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识别花粉不同部位的观察方法和相应染料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77885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特异性识别花粉不同部位的观察方法和相应染料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建立能够与绿色荧光蛋白(GFP)/黄色荧光蛋白(YFP)共用的染液筛选方法,并通过大规模筛选从荧光增白剂类和直接染料类等增白剂/着色剂中筛选到能够特异标记花粉外壁(孢粉素类成分)的染液:碱性品红;能够特异标记花粉内壁(纤维素类成分)的染液:荧光增白剂220(F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异性识别花粉不同部位的观察方法和相应染料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组织/细胞染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与绿色荧光蛋白(GFP)/黄色荧光蛋白(YFP)共用的花粉外壁(exine)、花粉内壁(intine)以及花粉包被(pollen coat)染色的染料组合物、染色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植物登陆是地球生命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植物由水生到陆生极大的扩展了它们的生存空间,但同时也使得它们需要抵抗陆生环境中的各种逆境,如:干旱、紫外辐射、高温以及强光等。孢子或者花粉是植物生殖器官,携带有决定后代遗传稳定性的重要遗传物质。因而在长期的生命演化过程中,它们演化出不同于一般植物细胞壁的、更为复杂精细的花粉/孢子壁结构。现生的植物中,无论是低等植物苔藓或者蕨类的孢子,亦或是高等植物的花粉,通常都认为其含有多层壁结构:外壁外层(Sexine)、外壁内层(Nexine)以及内壁(Intine),同时在一些物种中,其外壁间隙中存在由蛋白和超长链脂肪酸类物质构成的含油层,该结构被称为花粉包被(Pollen coat)。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异性识别花粉不同部位的观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目标花粉进行染色,利用激发光对染色后的目标花粉进行照射,接收所述目标花粉产生的响应光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异性识别花粉不同部位的观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a)、取预定量碱性品红溶液,利用所述碱性品红溶液对目标花粉进行染色,利用第一波段的激发光对染色后的目标花粉进行照射,在第二波段接收所述目标花粉产生的响应光;并且/或者(b)取预定量荧光增白剂220或荧光增白剂VBL溶液,利用其对目标花粉进行染色,利用第三波段的激发光对染色后的目标花粉进行照射,在第四波段接收所述目标花粉产生的响应光;并且/或者(c)取预定量荧光增白剂184或荧光增白剂52溶液,利用其对目标花粉进行染色,利用第五波段的激发光对染色后的目标花粉进行照射,在第六波段接收所述目标花粉产生的响应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异性识别花粉不同部位的观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段为561nm,第二波段为600

650nm,第三和第五波段为405nm,第四波段为465

505nm,第六波段为425

485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异性识别花粉不同部位的观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对拟南芥的划分进行观察,所述方法包括:(1)在拟南芥中,构建GRP19

GFP的转基因标记线,(2)对拟南芥进行培养,在花期收集该标记线的花粉;(3)取预定量碱性品红溶液,利用所述碱性品红溶液对目标花粉进行染色;(4)取预定量荧光增白剂220或荧光增白剂VBL溶液,利用其对目标花粉进行染色;(5)利用405nm的激发光对染色后的目标花粉进行照射,在415

465nm接收所述目标花粉产生的响应光作为第一通道;(6)利用488nm的激发光对染色后的目标花粉进行照射,在495

530nm接收所述目标花粉产生的响应光作为第二通道;(7)利用561nm的激发光对染色后的目标花粉进行照射,在600

650nm接收所述目标花粉产生的响应光作为第三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特异性识别花粉不同部位的观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作为GroupⅠ进行采集成像,将第二通道作为GroupⅡ进行采集成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特异性识别花粉不同部位的观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品红CAS号为:58969

01

0,其结构式如下:
所述荧光增白剂220的CAS号为:16470

24

9,其结构式如下:所述荧光增白剂VBL CAS号为:12224

16

7,其结构式如下:所述荧光增白剂184CAS号为:7128

64

5,其结构式如下:所述荧光增白剂52CAS号为:122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仲南薛景石贾鑫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