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朝中专利>正文

一种灵活可靠的脉动式自走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9104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灵活可靠的脉动式自走加热装置,导轨Ⅰ水平设于支架顶端两侧,导轨Ⅰ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滑块Ⅰ,移动架Ⅰ分别与两侧导轨Ⅰ上的滑块Ⅰ固定,直线驱动单元Ⅰ的本体平行于导轨Ⅰ并与支架固定或铰接,直线驱动单元Ⅰ的移动端与移动架Ⅰ固定或铰接;移动架Ⅰ在导轨Ⅰ两侧对向设置直线驱动单元Ⅱ,夹头底端与直线驱动单元Ⅱ的移动端固定,夹头前端设有夹持部;导轨Ⅰ之间的下部设置直线驱动单元Ⅲ,导轨Ⅰ之间沿轴向间隔至少设有两个电热炉,直线驱动单元Ⅲ的本体与支架固定且上部的移动端与电热炉底部固定,直线驱动单元Ⅰ、Ⅱ、Ⅲ及电热炉分别与控制系统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效率高、灵活性好、安全可靠的特点。安全可靠的特点。安全可靠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灵活可靠的脉动式自走加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效率高、灵活性好、安全可靠的灵活可靠的脉动式自走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餐饮自动化设备要求的提高,如何实现烹饪自动化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传统煮品、炒菜等过程需要按照顺序烹饪,如烹煮过程为:放锅、加汤、放入主料和配料、加入调味料等顺序。为了提高烹饪效率,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手动多个锅同时或轮流烹煮,不仅造成人工成本较高,且人为因素造成的口感差异还会直接影响顾客的消费体验。为此,目前也有部分煮面机、煮饺子机、炒菜机等设备试图实现烹煮过程的自动化,但大部分均为单锅烹饪系统,整个辅助下料和搅拌系统只为一个烹煮锅服务,难以实现烹饪过程的连贯性、流水化操作,效率较低,无法适应商业性应用,只适用于家庭使用;虽然也有部分采用多锅配合机械手试图实现商业化应用,但所采用的固定式加热方式会造成多锅需要配套相应数量的固定供料装置,结构较为复杂;而固定式加热方式还会造成所配套的机械手需要在每一个锅的位置重复相同的动作,不仅增加机械手的控制难度,也会造成机械手动作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活可靠的脉动式自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导轨Ⅰ(2)、滑块Ⅰ(3)、直线驱动单元Ⅰ(4)、移动架Ⅰ(5)、直线驱动单元Ⅱ(6)、夹头(7)、直线驱动单元Ⅲ(8)、电热炉(9)、控制系统,所述导轨Ⅰ(2)水平固定设置于支架(1)的顶端两侧,所述导轨Ⅰ(2)上沿轴线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滑块Ⅰ(3),所述移动架Ⅰ(5)分别与两侧导轨Ⅰ(2)上的滑块Ⅰ(3)固定连接,所述直线驱动单元Ⅰ(4)的本体平行于导轨Ⅰ(2)并与支架(1)固定连接或铰接,所述直线驱动单元Ⅰ(4)的移动端与移动架Ⅰ(5)固定连接或铰接;所述移动架Ⅰ(5)在导轨Ⅰ(2)的两侧对向设置直线驱动单元Ⅱ(6),所述夹头(7)的底端与直线驱动单元Ⅱ(6)向导轨Ⅰ(2)内侧延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夹头(7)的前端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导轨Ⅰ(2)之间的下部向上设置直线驱动单元Ⅲ(8),所述导轨Ⅰ(2)之间沿轴向间隔至少设置有两个电热炉(9),所述直线驱动单元Ⅲ(8)的本体与支架(1)固定连接且上部的移动端与电热炉(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直线驱动单元Ⅰ(4)、直线驱动单元Ⅱ(6)、直线驱动单元Ⅲ(8)及电热炉(9)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系统的控制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灵活可靠的脉动式自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Ⅰ(2)之间的电热炉(9)底部或两侧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0),所述直线驱动单元Ⅲ(8)上部的移动端与工作台(10)的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灵活可靠的脉动式自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Ⅰ(2)之间的下部设置有两端与支架(1)固定连接的升降安装板(11),所述直线驱动单元Ⅲ(8)的本体与升降安装板(1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灵活可靠的脉动式自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Ⅰ(5)上平行于直线驱动单元Ⅱ(6)的运动方向固定设置有导轨Ⅱ(12),所述导轨Ⅱ(12)上设置有滑块Ⅱ(13),所述滑块Ⅱ(13)上固定设置有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朝中
申请(专利权)人:杨朝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