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类垃圾桶
[0001]本技术涉及家庭垃圾分类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分类垃圾桶。
技术介绍
[0002]根据调查,家庭智能垃圾桶主要分为分类和收集两个方面。在分类方面,大多都是二分类垃圾桶,无法满足如今的四分类要求,且只有视觉识别,功能较为单一,缺乏交互系统,并且已有的四分类垃圾桶占地面积较大,结构复杂,不适用于家庭使用。在收集方面,多数垃圾桶在投放前没有将垃圾聚在一起,从而会导致垃圾不能完整地掉落进垃圾仓内,残留在识别区域,不仅影响清洁度,还会使识别率降低,并且没有做密封处理,气味容易散开,影响使用。
[0003]因此,综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垃圾桶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分类垃圾桶。本技术主要通过控制不同叶片与桶身内壁间的角度,实现垃圾的自动投放,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和麦克风,从而实现智能垃圾桶中的识别与投放功能的整合,无需人为进行垃圾分类。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5]一种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投放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放层(1),由桶盖(5)和上桶身(4)组成,所述桶盖(5)与所述上桶身(4)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桶盖(5)的下表面(51)上设有摄像头(6),所述上桶身(4)具有中部贯穿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设有麦克风(7),所述上桶身(4)的外壁设有超声波控制按钮(8),所述超声波控制按钮(8)电连接有超声波传感器;分类层(2),置于所述投放层(1)的下方,由中部桶身以及置于中部桶身内的多组叶片、多个舵机(9)、多条链条和电源组成,多个所述舵机(9)分别等间隔安装在所述中部桶身内壁的中间位置,每个所述舵机(9)均连接有舵机臂(10),所述舵机臂(10)与所述链条的一端相连,各所述链条的另一端分别与各组所述叶片相连,通过所述链条控制各所述叶片的打开与关闭;多组所述叶片分别等间隔固定于所述中部桶身的内壁上,且分别位于多个所述舵机(9)的正下方;多组所述叶片均处于关闭状态时,构成密封结构,将所述投放层(1)与收集层(3)分隔开;所述电源为整个垃圾桶供电;收集层(3),置于所述分类层(2)的下方,内部设有多个分立的收纳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层(1)为长方体结构或圆柱体结构;所述分类层(2)为长方体结构或圆柱体结构;所述收集层(3)为长方体结构或圆柱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通过感应人与垃圾桶的距离,决定是否开启工作;当人进入感应范围内,所述垃圾桶开始工作,通过所述麦克风(7)询问是否要投入垃圾,以及投入的垃圾种类;当人通过投放口投入垃圾后,垃圾掉落至所述分类层(2),通过所述摄像头(6)和所述麦克风(7)收集的信息进行视觉、语音识别,决定垃圾投放的仓口。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叶片可单独控制,当每组所述叶片向下运动时,垃圾将掉入与该叶片正下方相对应的收纳格中...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