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气体流量监测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890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流量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醉气体流量监测调节系统,载气供给系统通过管路与麻醉气体挥发罐连接,管路内部设置有监测调节系统,包括:形变体,在载气压力作用下形变;压力感知单元,包括座体和压力感应片,压力感应片对因形变体的变形量而变化的压力值进行监测;形变体对管路内流通面积的阻挡范围随载气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可通过形变体的变形量对载气压力进行感知和细微调节,其中最为重要的结构为形变体,其通过自身的可形变特点,实现了双重的目的,通过承压侧感受压力而产生形变量,从而一方面改变对压力感应片的压力,另一方面减小对管路内部流通面积的调节,有效的针对载气流量的细微波动进行了适应性调节。了适应性调节。了适应性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气体流量监测调节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流量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麻醉气体流量监测及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麻醉气体挥发罐又名蒸发室,是麻醉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周围环境的温度和压力变化,把易挥发的液体麻醉药物变成蒸发气体,随后利用一定量的载气携走饱和的药物蒸发气体,成为具有一定浓度的麻醉气体,直接进入呼吸回路,用于病人麻醉。
[0003]在载气进入麻醉气体挥发罐的过程中,其流量的稳定性对进入呼吸回路的麻醉药物浓度会造成影响,目前针对流量的监测通过流量传感器进行,监测过程中设定调节的阈值,当流量超过设定的范围时进行载气供气量的增大或者减小,但此种调节方式难以针对微小的波动量进行持续有效的高灵敏度调节。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一种麻醉气体流量监测及调节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麻醉气体流量监测及调节系统,可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麻醉气体流量监测调节系统,包括:麻醉气体挥发罐,向呼吸回路供给麻醉气体;麻醉药物供给系统,向所述麻醉气体挥发罐供给雾化后的麻醉药物;载气供给系统,向所述麻醉气体挥发罐供给载气,所述载气与在所述麻醉气体挥发罐内汽化的所述麻醉药物混合后形成所述麻醉气体;所述载气供给系统通过管路与所述麻醉气体挥发罐连接,所述管路内部设置有监测调节系统,包括:形变体,包括承压侧和背压侧,所述承压侧感知所述载气压力,所述形变体在所述载气压力作用下形变;压力感知单元,包括座体和压力感应片,所述座体固定设置于所述管路内,所述压力感应片固定安装于所述座体上,与所述背压侧贴合设置,对因所述形变体的变形量而变化的压力值进行监测;其中,所述形变体对所述管路内流通面积的阻挡范围随所述载气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控制系统,对所述压力值进行持续监测,且当监测值超出设定范围时对所述载气供气量进行调节。
[0007]进一步地,所述座体包括:安装部,包括槽体结构,所述压力感应片安装于所述槽体结构内部;连接部,连接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管路,且提供所述载气流通的过气通道;其中,所述形变体局部嵌入所述槽体结构内而与所述压力感应片贴合,所述形变体位于所述槽体结构外部的外延部分对所述管路内流通面积进行调节。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过气通道包括围绕所述管路的轴线均匀分布的若干部分。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环体,被夹持在所述管路的两段之间,所述两段通过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带,围绕所述管路的轴线均匀分布,连接所述环体和所述安装部,所述过气通道位于相邻两所述连接带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位于一段管路端部内侧的安装槽,以及位于另一段管路端部内侧的挤压环;所述安装槽对所述环体进行容纳,且所述挤压环在所述安装槽内对所述环体进行挤压。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延部分包括围绕所述管路的轴线成发散状均匀分布的若干柔性带。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承压侧上设置有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向所述槽体结构内部缩进。
[0013]进一步地,所述形变体为一体结构,所述凹陷区域的侧壁包括柔性段,所述柔性段的厚度小于所述外延部分和形变体与所述压力感应片贴合部分的厚度,且所述柔性段与所述外延部分和贴合部分平滑过渡。
[0014]进一步地,所述形变体与所述压力感应片之间设置有缓冲体,所述缓冲体通过自身形变对所述形变体对所述压力感应片的压力进行缓冲。
