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29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机械化农业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可以用于机械化生产的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包括若干育苗筒,所述育苗筒主要包括育苗筒底面和育苗筒侧壁,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育苗筒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分拆秧苗育苗装置。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满足大壮苗育苗的需要,从而解决机插秧过程中对水位的严苛要求,无需放水、复水等操作,减少由此产生的成本及对秧苗的伤害。同时,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育苗装置为可拆分形式的,所以可以在机插前将未成功的育苗筒移除,提高机插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机械化农业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可以用于机械化生产的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
技术介绍
秧苗是农作物的幼苗,譬如最为常见的是水稻的幼苗。利用移栽插秧机能够实现秧苗的自动插秧,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插秧效率。但是,在机械化插秧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在普遍使用的塑盘育秧秧苗一般是13厘米高,为了防止淤水漫苗,进一步造成秧苗心受损,必须要放水后再进行机插操作。等到完成机插操作后,再进行复水保苗。但是这种方式的劣势是显然的。首先,在过程中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对于水源紧张的地区,无法推广使用机插秧方式进行机械化插秧,其次,如果在高温地区,秧苗在复水后可能无法恢复活力,进而造成插秧失败。第二,机插塑盘育秧属于粗放型的机插方式,育秧过程中空穴无法排除,从而造成机插空穴,降低了机插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塑盘育秧在机插过程中造成的空穴率高、水资源浪费、机插效果差、对秧苗损伤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包括若干育苗筒,所述育苗筒主要包括育苗筒底面和育苗筒侧壁,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育苗筒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分拆秧苗育苗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育苗底面和育苗筒侧壁形成育苗空间,并且不同的育苗筒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相较于传统的育苗盘而言,这种方式下,育苗筒之间彼此可分拆。当发现部分育苗筒的秧苗没有育苗成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分拆,将这个育苗筒拆下后,将与此育苗筒分别前后连接的两个育苗筒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机插有效率。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育苗筒侧壁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4厘米。从而可以培育大壮苗提供可能和支撑。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育苗筒的直径为2-3厘米。这样既可以保证大壮苗育苗的空间需要,同时又可以保证育苗装置所占空间与原来的塑盘育秧基本相同,不造成额外的成本。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整体结构的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的外侧。从而将整个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箍在一起。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育苗筒为圆形筒、方形筒或者长方形筒。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将育苗筒按照矩阵形式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呈矩阵结构的分拆秧苗育苗装置。或者,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将育苗筒按照直线形式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呈直线结构的分拆秧苗育苗装置。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整体呈直线结构的分拆秧苗育苗装置以首部的育苗筒为圆形卷曲,形成圆盘状。进一步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连接件为粘结扣。粘结扣可以自由活动,便于平铺秧池集中育秧,通过插秧机,实现机械化插秧。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固定绳。采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满足大壮苗育苗的需要,从而解决机插秧过程中对水位的严苛要求,无需放水、复水等操作,减少由此产生的成本及对秧苗的伤害。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育苗装置为可拆分形式的,所以可以在机插前将未成功的育苗筒移除,提高机插效率。并且特别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所公开的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与现有插秧机插秧原理匹配,仅需要对机插秧插秧机做适应性的改造就可以实现机插秧,(无需重新设计插秧机)具有很高的推广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直线形式固定的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示意图。图2为矩阵形式固定的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示意图。图3为直线形式固定的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卷曲后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1如图1至图3中所示的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包括若干育苗筒1,所述育苗筒1主要包括育苗筒底面和育苗筒侧壁,还包括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将育苗筒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分拆秧苗育苗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粘结扣。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育苗筒为圆形筒、方形筒或者长方形筒。譬如在图1中,可以看到育苗筒为圆形筒,在图2中可以看到育苗筒为方形筒。可以看到,在图2所示的情况下,所述连接件将育苗筒按照矩阵形式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呈矩阵结构的分拆秧苗育苗装置。同时,也可以按照图1的方式,利用连接件将育苗筒按照直线形式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呈直线结构的分拆秧苗育苗装置。进一步优选的是,在本实施例我们还看到,可以将图1中所示的整体呈直线结构的分拆秧苗育苗装置以首部的育苗筒为圆形卷曲,形成圆盘状,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可以结合图2和图3来看,在具体的使用中,为了便于固定,还包括有固定件3,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整体结构的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的外侧。从而将整个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箍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固定绳。下面我们来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首先我们将种子播种在每个育苗筒内,让后将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放置在育苗室中进行育苗。由于育苗筒高度大于或者等于4厘米,因此可以充分培育形成大壮苗。然后,在机械化插秧前,对各个育苗筒内的秧苗进行检视,如果有育苗筒内的秧苗不符合要求,则打开粘结扣,将该育苗筒拆掉,然后再将前后两个育苗筒利用粘结扣固定在一起。可以看到,由于育苗筒的直径仅有2-3里面,所以即使多个育苗筒放置在一起也不会占用很大的空间,保证了该方法的可推广性。在实际的使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环节,不同的环境,对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进行不同形状的绑箍。譬如,在播种环节时,可以将其拉为直线,然后通过自动播种机播种。当播种完成后,可以根据育苗环境,将其按照矩阵或者是圆形进行绑箍。当然,如果是按照矩阵形式,我们优选采用方形育苗筒,从而保证各个育苗筒之间的间隙小。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是为了示意育苗筒连接和固定的方式,并不是限制育苗筒的数量。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可以以不同的育苗筒数量为一组,绑箍在一起。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育苗筒,所述育苗筒包括育苗筒底面和育苗筒侧壁,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育苗筒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分拆秧苗育苗装置,所述连接件位于不同的育苗筒之间,从而使育苗筒之间形成彼此可分拆的结构;还包括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整体结构的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育苗筒,所述育苗筒包括育苗筒底面和育苗筒侧壁,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育苗筒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分拆秧苗育苗装置,所述连接件位于不同的育苗筒之间,从而使育苗筒之间形成彼此可分拆的结构;还包括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整体结构的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筒侧壁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4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筒的直径为2-3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插壮苗定穴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筒为圆形筒、方形筒或者长方形筒。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长云张军刘洪武刘红江
申请(专利权)人:仪征市陈集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