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驱的数据快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764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驱的数据快取方法,其是计算光驱中缓冲存储器的最大可用的数据储放范围,作为快取击中(Cache Hit)的数据范围,增加数据快取击中的比率,该方法首先读取光盘数据后储放于缓冲存储器的第一记忆区,解译第一记忆区的数据后储放于缓冲存储器的第二记忆区,传送第二记忆区的数据至主机后,再储放于缓冲存储器的第三记忆区,当再次读取光盘数据前,先检测缓冲存储器的第二及第三记忆区中是否有要读取的数据,若有则直接传送该数据至主机,若无则再读取光盘数据,而前述缓冲存储器的第二及第三记忆区即为快取击中的数据范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涉及一种借由计算光驱中缓冲存储器(Buffer)的最大可用的数据储存范围作为快取击中(CacheHit)的数据范围,增加数据快取击中的比率,提高光驱的存取效率。然而,这一数据存取速度是针对光盘循序存取的速度而言,若是该光驱是以随机存取数据的方式计算速度,则所得的效率可能不到原本的十分之一。这是因为该光驱浪费了许多的时间在物理动作的寻轨(Seek)及芯片组(Chipset)的读取(Read)数据及数据解译(Decode)上,因此在一般的光驱均设计有一缓冲存储器,用以储放曾经存取过的数据,或者预先多存取一段数据,以减少经由光盘存取数据的时间,这就是快取击中。在一般光驱中数据存取的快取击中比率与缓冲存储器的大小有关,因为若存取光盘数据时,缓冲存储器中已有前次存取的数据,则就不需再去作光盘寻轨,读取及解译的动作,而直接由缓冲存储器中存取即可,故而缓冲存储器的数据储放范围愈大,则快取击中的比率自然提高。早期光驱存取数据均是以循序的方式存取,所以只要数据解译完成一经传送出去,就会被视为快取忽略(Cache miss),因此光盘缓冲存储器的快取击中的数据范围只会考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驱的数据快取方法,该光驱内设有一缓冲存储器,用以储放所读取的光盘数据,以待传送至一主机,该数据快取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读取光盘数据后储放于缓冲存储器的第一记忆区; b.解译第一记忆区的数据后储放于缓冲存储器的第二记忆区; c.传送第二记忆区的数据至主机后,再储放于缓冲存储器的第三记忆区;以及 d.再次读取光盘数据前,先检测缓冲存储器的第二及第三记忆区中是否有要读取的数据,若有则直接传送该数据至主机,若无则重复步骤(a)至步骤(b),直到数据读取完毕。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