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振英专利>正文

小型机动耕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小型机动耕播机,属农机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研制一种以小型发动机为动力,机架小巧、适应性广、价格适中的小型机动耕播机。该机机架由承载架和扶手架构成,机架上装有小型发动机和行走轮,二者传动连接,行走轮轮面上布有抓地爪,承载架后端安装不同的耧或播构件,可进行中耕、播种、播肥等多种作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人、畜力牵引,转弯方便,耕播不留死角,价格低,适宜在各种不同行间距的作物田间使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机动耕播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中耕和播种的小型农机具,属农机

技术介绍
农作物在生长期间需中耕培土、施肥,种植时需播种,目前可用于中耕或播种的农机具既有简陋的手动耕播机具,也有大型的机械化耕地机、播种机。手动耕播机具是在扶手架下安装耧或铲,以人力或畜力为牵引力进行操作,人力牵引时,需一人操作扶手架,一至二人牵引,劳动强度大、用工多;畜力牵引时牲畜易踩踏庄稼,此外在当前农村,由于专门饲养的役用牲畜数量越来越少,故其使用也受到限制;大型耕播机或播种机除运行价格高外,还存有转弯调头不方便,耕地播种易留死角,不适宜在小面积农田中使用等缺陷。为此,应研制可克服上述缺陷的新型耕播机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研制一种以小型发动机为动力的机动耕播机,该机应具有机架小巧、适应性广、价格适中的特点。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型机动耕播机,它包括机架和用于中耕或播种的构件,其改进在于,它还包括小型发动机3、行走轮4,所述机架由承载架1和扶手架2构成,承载架后端与扶手架连接,所述用于中耕或播种的构件装于承载架后端下方,所述行走轮位于其前方,所述小型发动机装于承载架前端上方,小型发动机的输出轴与行走轮传动连接,行走轮轮面上均布有抓地爪5。上述小型机动耕播机,所述行走轮数量为1个,所述承载架为矩形-->框架,行走轮位于矩形框架中,所述小型发动机输出轴与行走轮的传动连接为链条或皮带传动,该传动装置包括中间轴7,大、小链轮8、9,大、小皮带轮10、11,大、小链轮分别安装于行走轮的轮轴和中间轴上,大、小皮带轮分别安装于中间轴和小型发动机的输出轴上,大、小链轮之间链传动连接,大、小皮带轮之间为皮带传动连接,行走轮和中间轴的轴承座12、13分别固定于承载架上。上述小型机动耕播机,所述扶手架与承载架分体连接,连接螺孔28为圆弧形长孔。上述小型机动耕播机,所述扶手架上安装扶手套14,左扶手套上带有电连接控制线29,右扶手套上带有油门控制线15,二者分别与小型发动机连接。上述小型机动耕播机,所述抓地爪截面为矩形,一正一反倾斜安置,倾斜角a为10-30°。上述小型机动耕播机,所述抓地爪截面为人字形。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在扶手架上安装承载架,并配置小型发动机、行走轮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小型中耕播种机具的机械化作业,相对于现有手动耕播机具,无需人、畜牵引,劳动强度小、用工少,作业效率比人工牵引提高6-8倍,比畜力牵引提高3-5倍;2.相对大型耕播机械设施,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操作转弯调头方便,耕播不留死角、易于制作、价格低的优势;3.扶手架倾斜角度可调,易于平衡控制,利用扶手套上的控制线可极其方便地控制小型发动机的打火、油门,从而控制行走轮启动及行走速度,操作方便,易于驾驭;4.安装不同的耧或铲构件时,可进行中耕、播种、播肥等多种作业;适宜在各种行间距的作物田间作业,具有一机多用,适用范围广的特点;5.彻底摒弃了牲畜踩踏庄稼之弊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B-B放大剖面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A-A放大剖视图:图5是一种行走轮轮面放大视图;图6是另一种行走轮轮面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3、4,图示实施例中,机架由承载架1和扶手架2构成,二者为型材构成之框架,承载架为一矩形框架,其宽度可视农作物间距而定,承载架的后端通过连接板26与扶手架连接,扶手架的连接螺孔28为圆弧形的长孔,扶手架的连接螺栓可沿该孔弧线运动,可调节扶手架相对承载架的倾斜角度,以利于根据小型发动机的位置重量调整平衡;耧或铲装于承载架后端下方,耧或铲的数量可为多个,小型发动机3通过支撑架16固定安装于承载架前端上方,行走轮4的数量为一个,位于矩形的承载架中间,当农作物间距较大承载架宽度较大时,也可采用两个行走轮结构,行走轮与小型发动机传动连接,行走轮轮轴6两端的轴承座12分别固定在承载架底面上,行走轮轮面上间隔分布若干抓地爪5。