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油菜粕双菌发酵生产的肥料增效剂及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79291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油菜粕双菌发酵生产的肥料增效剂,其特征在于,该肥料增效剂为采用含油菜粕的培养基经过谷氨酸棒杆菌与芽孢杆菌发酵,一步法生产的含有聚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油菜粕双菌发酵生产的肥料增效剂及方法、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增效剂制备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油菜粕双菌发酵生产的肥料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研究发现聚γ

谷氨酸(γ

PGA)和γ

氨基丁酸(GABA)对作为的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聚γ

谷氨酸(γ

PGA)具有促进根系发达、增效、增产、改善品质的作用,明显提高化肥利用率。对于小白菜、玉米、烟叶的种植与栽培同样产量时肥料使用量减少10%以上,或在同样施肥量前提下提高作物产量10%以上;γ

氨基丁酸(GABA)在植物体内具有代谢物质和信号物质的双重身份,具有促进光合作用和能量代谢,促进植物营养生长生殖生长,提高植物对不同逆境抵抗能力促进植物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调控植物信号物质内源激素水平等作用,并且能够刺激作物生长兼抗逆突出,显著促进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
[0003]而聚γ

谷氨酸(γ

PGA)与γ

氨基丁酸(GABA)混合,组成一种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的肥料增效剂PG(该增效剂由聚γ

谷氨酸γ

PGA与γ

氨基丁酸GABA混合组成,比例为1:0.1

10,取首字母命名为肥料增效剂PG)。肥料增效剂PG极易溶于水,能协同促进光合作用和能量代谢,促长抗逆,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
[0004]目前肥料增效剂PG的制备方法为:采用微生物发酵法来分别生产聚γ

谷氨酸与γ

氨基丁酸,然后混合搅拌包装为成品。一方面,传统的方法需要分别发酵后再混合,工艺上较为繁琐;另一方面,传统的发酵法培养基比较昂贵,需要使用L

谷氨酸、胰蛋白胨、葡萄糖、精制奶粉等价格昂贵的原材料,因此生产成本一直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油菜粕双菌发酵生产的肥料增效剂及其方法、应用,利用油菜粕作为发酵培养基的原料,经过谷氨酸棒杆菌与芽孢杆菌发酵,一步法生产聚γ

谷氨酸与γ

氨基丁酸混合物肥料增效剂PG,降低了生产成本,对环境污染少,安全可靠。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利用油菜粕双菌发酵生产的肥料增效剂,该肥料增效剂为采用含油菜粕的培养基经过谷氨酸棒杆菌与芽孢杆菌发酵,一步法生产的含有聚γ

谷氨酸与γ

氨基丁酸混合物。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以干物质重量计,所述含油菜粕的培养基的成分为:油菜粕分散液2.0%~8.0%、酵母生产废液0.2%~5.0%、氯化铵0.01%~6.5%、磷酸二氢钾0.1%~2.5%、七水硫酸镁0.05%~1.5%、硫酸锰0.001%~1.0%、柠檬酸铵0.05%~2.5%、氯化钠0.01%~0.05%、硫酸亚铁0.001%~0.006%、氯化亚铈0.001%~0.005%、椰子油油酸消沫剂0.05%~0.2%、吐温80为0.02%~0.25%、余量为去离子水。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培养基中接入的谷氨酸棒杆菌种种子液和芽孢杆菌种子液的混合液比例为1:8~10。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原料油菜粕是一种利用价值极大的高蛋白饲料,通常含蛋白质35%

40%、钙0.61%、磷0.95%,还含有铁、铜、锰、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消化能10.46