[0015]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带位于承压面一侧设置有坡面,所述坡面向所述载气流通方向倾斜。
[0016]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可通过形变体的变形量对载气压力进行感知和细微调节,其中最为重要的结构为形变体,其通过自身的可形变特点,实现了双重的目的,通过承压侧感受压力而产生形变量,从而一方面改变对压力感应片的压力,另一方面减小对管路内部流通面积的调节,有效的针对载气流量的细微波动进行了适应性调节。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麻醉气体流量监测调节系统的框架图;图2为座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座体在管路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座体安装后的剖视图(包括局部放大展示,且放大图中省略连接部);图5为形变体相对于管路和座体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形变体与座体安装后的正视图;图7为形变体相对于座体的安装示意图;图8为形变体安装后处的剖视图;图9为三种形变体结构对载气气流的导向比较示意图;图10为形变体的剖视图(包括柔性段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展示,其中包括受力分析);图11为缓冲体安装后的剖视图;图12为形变体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坡面处的局部放大展示);附图标记:1、麻醉气体挥发罐;2、呼吸回路;3、麻醉药物供给系统;4、载气供给系统;5、管路;51、A连接段;51a、安装槽;52、B连接段;52a、挤压环;6、形变体;61、外延部分;61a、柔性带;61b、坡面;62、凹陷区域;62a、柔性段;7、座体;71、安装部;71a、槽体结构;72、连接部;72a、过气通道;72b、环体;72c、连接带;8、压力感应片;9、缓冲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如图1~12所示,一种麻醉气体流量监测调节系统,包括:麻醉气体挥发罐1,向呼吸回路2供给麻醉气体;麻醉药物供给系统3,向麻醉气体挥发罐1供给雾化后的麻醉药物;载气供给系统4,向麻醉气体挥发罐1供给载气,载气与在麻醉气体挥发罐1内汽化的麻醉药物混合后形成麻醉气体。
[0021]在本实施例中,载气供给系统4通过管路5与麻醉气体挥发罐1连接,管路5内部设置有监测调节系统,包括:形变体6,包括承压侧和背压侧,承压侧感知载气压力,形变体6在载气压力作用下形变;压力感知单元,包括座体7和压力感应片8,座体7固定设置于管路5内,压力感应片8固定安装于座体7上,与背压侧贴合设置,对因形变体6的变形量而变化的压力值进行监测;其中,形变体6对管路5内流通面积的阻挡范围随载气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控制系统,对压力值进行持续监测,且当监测值超出设定范围时对载气供气量进行调节。
[0022]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麻醉气体流量监测调节系统,可通过形变体6的变形量对载气压力进行感知和细微调节,其中最为重要的结构为形变体6,其通过自身的可形变特点,实现了双重的目的,通过承压侧感受压力而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气体流量监测调节系统,包括:麻醉气体挥发罐,向呼吸回路供给麻醉气体;麻醉药物供给系统,向所述麻醉气体挥发罐供给雾化后的麻醉药物;载气供给系统,向所述麻醉气体挥发罐供给载气,所述载气与在所述麻醉气体挥发罐内汽化的所述麻醉药物混合后形成所述麻醉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气供给系统通过管路与所述麻醉气体挥发罐连接,所述管路内部设置有监测调节系统,包括:形变体,包括承压侧和背压侧,所述承压侧感知所述载气压力,所述形变体在所述载气压力作用下形变;压力感知单元,包括座体和压力感应片,所述座体固定设置于所述管路内,所述压力感应片固定安装于所述座体上,与所述背压侧贴合设置,对因所述形变体的变形量而变化的压力值进行监测;其中,所述形变体对所述管路内流通面积的阻挡范围随所述载气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控制系统,对所述压力值进行持续监测,且当监测值超出设定范围时对所述载气供气量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气体流量监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安装部,包括槽体结构,所述压力感应片安装于所述槽体结构内部;连接部,连接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管路,且提供所述载气流通的过气通道;其中,所述形变体局部嵌入所述槽体结构内而与所述压力感应片贴合,所述形变体位于所述槽体结构外部的外延部分对所述管路内流通面积进行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麻醉气体流量监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气通道包括围绕所述管路的轴线均匀分布的若干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杨丹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