仍参阅图1、3、4,图示实施例中,行走轮4和小型发动机3之间通过链、皮带实现传动连接。该传动装置中的中间轴7位于小型发动机后方,其两端的轴承座13分别固定在承载架顶面上,大链轮8安装于行走轮轮轴6上,小链轮9安装于中间轴7上,二者通过链条17传动连接;大、小皮带轮10、11分别安装在中间轴和小型发动机的输出轴轴端,二者通过皮带18传动连接,紧定螺钉19、20、21分别用于行走轮、大链轮、小链轮的轴向定位固定。为安全使用,大小皮带轮外安装有皮带罩27,图1中为显示部结构,没画出皮带罩,故在此以点划线示意。参阅图1、5、6,本技术中,行走轮4上的抓地爪5可有多种截面形状和安置方式。图1、4中,抓地爪5的截面为长条矩形,图中抓地爪平行地间隔安置,图4中,抓地爪一正一反倾斜安置,倾斜角a为15-->°,倾斜安置的抓地爪不易粘带湿土,长条矩形截面抓地爪加工方便;图6中,抓地爪的截面为人字形,行走轮应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此形式抓地爪也不易粘带湿土,但缺点是加工较复杂,除图示外,还可采用圆弧形等抓地爪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仍参阅图1,本技术中的小型发动机可选用嘉陵50、木兰50等,图示实施例选用嘉陵50,2.5马力双缸小型发动机。图示实施例中,扶手架上安装有扶手套14,左、右扶手套分别带有电连接控制线29(它通过一个接地开关起到控制作用)和油门控制线15,二者分别与小型发动机的电打火装置和油门控制装置连接,驾驭行走中转动扶手套便可方便地控制小型发动机的启动及油门的大小。图示实施例中,行走轮的直径为约为300MM,行走速度为50-60米/分。本技术可作为耕地机、播种或播肥机等使用。作为耕地机使用时,在图1中承载架1的后下方安装耘地(即松锄土或培土)用的耧或铲,播种时换置成图1所示空心的耧。铲有大铲、小铲、单铲、双铲等,耧分三角耧、二角耧等,播肥用的耧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图1所示是作为播种机的一个实施例,在扶手架2上装有播斗22,图中耧23的数量为3个,3个耧与播斗22通过软管25相连通,图1、2中,3个耧插装在承载架1后下方的横梁24上,为防止旋转,插接部位的轴、孔的截面为矩形或长圆形,图中为长圆形,当然,也可采用键固定、夹持固定等多种方式。本技术使用时,行走轮为支撑点,扶手上的作用力和小型发动机构成杠杆平衡力,调节扶手架的倾斜角度可调节平衡力,一人驾驭扶手架,便可方便地完成方向、油门大小、耧或铲吃地深度等的操作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机动耕播机,它包括机架和用于中耕或播种的构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小型发动机[3]、行走轮[4],所述机架由承载架[1]和扶手架[2]构成,承载架后端与扶手架连接,所述中耕或播种的构件装于承载架后端下方,所述行走轮位于其前方,所述小型发动机装于承载架的前端上方,小型发动机的输出轴与行走轮传动连接,行走轮轮面上均布分布抓地爪[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机动耕播机,它包括机架和用于中耕或播种的构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小型发动机[3]、行走轮[4],所述机架由承载架[1]和扶手架[2]构成,承载架后端与扶手架连接,所述中耕或播种的构件装于承载架后端下方,所述行走轮位于其前方,所述小型发动机装于承载架的前端上方,小型发动机的输出轴与行走轮传动连接,行走轮轮面上均布分布抓地爪[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耕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数量为1个,所述承载架为矩形框架,行走轮位于矩形框架中,所述小型发动机输出轴与行走轮的传动连接为链条或皮带传动,传动装置中包括中间轴[7],大、小链轮[8]、[9],大、小皮带轮[10]、[11],大、小链轮分别安装于行走轮的轮轴和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英
申请(专利权)人:赵振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