12.55kj/kg。
[0010]酵母生产废液为酵母制造行业内糖蜜发酵过程中经过分离机分离后排出的废液,一条生产线年产生废液达5万吨以上,长期属于环保处理难题。该废液能免费获得,富含活性酵母、黄腐酸,固体有机质含量大于50%。
[0011]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利用油菜粕双菌发酵生产肥料增效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在发酵罐中加入含油菜粕的培养基,将谷氨酸棒杆菌种子液和芽孢杆菌种子液按比例1:8~10混合接入发酵罐中,搅拌转速200~700r/min,通气量3L/(L

min),pH6.5~7.0,在30℃~45℃温度下培养,24小时后流加30g/L的葡萄糖液,发酵培养36~72小时后即为成品。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以干物质重量计,所述含油菜粕的培养基的成分为:油菜粕分散液2.0%~8.0%、酵母生产废液0.2%~5.0%、氯化铵0.01%~6.5%、磷酸二氢钾0.1%~2.5%、七水硫酸镁0.05%~1.5%、硫酸锰0.001%~1.0%、柠檬酸铵0.05%~2.5%、氯化钠0.01%~0.05%、硫酸亚铁0.001%~0.006%、氯化亚铈0.001%~0.005%、椰子油油酸消沫剂0.05%~0.2%、吐温80为0.02%~0.25%、余量为去离子水。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菜粕分散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油菜粕粉碎后,收集油菜粕颗粒,并过筛制备得油菜粕粉末,随后按质量比1:5,将菜籽粕粉末与水搅拌混合,再次研磨机研磨成浆,加入吐温80,在200~300W下超声分散5~10min,收集得油菜粕分散液。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谷氨酸棒杆菌种子培养基配比为:葡萄糖25g/L,玉米浆30g/L,K2HPO41.5g/L,MgSO40.8g/L,尿素5.5g/L,pH7.0~7.3。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芽孢杆菌种子培养基配比为:胰蛋白胨12g/L,酵母提取物5g/L,氯化钠40g/L,琼脂25g/L,pH7.1~7.6。
[0017]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所述的利用油菜粕双菌发酵生产的肥料增效剂作为肥料增效剂PG在作物生长中的应用。
[0018]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利用油菜粕作为发酵培养基的原料,经过谷氨酸棒杆菌与芽孢杆菌发酵,谷氨酸棒杆菌能发酵产生聚γ

谷氨酸,芽孢杆菌能在发酵培养基上继续发酵产生γ

氨基丁酸;根据生产需要来调整配比可以得到不同比例的聚γ

谷氨酸γ

PGA与γ

氨基丁酸GABA混合物,即肥料增效剂PG(比例为1:0.1~10)。本专利技术一步法生产聚γ

谷氨酸与γ

氨基丁酸混合物肥料增效剂PG,降低了生产成本,对环境污染少,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油菜粕双菌发酵生产的肥料增效剂,其特征在于,该肥料增效剂为采用含油菜粕的培养基经过谷氨酸棒杆菌与芽孢杆菌发酵,一步法生产的含有聚γ

谷氨酸与γ

氨基丁酸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油菜粕双菌发酵生产的肥料增效剂,其特征在于,以干物质重量计,所述含油菜粕的培养基成分为:油菜粕分散液2.0%~8.0%、酵母生产废液0.2%~5.0%、氯化铵0.01%~6.5%、磷酸二氢钾0.1%~2.5%、七水硫酸镁0.05%~1.5%、硫酸锰0.001%~1.0%、柠檬酸铵0.05%~2.5%、氯化钠0.01%~0.05%、硫酸亚铁0.001%~0.006%、氯化亚铈0.001%~0.005%、椰子油油酸消沫剂0.05%~0.2%、吐温80为0.02%~0.25%、余量为去离子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油菜粕双菌发酵生产的肥料增效剂,其特征在于,培养基中接入的谷氨酸棒杆菌种种子液和芽孢杆菌种子液的混合液比例为1:8~10。4.一种利用油菜粕双菌发酵生产肥料增效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发酵罐中加入含油菜粕的培养基,将谷氨酸棒杆菌种子液和芽孢杆菌种子液按比例1:8~10混合接入发酵罐中,搅拌转速200~700r/min,通气量3L/(L

min),pH6.5~7.0,在30℃~45℃温度下培养,24小时后流加30g/L的葡萄糖液,发酵培养36~72小时后即为成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油菜粕双菌发酵生产肥料增效剂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世文冯伟光王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都兴隆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