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红磷空心球的可控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9480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红磷空心球的可控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括:制备装有工业红磷的真空密封石英管;制备纳米红磷空心球。其中,通过调节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和红磷的添加量,控制纳米红磷空心球的粒径,纳米红磷空心球的直径范围可调,范围在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合成方便;采用固相反应,反应过程不产生杂质;能耗低、可持续、时间短、成本低;产率高,易规模化,由于其空心的结构可以赋予红磷更大的比表面积、提供丰富的孔道结构并降低红磷粉体的密度,使纳米红磷空心球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优异的效果,是用于红磷基复合材料的纳米红磷空心球的通用合成方法。的通用合成方法。的通用合成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红磷空心球的可控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红磷空心球的可控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
具体为一种纳米红磷空心球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先技术1通过NaN3与PCl5间的溶剂热反应(10NaN3+2PCl5→
2P+10NaCl+15N2)生成的单质红磷,通过柯肯达尔效应制备了颗粒均匀的红磷空心纳米球。而后在先技术2用熔融NaCl

KCl

AlCl3盐体系,在纳米金属镁表面与五氯化磷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磷,并利用柯肯达尔效应控制红磷空心球的形貌。在先技术3通过三碘化磷与乙二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红磷,借助溶剂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制备碘掺杂的纳米红磷空心球。以上几种方法中,反应产生的杂质很难除去,反应用的试剂都是高易燃易爆物质,且剧毒,不适合红磷基纳米材料的实际生产。
[0003]本实验直接通过红磷的升华凝华制备红磷空心球,与现有报道的熔融盐法和湿化学法等将含磷化合物中的磷元素还原成磷单质进而制备纳米红磷空心球方法有本质不同。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红磷空心球的可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红磷粉末置于直径为15毫米的经过缩颈处理的石英管中,抽真空,然后通入氮气保护气;确保红磷粉末处于负压状态、氮气气氛下;步骤二、将装有红磷粉末的石英管用火焰枪进行预热,然后将火焰对准石英管缩颈处加热2分钟,得到完全密封的、处于真空状态下、氮气气氛下的石英管;步骤三、将所述石英管置于管式炉中部;以2~10℃/分钟升温至400~700℃,保温2~8小时,然后以0.5~5℃/分钟降温至100~300℃/分钟,保温1~8小时,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石英管从管式炉中取出备用;步骤四、将上述石英管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也唐袁永帅杨荣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