盆;11、围板;111、一号透气孔;12、底板;121、支撑垛台;122、溢流槽;123、溢流孔;13、分隔机构;131、横隔板;132、竖隔板;133、育苗仓;14、空隙;2、育苗盆;21、侧板;211、二号透气孔;22、承托板;221、分隔槽;222、孕育格;223、漏水孔;23、凸檐;23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申请文本中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蓝莓育苗设备,包括底盆1和活动套设在底盆1内的育苗盆2,所述底盆1包括四周围板11、底部底板12和内部固设在底板12上的分隔机构13,所述围板11与底板12固接,且底板12上间隔设有若干支撑垛台121,每两个支撑垛台121之间形成溢流槽122,所述分隔机构13包括横隔板131和竖隔板132,所述横隔板131和竖隔板132交叉分布,并形成多个培养秧苗的育苗仓133;所述育苗盆2包括四周侧板21和底部承托板22,所述侧板21的顶部固设有凸檐23,凸檐23的底部嵌设供围板11插入的环形凹槽231,所述侧板21的底部固接承托板22,所述承托板22上开设有供分隔机构13插入的分隔槽221,组成所述分隔槽221的横槽和竖槽之间形成若干适配于育苗仓133的孕育格222,便于独立培育蓝莓幼苗,避免蓝莓幼苗移栽时需要拨动根部,造成蓝莓幼苗根系受损的问题产生。进一步的,组成分隔机构13的横隔板131和竖隔板132与围板11之间均留有空隙14,方便育苗盆2插入套接。进一步的,所述围板11的四周均开设有一号透气孔1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垛台121为截面是梯形的垛台结构,且组成分隔机构13的横隔板131和竖隔板132均坐落在该垛台结构的顶部,与底板12之间悬空设置,便于排水。进一步的,所述溢流槽122内设有多个溢流孔123,能够将育苗设备内多余的水分排出。进一步的,所述侧板21上开设有多个二号透气孔211,二号透气孔211与一号透气孔111对应,有利于外界空气进入设备,参与秧苗的培育工作。进一步的,所述孕育格222上开设有多个漏水孔223,防止多余的水分积留在育苗仓133中,提高秧苗培育成活率。工作原理:培育秧苗时,作业人员将育苗盆2底部承托板22上的分隔槽221对准底盆1内部分隔机构13的横隔板131和竖隔板132插入,并向下推动,使得育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莓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盆(1)和活动套设在底盆(1)内的育苗盆(2),所述底盆(1)包括四周围板(11)、底部底板(12)和内部固设在底板(12)上的分隔机构(13),所述围板(11)与底板(12)固接,且底板(12)上间隔设有若干支撑垛台(121),每两个支撑垛台(121)之间形成溢流槽(122),所述分隔机构(13)包括横隔板(131)和竖隔板(132),所述横隔板(131)和竖隔板(132)交叉分布,并形成多个培养秧苗的育苗仓(133);/n所述育苗盆(2)包括四周侧板(21)和底部承托板(22),所述侧板(21)的顶部固设有凸檐(23),凸檐(23)的底部嵌设供围板(11)插入的环形凹槽(231),所述侧板(21)的底部固接承托板(22),所述承托板(22)上开设有供分隔机构(13)插入的分隔槽(221),组成所述分隔槽(221)的横槽和竖槽之间形成若干适配于育苗仓(133)的孕育格(2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莓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盆(1)和活动套设在底盆(1)内的育苗盆(2),所述底盆(1)包括四周围板(11)、底部底板(12)和内部固设在底板(12)上的分隔机构(13),所述围板(11)与底板(12)固接,且底板(12)上间隔设有若干支撑垛台(121),每两个支撑垛台(121)之间形成溢流槽(122),所述分隔机构(13)包括横隔板(131)和竖隔板(132),所述横隔板(131)和竖隔板(132)交叉分布,并形成多个培养秧苗的育苗仓(133);
所述育苗盆(2)包括四周侧板(21)和底部承托板(22),所述侧板(21)的顶部固设有凸檐(23),凸檐(23)的底部嵌设供围板(11)插入的环形凹槽(231),所述侧板(21)的底部固接承托板(22),所述承托板(22)上开设有供分隔机构(13)插入的分隔槽(221),组成所述分隔槽(221)的横槽和竖槽之间形成若干适配于育苗仓(133)的孕育格(2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育苗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洪洲朱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紫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