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渣输送装置、出渣装置及出渣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880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落渣输送装置、出渣装置及出渣方法所述落渣输送装置包括牵引链、刮板和改向件,所述牵引链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运动,所述刮板连接于所述牵引链,以使得所述刮板能够随着所述牵引链运动,所述改向件包括主体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板的端部的改向板,所述改向板与所述主体板呈夹角,其中,所述改向件贴合地压设在所述牵引链的上方,以使得所述牵引链的走向呈夹角。通过将改向件压设在牵引链的上方,实现牵引链改向,从而使得牵引链的走向能够适配于水槽的形状,保证刮板能够接触到水槽的壁,这样设置能够防止或避免落渣进入牵引链与改向件之间,从而提高牵引链的运行稳定性,落渣输送装置能够稳定地输送落渣。落渣输送装置能够稳定地输送落渣。落渣输送装置能够稳定地输送落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落渣输送装置、出渣装置及出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危险废物焚烧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落渣输送装置、出渣装置及出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危险废物焚烧是指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适合采用回转窑焚烧处理的危险废物进行处理的过程。危险废物焚烧处理系统一般以回转窑与二燃室为焚烧主体工艺设备,出渣装置一般位于回转窑的尾部及二燃室的下方。需焚烧处置的危险废物(危废)种类繁杂,根据形态分为固态、半固态、液态或多种形态的混合物;根据包装形式分为散装、塑料桶装、铁桶或纸桶包装;危废焚烧系统出渣方式普遍采用刮板型出渣机,出渣流程为:出渣机驱动轮运转,同步带动两端的牵引链,刮板经牵引链的牵拉、在具有水封作用的水槽中运行,在轨道转折处通过压轮改向,将水槽底部的落渣捞出、并沿斜底板滑出至排渣口。
[0003]现有技术中,在水槽的底部采用压轮使得牵引链改向,由于危废焚烧炉渣杂质多(如铁皮等),容易造成牵引链脱离压轮,使刮板脱离轨道而无法出渣,甚至造成牵引链卡阻。另外,在出现大块结焦的落渣时,出渣机会瞬时卡死,严重时会导致出渣机的某些薄弱环节如驱动轮轴承座、链轮或减速机与驱动轮牵引链等过载损坏。这些不足严重影响出渣装置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出渣装置运行不稳定的缺陷,提供一种落渣输送装置、出渣装置及出渣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落渣输送装置,用于出渣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落渣输送装置包括
[0007]牵引链,所述牵引链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运动;
[0008]刮板,所述刮板连接于所述牵引链,以使得所述刮板能够随着所述牵引链运动;
[0009]改向件,所述改向件包括主体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板的端部的改向板,所述改向板与所述主体板呈夹角,其中,所述改向件贴合地压设在所述牵引链的上方,以使得所述牵引链的走向呈夹角。
[0010]在本方案中,牵引链带动刮板,刮板将落渣带走,从而实现对落渣的输送。通过将改向件压设在牵引链的上方,实现牵引链改向,从而使得牵引链的走向能够适配于水槽的形状,保证刮板能够接触到水槽的壁。可以根据水槽具体的形状,改变主体板与改向板之间的角度。牵引链与改向件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运动。相比于利用压轮改向,改向件压设在牵引链的上方,这样设置能够防止或避免落渣进入牵引链与改向件之间,从而提高牵引链的运行稳定性,落渣输送装置能够稳定地输送落渣。
[0011]较佳地,所述主体板的两端各设置有一所述改向板,所述改向件呈U形。
[0012]在本方案中,在改向件的作用下,牵引链实现两次改向,因此能够适配于凹形的水
槽,牵引链上的刮板能够与水槽贴合,保证水槽中的落渣全部都被带出。
[0013]较佳地,所述牵引链为环状并围成一内部空间,所述落渣输送装置还包括可转动的压轮,所述压轮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内部空间中,所述压轮抵靠在位于所述压轮下方的所述牵引链的部分,以使得所述牵引链的走向呈夹角。
[0014]在本方案中,压轮自身可以转动,其与牵引链之间的摩擦较小。而且压轮位于上层牵引链的下方,当落渣输送装置应用到出渣装置上时,压轮不在水槽内,因此不会与落渣接触,也就不会在压轮处出现因落渣造成的卡阻、脱槽等问题。
[0015]较佳地,所述主体板与所述改向板之间设置有弧形板。
[0016]在本方案中,弧形板在主体板与改向板之间起到过渡的作用,避免尖角对于牵引链的损害,提高改向件与牵引链的寿命。
[0017]一种出渣装置,包括水槽,所述水槽具有底壁和侧壁,其特点在于,所述出渣装置还包括如前所述的落渣输送装置,所述改向件的所述主体板与所述底壁位置相对应、所述改向板与所述侧壁位置相对应,以使得所述刮板与所述水槽贴合。
[0018]在本方案中,水槽能够设置在二燃室出渣口的下方,用于承接落渣。改向件相对于水槽固定并使得牵引链上的刮板与水槽贴合,从而使得刮板能够将水槽中落渣带出。改向件位于牵引链的上方,落渣不容易进入改向件与牵引链之间,从而提高了牵引链运行可靠性。
