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光电测量设备落地对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885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电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走机构和一种车载光电测量设备落地对中装置。行走机构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与壳体可转动连接的水平轴和转轮轴、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垂直轴、安装在转轮轴上的转轮;水平轴和垂直轴垂直设置,驱动水平轴转动带动行走机构前后移动,驱动垂直轴转动带动行走机构左右转向。一种车载光电测量设备落地对中装置利用行走机构,能够移动到所需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占用场地小,对中精度高。对中精度高。对中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光电测量设备落地对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光电测量设备落地对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载光测设备进行测量工作时,通常有两种工作方式:落地基环测量和不落地测量。由于落地基环测量方式具有稳定、高水平度的地基基座和已知的大地坐标,车载光测设备在进行高精度光电测量时通常由载车上落至地基环上,并将设备中心对齐于地基环中心位置后固定进行测量。
[0003]传统技术中,设备落地基环对中过程采用多个操作人员推动载车缓慢移动进行前后左右方向调整、或驾驶载车缓慢行驶进行前后左右方向调整的方式。当完成对中操作后,同时需要将过渡环放置于地基环上方,过渡环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光测设备与地基环的高度差,通常100~200公斤,这两种方式都存在费时费力问题。中国专利CN110562149A在设备舱底部一端安装差速驱动轮,另一端安装转向轮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对中费时费力的问题,但电动差速结合万向轮转向的方法,存在移动场地过大和对中精度较差(10mm左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置于所述壳体(11)内与所述壳体(11)可转动连接的水平轴(12)和转轮轴(13)、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的垂直轴(14)、安装在所述转轮轴(13)上的转轮(16);所述水平轴(12)和所述垂直轴(14)垂直设置,驱动所述水平轴(12)转动并带动所述行走机构(1)前后移动,驱动所述垂直轴(14)转动并带动所述行走机构(1)左右转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水平轴(12)与所述转轮轴(13)的齿轮组(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15)包括固定在所述水平轴(12)两端的主动轮(151)和固定在所述转轮轴(13)两端的从动轮(152),所述主动轮(151)与所述从动轮(152)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轴(13)两端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11)内,其数量至少为一个,与所述水平轴(12)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16)的主体为圆柱形,与所述转轮轴(13)同轴设置;所述转轮轴(13)上的转轮(16)的数量为2个或者4个以满足承重要求。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从动轮(152)同轴的所述转轮(16)为驱动轮;设置在其它所述转轮轴(13)上的所述转轮(16)为承重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水平轴(12)两端的手摇杆连接件(121)和移动驱动电机(122);所述手摇杆连接件(121)使所述行走机构(1)具有电动和手动操作功能;所述移动驱动电机(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庆嘉王晓明刘岩俊余毅张宝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