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嘉兴学院专利>正文

柳叶蜡梅中降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779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柳叶蜡梅中降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包括通过经典的分离纯化手段,从蜡梅科蜡梅属植物柳叶蜡梅中提取和制备降倍半萜类成分,经体外实验证实,所述柳叶蜡梅中的降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柳叶蜡梅中一系列降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发现,包括新化合物的发现,这是柳叶蜡梅中化学成分的新发现;柳叶蜡梅降倍半萜类提取物及其单体化合物可单独应用或者合用,或与适宜的赋形剂结合,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口服或非口服剂型作为抗菌剂使用。成口服或非口服剂型作为抗菌剂使用。成口服或非口服剂型作为抗菌剂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柳叶蜡梅中降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柳叶蜡梅中降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柳叶蜡梅是蜡梅科蜡梅属植物,半常绿灌木,主要分布于浙江的丽水(莲都区、云和、景宁、遂昌、松阳等县)、建德、开化等地,在安徽、江西等周边身份也有少量分布。本地民众用柳叶蜡梅的干燥茎叶(畲药名食凉茶)煎汤口服,用于治疗感冒、消化不良、腹部胀痛等症。柳叶蜡梅中含有萜类、甾体、黄酮类、香豆素类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抗酒精性肝损伤、抗炎、止泻、降脂等药理活性。
[0003]柳叶蜡梅中挥发油成分主要以单萜和倍半萜类成分为主,较多研究只是对柳叶蜡梅中总挥发油成分及其抗菌抗氧化活性进行报道,目前柳叶蜡梅中的单体倍半萜类成分的已报道的数量不多,单体降倍半萜只报道了6个,也未对其药理活性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柳叶蜡梅中降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柳叶蜡梅中降倍半萜类新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具有抑菌的作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柳叶蜡梅中降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浸提:将干燥柳叶蜡梅枝叶粉碎,然后分别加入体积比1:3的95%乙醇浸提三次,浓缩后得到枝叶浸提物;步骤二、萃取:将枝叶浸提物使用热水溶解,其中枝叶浸提物水溶液采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浓缩获得乙酸乙酯层萃取物;步骤三、分离纯化:将乙酸乙酯萃取物先后采用MCI、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

20分离材料进行柱色谱分离,并辅以HPLC方法进行纯化,获得单体化合物,用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柳叶蜡梅中降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柳叶蜡梅是蜡梅科蜡梅属植物,具有治疗感冒、消化不良、腹部胀痛的功效。3.柳叶蜡梅中降倍半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柳叶蜡梅中降倍半萜类化合物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柳叶蜡梅中降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柳叶蜡梅中降倍半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柳叶蜡梅中降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柳叶蜡梅中降倍半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柳叶蜡梅中降倍半萜类化合物中的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为已知化合物,化合物命名为:化合物1为3

(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金标沈丽尧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