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料机构及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12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料机构及包装装置,涉及多晶硅生产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清除随多晶硅料进入包装袋内的杂质粉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接料机构,该机构包括:本体和夹持件;所述本体包括料筒和吸气管,所述料筒的上端对应于称重设备的下料口,用于接收物料,所述吸气管贴附于所述料筒的轴侧,所述吸气管的一端和所述料筒的下端分别延伸至包装袋内,所述吸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抽气设备;所述夹持件用于将包装袋的口部夹紧于所述料筒的轴侧。筒的轴侧。筒的轴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料机构及包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多晶硅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接料机构及包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绿色能源、能源多元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了当前电力科技者研发的热门课题之一。多晶硅是生产单晶硅的直接原料,是当代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光电转换等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多晶硅纯度越高,电子性能越好,相应光电转换率提高。
[0003]因多晶硅属于不规则块状物料,在与自动包装机设备复杂的机械系统接触后,多晶硅料所含杂质颗粒会增多,多晶硅料的洁净质量和品质等级会降低,这是多晶硅自动包装机发展的一个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接料机构及包装装置,主要目的是清除随多晶硅料进入包装袋内的杂质粉末。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料机构,该机构包括:本体和夹持件;
[0007]所述本体包括料筒和吸气管,所述料筒的上端对应于称重设备的下料口,用于接收物料,所述吸气管贴附于所述料筒的轴侧,所述吸气管的一端和所述料筒的下端分别延伸至包装袋内,所述吸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抽气设备;
[0008]所述夹持件用于将包装袋的口部夹紧于所述料筒的轴侧。
[0009]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0]可选的,所述吸气管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多个分支管的一端,多个所述分支管的另一端依次环绕排列于所述料筒的下端外侧。
[0011]可选的,所述吸气管形成于所述料筒的筒壁中,所述吸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料筒的下端内侧。
[0012]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装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驱动机构和如前所述的接料机构,所述料筒的上端连接于弯头的一端,所述料筒固定连接于径向转轴,所述径向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料筒,用于带动所述料筒转动,以使所述弯头的另一端对应或者偏离称重设备的下料口。
[0013]可选的,所述吸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柔性管的一端,所述柔性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抽气设备。
[0014]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料筒。
[0015]可选的,所述接料机构包括第一接料机构和第二接料机构,所述第一接料机构和所述第二接料机构相对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圆盘、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所述圆盘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接料机构和所述第二接料机构之间的所述机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圆盘的相对边缘,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接料机构的所述料筒,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接料机构的所述料筒。
[0016]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17]在使用本接料机构接收称重后的多晶硅料时,将料筒的上端对应于称重设备的下料口,并启动抽气设备。多晶硅料经料筒的上端进入料筒最终落入包装袋的底部,同时一定量的杂质颗粒也进入料筒。在上述装料过程中,夹持件将包装袋的口部夹紧于料筒的轴侧,所以,车间内空气不会经包装袋口部进入包装袋。随着抽气设备的运行,料筒内呈负压环境,料筒的上端和车间空气环境相连通,车间内空气自料筒上端进入料筒,自料筒下端流出料筒,然后自吸气管的一端进入吸气管。在上述气流流动的过程中,进入料筒的杂质也就随气流流入吸气管,从而达到清除随多晶硅料进入包装袋内的杂质颗粒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

A处的向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料机构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料筒1、吸气管2、下料口3、包装袋4、分支管5、机架6、弯头7、液压缸8、活塞杆9、圆盘10、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径向转轴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如图4或图5所示,一方面,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料机构,其包括:本体和夹持件;
[0027]所述本体包括料筒1和吸气管2,所述料筒1的上端对应于称重设备的下料口3,用于接收物料,所述吸气管2贴附于所述料筒1的轴侧,所述吸气管2的一端和所述料筒1的下端分别延伸至包装袋4内,所述吸气管2的另一端连接于抽气设备;
[0028]所述夹持件用于将包装袋4的口部夹紧于所述料筒1的轴侧。
[0029]接料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
[0030]在使用本接料机构接收称重后的多晶硅料时,将料筒1的上端对应于称重设备的下料口3,并启动抽气设备。多晶硅料经料筒1的上端进入料筒1最终落入包装袋4的底部,同时一定量的杂质颗粒也进入料筒1。在上述装料过程中,夹持件将包装袋4的口部夹紧于料筒1的轴侧,所以,车间内空气不会经包装袋4口部进入包装袋4。随着抽气设备的运行,料筒
1内呈负压环境,料筒1的上端和车间空气环境相连通,车间内空气自料筒1上端进入料筒1,自料筒1下端流出料筒1,然后自吸气管2的一端进入吸气管2。在上述气流流动的过程中,进入料筒1的杂质也就随气流流入吸气管2,从而达到清除随多晶硅料进入包装袋4内的杂质颗粒的目的。
[0031]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连续的气流运动带动杂质颗粒脱离多晶硅块状物料,从而提高填装于包装袋4内的多晶硅料的洁净质量和品质等级。
[0032]具体的,抽气设备采用接料机构所在车间使用的中央除尘系统,从而使多晶硅料中的杂质颗粒直接排出车间环境。
[0033]具体的,夹持件采用两个半圆形夹柄,两个半圆形夹柄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转动轴设有扭簧,扭簧带动两个半圆形夹柄相互靠近,以将包装袋4的口部夹紧至料筒1轴侧,从而达到密封包装袋4口部的目的。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气管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多个分支管5的一端,多个所述分支管5的另一端依次环绕排列于所述料筒1 的下端外侧。
[0035]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分支管5的另一端依次环绕排列于所述料筒1 的下端外侧,以使压力差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料筒和吸气管,所述料筒的上端对应于称重设备的下料口,用于接收物料,所述吸气管贴附于所述料筒的轴侧,所述吸气管的一端和所述料筒的下端分别延伸至包装袋内,所述吸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抽气设备;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将包装袋的口部夹紧于所述料筒的轴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多个分支管的一端,多个所述分支管的另一端依次环绕排列于所述料筒的下端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形成于所述料筒的筒壁中,所述吸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料筒的下端内侧。4.一种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驱动机构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料机构,所述料筒的上端连接于弯头的一端,所述料筒固定连接于径向转轴,所述径向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料筒,用于带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诗华戚洋波何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