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闪速炉炉底砖局部检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817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4
一种闪速炉炉底砖局部检修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闪速炉停炉前,进行测温;S2、分别判断温度差值;S3、确定需要检修的炉底砖范围;S4、在闪速炉的沉淀池炉墙上使用风钻进行分段钻洞,得到多组取样孔;从取样孔及其拆出物观察炉底砖粉化状况;S5、从取样孔进行观察炉底砖并对钻孔时得到的砖粉进行化验,以确定炉底砖的粉化程度;S6、根据炉底砖的粉化程度确定炉底砖的检修范围;S7、对确定需要拆除的炉底砖进行拆除,并重新更换炉底砖。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闪速炉内的炉底砖进行局部检修不用全部更换炉底砖,即可保证闪速炉安全运行,大大降低对闪速炉的维修成本,提高了闪速炉的维修效率。提高了闪速炉的维修效率。提高了闪速炉的维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闪速炉炉底砖局部检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冶金炉
,尤其涉及一种闪速炉炉底砖局部检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闪速炉是一种强化生产的熔炼炉。具有巨大表面面积的粉物料,在炉内充分与氧接触,在高温下,以极高的速完成硫化物的可控氧化反应。反应放出的大量热,供给熔炼过程,使用含硫高的物料,有可能实现自热熔炼。闪速炉具有生产率高、能耗低、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高的特点。目前,闪速炉主要用于铜、镍等硫化物精矿熔炼;江西铜业集团贵溪冶炼厂于80年代建成闪速炉,在多年的生产过程中,闪速炉内的铜水套及炉墙上方水冷元件漏水时,水从闪速炉上方沿着炉墙慢慢渗透到炉底耐火砖;炉底耐火砖多为碱性耐火材料,碱性耐火砖遇到水会发生水解反应,改变了耐火砖的内部结构,出现粉化变形现象,会向外膨胀,造成炉底四周钢结构向外鼓胀,同时也增加了铜液渗漏的风险,影响炉窑的安全运行。
[0003]参考国内外闪速炉检修案例,炉底耐火砖更换周期一般是2个炉役(一个炉役8~10年),需要进行整体耐火砖更换,江西铜业集团贵溪冶炼厂的闪速炉已运行34年,从历次停炉检修的情况来看,闪速炉停炉后炉底均结有很厚的渣,多达1米多厚,结渣中富含有铜、铁等金属,很难拆除,整个炉底耐火砖全部更换困难大,耗费时间长,更换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专利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闪速炉炉底砖局部检修方法,本专利技术能对闪速炉内的炉底砖进行局部检修不用全部更换炉底砖,即可保证闪速炉安全运行,大大降低对闪速炉的维修成本,提高了闪速炉的维修效率,还能高效快速的对炉底结渣进行拆装,且不会破坏可继续使用的炉底砖,大大提高炉底砖的使用率,进一步降低闪速炉的维修成本。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闪速炉炉底砖局部检修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08]S1、闪速炉停炉前,对闪速炉的炉底砖进行测温;
[0009]S2、分别判断测得的温度值与无损耗炉底砖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设定值;
[0010]S3、若测得的温度值与无损耗炉底砖温度值的差值小于设定值,则不需要对炉底砖进行检修;
[0011]若测得的温度值与无损耗炉底砖温度值的差值大于设定值,则说明炉底砖损耗严重需要进行检修;
[0012]S4、在闪速炉的沉淀池炉墙上使用风钻进行分段钻洞,得到多组取样孔;从取样孔及其拆出物观察炉底砖粉化状况;
[0013]S5、从取样孔进行观察炉底砖并对钻孔时得到的砖粉进行化验,以确定炉底砖的
粉化程度;
[0014]S6、根据炉底砖的粉化程度确定炉底砖的检修范围;
[0015]S7、对确定需要拆除的炉底砖进行拆除,并重新更换炉底砖。
[0016]优选的,S1中对闪速炉的炉底砖进行测温时,沿沉池炉的底面轴向等间距设置多组测温点,将多组温度检测装置安装在多组测温点处进行测温。
[0017]优选的,S7中对已粉化的耐火砖拆除后,对剩余的旧砖使用检验锤进行锤击,
[0018]若敲击旧砖时发出清脆的声音,则说明旧砖可以继续使用;
[0019]若敲击旧砖时发出的声音混浊不清,则说明旧砖存在破损需要进行更换。
[0020]优选的,S7中对炉底砖拆除的具体步骤为:
[0021]S71、拆除闪速炉的炉墙砖;
[0022]S72、拆除壳钢板及方钢、铜水套固定件、浇注料和铜水套,直至最底部水平铜水套处;最后拆除最底部水平铜水套;
[0023]S73、采用爆破拆除的方式将闪速炉内结渣进行拆装,得到上部结渣,此时闪速炉内剩余结渣的厚度距离炉底砖为500
±
5mm;