[0019]较佳地,所述出渣装置还包括大块落渣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水槽中是否存在大块落渣。
[0020]在本方案中,当出渣装置检测到大块落渣(如,大于50cm的落渣)时,则停止驱动牵引链,避免大块落渣阻塞牵引链的运行,造成牵引链或刮板的损坏。大块落渣检测装置可以为视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大块落渣的限定,例如,在驱动装置功率较大的情况下,大块落渣的最小值可以大于50cm。
[0021]较佳地,所述出渣装置还包括扭矩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驱动装置的牵引扭矩。
[0022]在本方案中,当扭矩传感器检测到驱动装置的牵引扭矩上升到预定值时,说明牵引链或刮板很可能被卡阻,此时停止驱动牵引链,采用辅助出渣措施,直至恢复正常运行状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预定值的大小,以满足不同的工作需要。
[0023]较佳地,所述出渣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落渣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端部开设有排渣口,以排出落渣。
[0024]在本方案中,落渣通过排渣口排出出渣装置,落渣输送装置可以通过壳体固定。排渣口可以设置在壳体的一端并且位置高于水槽。
[0025]一种出渣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出渣方法应用于如前所述的出渣装置上,所述出渣方法包括:
[0026]向所述水槽内注水并达到预设水位;
[0027]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牵引链运动,所述刮板将所述水槽内的落渣带出。
[0028]在本方案中,由于采用了上述出渣装置,落渣不容易进入改向件与牵引链之间,从而提高了牵引链运行可靠性,因此出渣装置能够利用该出渣方法实现平稳、可靠地运行。
[0029]较佳地,所述出渣方法应用于如前所述的出渣装置上,所述出渣方法包括:
[0030]所述大块落渣检测装置检测到水槽内有大块落渣时,所述牵引链停止运动。
[0031]在本方案中,当检测到大块落渣时,为避免大块落渣卡阻牵引链的运行,则停止牵引链运行,并可以通过其他辅助出渣方式将落渣排出。
[0032]较佳地,所述出渣方法应用于如前所述的出渣装置上,所述出渣方法包括:
[0033]所述扭矩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驱动装置的牵引扭矩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牵引链停止运动。
[0034]在本方案中,当扭矩传感器检测到驱动装置的牵引扭矩上升到预定值时,说明牵引链或刮板很可能被卡阻,此时停止驱动牵引链,采用辅助出渣措施,直至恢复正常运行状况。
[0035]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落渣输送装置利用牵引链带动刮板,刮板将落渣带走,从而实现对落渣的输送,同时,通过将改向件压设在牵引链的上方,实现牵引链改向,从而使得牵引链的走向能够适配于水槽的形状,保证刮板能够接触到水槽的壁。相比于利用压轮改向,改向件压设在牵引链的上方,这样设置能够防止或避免落渣进入牵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渣输送装置,用于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渣输送装置包括牵引链,所述牵引链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运动;刮板,所述刮板连接于所述牵引链,以使得所述刮板能够随着所述牵引链运动;改向件,所述改向件包括主体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板的端部的改向板,所述改向板与所述主体板呈夹角,其中,所述改向件贴合地压设在所述牵引链的上方,以使得所述牵引链的走向呈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渣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的两端各设置有一所述改向板,所述改向件呈U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渣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链为环状并围成一内部空间,所述落渣输送装置还包括可转动的压轮,所述压轮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内部空间中,所述压轮抵靠在位于所述压轮下方的所述牵引链的部分,以使得所述牵引链的走向呈夹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渣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与所述改向板之间设置有弧形板。5.一种出渣装置,包括水槽,所述水槽具有底壁和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装置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落渣输送装置,所述改向件的所述主体板与所述底壁位置相对应、所述改向板与所述侧壁位置相对应,以使得所述刮板与所述水槽贴合。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明张云伟刘子轩陈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