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缓冲功能的地埋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997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缓冲功能的地埋垃圾桶,包括外桶和内桶,外桶包括埋于地下部分的升降桶、设于地上部分的垃圾投放部以及缓冲机构,升降桶的顶端设有缓冲投放口,垃圾投放部顶端设有垃圾投放口和桶盖,垃圾投放部通过缓冲投放口与升降桶相连通,内桶放置于升降桶内,内桶采用敞口的桶体,内桶的开口正对着缓冲投放口,缓冲机构位于缓冲投放口底面,缓冲机构包括转轴、缓冲板、扭转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缓冲机构具有缓冲的功能,有效减缓了垃圾袋的下落速度,避免垃圾袋降落速度太快而导致垃圾袋破裂,有效避免了垃圾味道的外溢,保护了周围的环境,同时也使得垃圾桶清洁工作较为容易。易。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缓冲功能的地埋垃圾桶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桶
,特别涉及具有缓冲功能的地埋垃圾桶。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垃圾桶结构比较简单,主要包括桶体、桶盖和位于桶体底部的移动滚轮。由于垃圾桶占用位置、不美观、容易散发臭味等原因,逐渐出现了地埋式的垃圾桶,但由于地埋式垃圾桶与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当丢入较重的垃圾袋时,可能因为降落高度过高导致垃圾袋破裂,使得垃圾散落在垃圾桶内,导致垃圾桶清理困难和垃圾臭味外溢的问题,影响周围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具有缓冲功能的地埋垃圾桶。
[0004]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具有缓冲功能的地埋垃圾桶,包括外桶和内桶,所述外桶包括埋于地下部分的升降桶、设于地上部分的垃圾投放部以及缓冲机构,所述升降桶的顶端设有缓冲投放口,所述垃圾投放部顶端设有垃圾投放口和桶盖,所述垃圾投放部通过所述缓冲投放口与所述升降桶相连通,所述内桶放置于所述升降桶内,所述内桶采用敞口的桶体,所述内桶的开口正对着所述缓冲投放口,所述缓冲机构位于所述缓冲投放口底面,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转轴、缓冲板、扭转弹簧,所述缓冲板的一端与所述转轴轴销连接、另一端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扭转弹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扭转弹簧两端分别有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抵住所述升降桶顶端,所述第二支脚抵住所述缓冲板的底面。
[0006]进一步地,所述桶盖上设有拉手。
[0007]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投放部外侧壁靠近地面还设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通过连杆连接所述桶盖,往下踩动所述脚踏板可带动所述连杆往上顶开所述桶盖。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内桶底部设有移动滚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均为L型。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桶的侧边设有拉门,所述内桶可从所述拉门拉出或推进。
[0011]使用时,当垃圾袋落入缓冲机构时,缓冲板在垃圾袋重力的作用下而张开,垃圾袋落入内桶中,然后缓冲板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到关闭的状态。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3]1、本技术的缓冲机构具有缓冲的功能,有效减缓了垃圾袋的下落速度,避免垃圾袋降落速度太快而导致垃圾袋破裂,有效避免了垃圾味道的外溢,保护了周围的环境,同时也使得垃圾桶清洁工作较为容易;
[0014]2、本技术采用地埋垃圾桶,将垃圾桶隐藏于地面以下,仅在地面设置垃圾投放部,减少了垃圾桶占用地面空间,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缓冲机构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缓冲机构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00.外桶,110.升降桶,111.缓冲投放口,120垃圾投放部,121.垃圾投放口,122.桶盖,123.拉手,124.脚踏板,130缓冲机构,131.转轴,132.缓冲板,133.扭转弹簧;200.内桶,210.移动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在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技术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至4所示,具有缓冲功能的地埋垃圾桶,包括外桶100和内桶200,所述外桶100包括埋于地下部分的升降桶110、设于地上部分的垃圾投放部120以及缓冲机构130,所述升降桶110的顶端设有缓冲投放口111,所述垃圾投放部120顶端设有垃圾投放口121和桶盖122,所述垃圾投放部120通过所述缓冲投放口111与所述升降桶110相连通,所述内桶200放置于所述升降桶110内,所述内桶200采用敞口的桶体,所述内桶200的开口正对着所述缓冲投放口111,所述缓冲机构130位于所述缓冲投放口111底面,所述缓冲机构130包括转轴131、缓冲板132、扭转弹簧133,所述缓冲板132的一端与所述转轴131轴销连接、另一端可绕所述转轴131转动,所述扭转弹簧133套设于所述转轴131上,所述扭转弹簧133两端分别有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抵住所述升降桶110顶端,所述第二支脚抵住所述缓冲板132的底面。
[0025]所述桶盖122上设有拉手123。
[0026]所述垃圾投放部120外侧壁靠近地面还设有脚踏板124,所述脚踏板124通过连杆连接所述桶盖122,往下踩动所述脚踏板124可带动所述连杆往上顶开所述桶盖122。
[0027]脚踏板124的设置可免去人们丢垃圾时手部与垃圾桶的接触,更加干净卫生,方便使用;当脚踏板124坏损的情况出现时,还可用通过桶盖122上的拉手123实现垃圾桶的开启,避免无法将垃圾放入垃圾桶的情况发生。
[0028]所述内桶200底部设有移动滚轮210。
[0029]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均为L型。
[0030]所述升降桶110的侧边设有拉门112,所述内桶200可从所述拉门112拉出或推进。
[0031]使用时,当垃圾袋落入缓冲机构130时,缓冲板132在垃圾袋重力的作用下而张开,
垃圾袋落入内桶200中,然后缓冲板132在扭转弹簧133的作用下恢复到关闭的状态。
[0032]外桶的底部与外部的升降机构连接,当需要运送垃圾时,升降机构将外桶顶到地面上,打开拉门112,拉出内桶200,再放入干净的内桶200,本实施例的内桶200与现有的传统垃圾桶通用,无需额外定制新的内桶200和运输设备,可实现传统垃圾桶与本实施例垃圾桶的快速转换。
[0033]本实施例的缓冲机构130具有缓冲的功能,有效减缓了垃圾袋的下落速度,避免垃圾袋降落速度太快而导致垃圾袋破裂,有效避免了垃圾味道的外溢,保护了周围的环境,同时也使得垃圾桶清洁工作较为容易;
[0034]本实施例采用地埋垃圾桶,将垃圾桶隐藏于地面以下,仅在地面设置垃圾投放口,减少了垃圾桶占用地面空间,更加美观。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缓冲功能的地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和内桶,所述外桶包括埋于地下部分的升降桶、设于地上部分的垃圾投放部以及缓冲机构,所述升降桶的顶端设有缓冲投放口,所述垃圾投放部顶端设有垃圾投放口和桶盖,所述垃圾投放部通过所述缓冲投放口与所述升降桶相连通,所述内桶放置于所述升降桶内,所述内桶采用敞口的桶体,所述内桶的开口正对着所述缓冲投放口,所述缓冲机构位于所述缓冲投放口底面,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转轴、缓冲板、扭转弹簧,所述缓冲板的一端与所述转轴轴销连接、另一端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扭转弹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扭转弹簧两端分别有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抵住所述升降桶顶端,所述第二支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洋马国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咻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