[0024]S74、在剩余结渣上沿轴向钻孔,得到多组孔洞;在每组孔洞内均放置一组风镐钎以对剩余结渣进行挤压,直至剩余结渣出现裂缝;
[0025]S75、沿裂缝对剩余结渣进行拆除,得到下部结渣,并在闪速炉底部形成活动空间;
[0026]S76、对活动空间底面的炉底砖进行拆除更换。
[0027]优选的,S76中拆除炉底砖前,先拆除炉底拱脚砖再拆除需更换的炉底砖。
[0028]优选的,S76中更换新的炉底砖之前,对闪速炉炉底中旧的炉底砖交接面进行打磨或使用捣打料在旧的炉底砖交接面构建找平层,得到具有光滑的交接表面的旧的炉底砖。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中,在对闪速炉的炉底砖进行检查时,通过测温检测的方式以及钻孔取样检测砖体的粉化程度最终确定对闪速炉底部炉底砖进行检修的范围,将需要检修的炉底砖进行拆除更换即可,无需对闪速炉底部全部的炉底砖进行翻新,降低对闪速炉内炉底砖维修的成本,提高了对其进行维护的效率;
[0031]本专利技术中,由于炉底结渣过厚,一次性拆除难度很大,且容易对闪速炉底部的没有损坏的炉底砖造成损坏,为保护避免对可正常使用的炉底砖,在对炉底结渣进行拆除时,先进行爆破拆除一部分结渣,再利用风镐钎以对剩余结渣进行挤压产生裂痕,沿着裂缝继续拆除炉底结渣,形成一个活动空间,且随着炉底结渣的拆除,活动空间会不断扩大,进而方便对需要拆除的炉底砖进行拆除更换;另外,对闪速炉炉底中旧的炉底砖交接面进行打磨或使用捣打料在旧的炉底砖交接面构建找平层,得到具有光滑的交接表面的旧的炉底砖,进而在安装新的炉底砖后,在新的炉底砖和旧的炉底砖胶接时形成一个紧密的砌体,大大降低了闪速炉在生产中出现渗铜的风险;
[0032]闪速炉的运行周期一般为20年,贵溪冶炼厂闪速炉采用本专利技术提高的闪速炉炉底砖局部检修方法,实现闪速炉34年超长服役并继续持续服务下去,改变了闪速炉的使用模式;据估算闪速炉炉底全部翻新拆除费用约为1200万元,而局部挖修炉底耐火砖采用爆破及钻孔挤压法拆除费用约为200万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大大降低了检修成本,检修进度更可控,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闪速炉炉底砖局部检修方法的流程图。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闪速炉炉底砖局部检修方法中炉底测温点及钻洞取样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闪速炉炉底砖局部检修方法中炉底拆除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闪速炉炉底砖局部检修方法中炉底砖局部检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1、测温点;2、取样孔;3、壳钢板及方钢;4、铜水套固定件;5、浇注料;6、铜水套;7、炉底拱脚砖;8、炉墙砖;9、孔洞;10、风镐钎;11、上部结渣;12、下部结渣;13、炉底砖;14、活动空间;15、找平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闪速炉炉底砖局部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闪速炉停炉前,对闪速炉的炉底砖(13)进行测温;S2、分别判断测得的温度值与无损耗炉底砖(13)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设定值;S3、若测得的温度值与无损耗炉底砖(13)温度值的差值小于设定值,则不需要对炉底砖(13)进行检修;若测得的温度值与无损耗炉底砖(13)温度值的差值大于设定值,则说明炉底砖(13)损耗严重需要进行检修;S4、在闪速炉的沉淀池炉墙上使用风钻进行分段钻洞,得到多组取样孔(2);从取样孔(2)及其拆出物观察炉底砖粉化状况;S5、从取样孔(2)进行观察炉底砖(13)并对钻孔时得到的砖粉进行化验,以确定炉底砖(13)的粉化程度;S6、根据炉底砖(13)的粉化程度确定炉底砖(13)的检修范围;S7、对确定需要拆除的炉底砖(13)进行拆除,并重新更换炉底砖(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速炉炉底砖局部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对闪速炉的炉底砖(13)进行测温时,沿沉池炉的底面轴向等间距设置多组测温点(1),将多组温度检测装置安装在多组测温点(1)处进行测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速炉炉底砖局部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S7中对已粉化的耐火砖拆除后,对剩余的旧砖使用检验锤进行锤击,若敲击旧砖时发出清脆的声音,则说明旧砖可以继续使用;若敲击旧砖时发出的声音混浊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荣贵吴新明颜志刚贾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业集团贵溪冶金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